蔡玉珂是清代有名的医生。在未行医之前,蔡玉珂曾任村塾教师,除了教授知识外,他更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
蔡玉珂门下有个叫章怀良的学生,为人善良,尽管自己过得很拮据,却经常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村塾旁边住着个孤寡老人,患病后无钱医治,臥床在家。章怀良不仅出钱帮老人医治,每日还按时送饭给老人,尽心照顾至老人康复。蔡玉珂得知此事后,对章怀良大加赞赏,刚好此时当地官府要选出德行突出的人才进行表彰,如果当选,还会有一笔不小的奖金。蔡玉珂便打算推举章怀良。
没想到,听闻此事,章怀良拒绝了。他说:“我行善助人并不是为了奖励,如果这样,岂不让我的行为变质了?”不仅章怀良如此说,周围一些人也说“善良本来就是不求回报的,否则就不是真的善良,甚至会玷污善良”。
蔡玉珂极不认同这些说法,他连连摆手:“善良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它能给人带来切实的帮助。这也是人们认可善良、歌颂善良的原因。可是,施善者如果只是得到歌颂,而得不到切实的回报,甚至被要求付出更多的善良,长此下去,施善者又有几何呢?他们只会身心俱疲,他人也只会望而却步。这才是对善良最大的玷污啊!”
最后,在蔡玉珂的坚持下,章怀良得到了官府的奖励。一时间,当地崇善的风气高涨,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人们的生活也更加幸福。
1.善者不亏,行之则远。我们不能要求奉献者永远奉献,也要让行善者得到应有的善报。蔡玉珂坚持让章怀良得到官府的奖励,目的就是鼓励他更好地行善。施善者得到鼓励,更有动力去行善,坚定善心。
2.善举需要放大。行善而不图回报,这是至高的境界,但社会不能忽视对善举的滋养,要培植善良的土壤,放大善良效应。如此,一个善举才能衍生出更多善举,才能带动社会风气,形成良性循环。
3.鼓励善良,收获善良。鼓励善良,会收获更多的善良。相反,一个社会如果总让“好人流血又流泪”,那么,大众行善的脚步就会踯躅,甚至止步,到时候善良就会成为稀缺资源,这对社会的发展十分不利。
【适用话题】善良 奖励 风气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