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三,吴蔚华,陈 宇
(北京泰瑞特检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15)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工具。除满足消费者基本的通话需求外,移动终端还能提供新闻浏览、网络学习、线上会议、视频观看、购物、导航及游戏等功能。尤其是在年轻消费人群中,移动终端逐渐代替电视和电脑,成为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观看需求,移动终端行业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处理器速度不断提升,显示屏幕也朝着高分辨率、高对比度、低能耗以及大尺寸等方向不断发展,以提升移动终端的观看效果。
根据应用环境,在观看移动终端时,终端和眼睛的距离需在50 cm以内。图像质量的差异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观看体验。长时间观看势必会造成使用者的用眼疲劳,影响使用者的视觉健康。本文在介绍相关显示技术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影响移动终端图像质量的关键性指标及其测量方法。
目前,市场上各种移动终端宣称其屏幕材质类型有TFT LCD、TFT、IPS、LTPS、OLED及AMOLED等。实际上,移动终端屏幕的主流显示方式可分为LCD(液晶显示)和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两种。LCD面板市场总额占比比OLED面板略高,但是高端移动终端已普遍转向OLED面板。根据TrendForce的预测,2021年将有39.8%的移动终端产品采用OLED面板,2022年预计达到45%。
LCD屏本身是不会发光的,LCD面板主要由两个偏光板、两个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和TFT(薄膜晶体管)、配向膜、液晶及背光板组成。通过在两个偏光板之间充满液晶,之后利用电场的大小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旋转,以改变光的行进方向,控制每个像素点是否出射偏振光来达到显示的目的。市场上宣传的IPS和TFT-LCD等都属于LCD显示技术。IPS是将液晶分子颗粒水平排列,从而加快液晶分子的偏转速度,减少了运动画面显示容易出现的“拖尾”“残影”等现象。TFT通过点脉冲控制屏幕上的各个独立像素,从而提高显示屏的响应速度和色彩表现能力等。
OLED是一种自发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由有机发光材料涂层、金属电极及玻璃基板组成。在有机发光层中,电子和空穴复合成激子,而后进行能量释放,产生发光现象。OLED按驱动方式可分为AMOLED(主动驱动)PMOLED(被动驱动)两种方式。消费者接触比较多的OLED屏幕基本都是AMOLED屏幕。
LCD和OLED两种显示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LCD屏亮度高、寿命长、成本低,而OLED屏则具有更加轻薄、对比度高、广色域、响应时间快、柔性好、可弯曲以及发光效率高等优点。本文将在这两种显示方式的移动终端上进行测评。
结合移动终端显示的技术特点和用户实际使用情况,北京泰瑞特检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对移动终端的测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影响画质好坏的关键性光学显示性能指标。影响移动终端显示性能的关键性指标包含亮度、黑色亮度、对比度、亮度均匀性、色域覆盖率(NTSC)、白平衡误差、闪烁、串扰以及响应时间。
为了能更好地评价移动终端显示屏本身的显示性能,排除环境光给移动终端显示性能带来的影响,显示性能的测试均在暗室条件下进行。将移动终端的图像显示设置恢复到默认状态,并将“亮度”菜单设置在最大位置,确保测评内容可以真正表现出移动终端能够达到的能力。同时对于具备环境光控制功能的移动终端,为了避免移动终端的环境光感应器对显示屏显示效果造成影响,测评时应将此功能关闭。
测试信号图以bmp或jpg格式输入到被测移动终端中,信号格式与被测移动终端的固有分辨力一致[2]。
除对应项目特殊规定外,光学测试设备应放置在与测试点正交垂直线上。考虑到移动终端的实际使用距离一般在50 cm以内,且距离太近会导致人眼观看不适,因此测试距离选定为50 cm,如图1所示。
图1 测试位置
2.4.1 亮 度
亮度反映显示屏的画面明亮程度,表征显示屏亮度的最大能力。亮度过低容易引起眼部疲劳,影响眼睛的健康。
测评时采用10%窗口信号,可以体现移动终端屏幕某区域最大可能的亮度,如图2所示,亮度计测量屏幕中心10%白窗口的亮度值。
图2 10%窗口信号
2.4.2 黑色亮度
黑色亮度反映显示屏最低显示亮度的能力。黑色亮度越低,说明移动终端在显示低亮画面时细节更加丰富。
测试信号如图3所示,每个白窗口占整幅图像的面积比例为2.5%。采用该信号是为了保证显示屏处于长亮状态,避免在采用全黑场信号时,有些移动终端自动关闭背光。测量时,亮度计测量屏幕中心的亮度值。
图3 黑色亮度测试信号
2.4.3 对比度
对比度反映显示屏在显示同一画面时的明暗程度。对比度高的产品显示的画面层次感好,亮暗分明。
值得提出的是,在显示终端行业,很多制造商定义的对比度概念都是全白场与全黑场的比值,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宣称的对比度达到上万或者几十万的数值,实际上是全白与全黑两幅画面的比值,这个数值的高低并不能真正体现屏幕对比度的意义。因此,本文提出的对比度,测量时采用黑白5窗口信号,如图4所示,测试仪器放置在5个窗口的正交垂直线上,并分别测量黑白窗口的亮度值,然后计算对比度。
图4 对比度测试信号
2.4.4 亮度均匀性
亮度均匀性反映了用户在观看移动终端屏幕时,整体画面的均匀程度。亮度均匀性越大,表示移动终端均匀显示各点亮度的能力越强。
亮色度均匀性测试信号采用全白场信号,全屏幕的测量点如图5所示。
图5 均匀性测量位置图
测量时,亮度计与屏幕中心点P0的法线方向正交垂直,保持亮度计的位置不动,旋转亮度计的角度测量P1~P8点。
采用旋转方式测量亮度均匀性,主要是考虑移动终端的屏幕尺寸较小,在进行观看时,可将整个屏幕画面尽收眼底。相对而言,旋转着测量更接近移动终端的实际使用情况。
2.4.5 色域覆盖率(NTSC)
色域覆盖率体现移动终端在显示画面时的色彩表现能力。色域覆盖率值越高,画面颜色更鲜艳,越能呈现自然界的更多色彩。测量时,采用全红场、全绿场及全蓝场信号,测量移动终端显示的红、绿、蓝形成的三角形面积占NTSC三角形面积的比值。NTSC三角形和被测移动终端三角形在CIE1931色空间的分布如图6所示,主要考量实际移动终端显示三基色所能重现的彩色范围占NTSC色域面积的百分比。
图6 NTSC色域三角形
2.4.6 白平衡误差
白平衡误差衡量移动终端在显示图像时,对应不同的亮度图像电平,色调不会发生畸变。白平衡误差小,说明移动终端的色彩还原良好。
测试时,采用白窗口信号,如图7所示。改变窗口信号电平,从10%~100%,以10%为步长依次改变,用测量设备测量白色窗口的色度坐标(x,y)。计算每个电平的色度坐标与50%灰电平时的色度坐标之差,测量结果用Δx和Δy的最差值表示。
图7 白窗口信号
2.4.7 闪 烁
闪烁是指显示屏亮度快速变化引起使用者视觉感知的变化。显示屏的闪烁可能会导致易感个体的不适、疾病甚至抽搐。
测量时,参考YD/T 1607—2016标准的测试信号,采用如图8所示的测试信号,并持续显示。使用具备光电转换的亮度计和频谱分析仪进行测量,将曲线进行FFT,找出最大频率点并记录其电平,计算最大频率处电平和直流分量电平的比值[1]。
图8 闪烁测试信号
2.4.8 串 扰
串扰是指在显示屏中某一位置的显示影响了另一位置,造成了画面失真。显示屏幕在显示某些灰场画面时,人眼会相对较容易观察到串扰现象。
测量时,参考YD/T 1607—2016中的测试信号,采用如图9和图10所示的行列间串扰工字图及行列间串扰回字图。分别选取图8和图9两种类型的测试图,是为了模拟可能发生串扰的不同情况。对图8的测试图来说,要考察上、下、左、右不同亮度电平信号对中心区域亮度的影响;而对图9来说,则要考察中心区域不同亮度电平信号对边缘区域亮度的影响,选取影响最大的测试结果作为串扰值。串扰值越小,说明受到周围信号影响越小,画质越清晰。
图9 行列间串扰工字图
图10 行列间串扰回字图
2.4.9 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反映显示屏对输入信号的反应速度,即从黑到白再到黑的反应时间。响应时间过慢,会使观看者明显感觉到画面的卡顿。响应时间是亮度从10%变化到90%的上升时间与亮度从90%变化到10%的下降时间之和,响应时间曲线如图11所示。通常,OLED显示屏的响应时间比LCD的响应时间小一些,在几毫秒内,而有些LCD显示屏的响应时间在10~20 ms,甚至更大。
图11 响应时间曲线
参与测评的22部移动终端包含LCD和OLED两种显示方式,其中19部LCD和3部OLED,尺寸多分布在5~6英寸,仅有4部终端的尺寸在6~8英寸,分辨率多分布在1 920×1 080、1 920×1 200及2 560×1 440。在下面分析的所有测试结果图表中,前19个数据为19部LCD终端的测试数据,后3个数据为3部OLED终端的测试数据。
亮度测试结果如图12所示。可以看出,选取的22部移动终端中,亮度最低的在300 cd·m-2以下,最高的可以达到727 cd·m-2,为LCD移动终端。22部移动终端的亮度平均值为480 cd·m-2,OLED移动终端的亮度值均未达到平均值。
图12 亮度测试结果
从被测移动终端的测试结果看,OLED移动终端的黑色亮度最好可达到0.001 cd·m-2,LCD移动终端的黑色亮度基本分布在0.1~0.2 cd·m-2。可以看出,OLED在低亮细节表现上比LCD好。
对比度测试结果如图13所示,可以看出,移动终端对比度值分布在500倍~2 000倍,平均值为1 263倍,最大值为1 945倍。OLED屏幕的对比度明显高于大多数LCD移动终端。
图13 对比度测试结果
亮度均匀性测试结果如图14所示。所有被测移动终端的测试结果均在77%以上,平均值在87%,最高可到97%。OLED的均匀性结果最低为91.4%,均在平均值以上,这说明OLED的有机材料涂层均匀,LCD背光源在均匀性方面略显劣势。
图14 亮度均匀性测试结果
色域覆盖率的测试结果如图15所示。色域覆盖率的数据差异较大,最大值为107%,最小值为53%。这与移动终端采用的面板的性能密切相关,最终呈现的画质也会有显著差异。OLED显示屏的色域覆盖率比LCD的偏高。
图15 色域覆盖率测试结果
白平衡误差测试结果如图16所示,平均值在-0.002~-0.004。从图16可以看出,有一款产品的白平衡误差测试结果明显很差,说明其色彩还原能力非常差。除这一款外,其他终端的白平衡误差均在-0.020~+0.020。
图16 白平衡误差测试结果
闪烁测试结果如图17所示。可以看到,有些移动终端的闪烁值相差将近30 dB,平均值在-40 dB左右,说明闪烁值差的移动终端在长时间观看时,必然会使眼睛疲劳,或者对眼睛造成伤害。从本次测试结果看,3部OLED终端的表现比LCD的稍好一些。
图17 闪烁测试结果
串扰测试结果如图18所示。从图18可以看出,有11款终端的串扰测试结果≤10%,平均值在11%左右。其中串扰最大的值达到35%,说明该部移动终端较其他终端画面失真明显。
图18 串扰测试结果
响应时间测试结果如图19所示。从测试结果看,响应时间的平均值在15 ms左右,最小可到2 ms。OLED的响应时间都小于5 ms,比LCD低很多。LCD的响应时间最差超过35 ms,这也是由OLED显示原理决定的。与LCD相比,OLED没有液晶分子运动的时间,大大降低了响应时间。
图19 响应时间测试结果
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终端的图像质量会直接影响使用者的视觉体验,因此使用者越来越关注显示的图像质量。本文针对移动终端的应用和关注点,提出了针对图像质量的测量研究。LCD和OLED各有各的优缺点:LCD良品率高、成本低占很大优势,市场份额占比高;OLED的对比度、响应时间和色彩表现好,但是寿命短,会出现烧屏的问题。鉴于目前移动终端显示方式基本为LCD和OLED两种,本文仅研究了针对这两种类型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