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平
(巨野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山东菏泽 274900)
神经源性膀胱多由脊髓损伤引起,会造成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受损,导致膀胱功能障碍。 神经源性膀胱会引起尿急、尿失禁、尿潴留等,若治疗不及时,会诱发较多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2]。 临床治疗神经源性膀胱障碍缺乏特效药物,而手术治疗创伤性较大,且会引起多种并发症,无法达到预期效果[3]。康复训练是一种物理疗法,可通过持续、针对性训练帮助患者建立排尿意识、排尿反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膀胱功能。 但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病情复杂,单纯康复训练见效较慢。低频电刺激采用低频电流对机体进行刺激,可重建神经系统功能,达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4]。 基于此,该研究选取该院 2017年 6月—2021年6月收治的4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对照,探讨低频电刺激疗法结合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选择该院收治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 观察组中男 11例,女 9例;年龄 31~74 岁,平均年龄(55.72±2.45)岁;损伤节段:3例胸椎,7例颈椎,10例腰椎。对照组中男 12例, 女 8例,年龄 32~76 岁, 平均年龄(56.23±2.36)岁;损伤节段:3例胸椎,8例颈椎,9例腰椎。 两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该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纳入标准:①符合《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与治疗》[5]中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相关诊断标准;②意识清醒,能配合锻炼;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膀胱手术史者;②其他因素所致排尿障碍者;③合并严重心、肝等脏器功能病变者;④存在精神障碍,难以配合进行研究者。
对照组采取康复训练治疗。(1)制定饮水计划。患者每日起床后均需饮水,1 次/2 h,200 mL/次,除饮食中含有水分外,需额外补充2 L/d。(2)间歇性导尿。护士根据患者饮水情况配合进行无菌间歇导尿操作,为患者建立膀胱充盈排泄规律,导尿频率保持在1 次/8 h,当患者自行排尿量>200 mL,残余尿量<200 mL 时,将间歇性导尿频率降至1~2 次/d,膀胱排尿达到平衡后停止导尿训练。 (3)控制功能训练。①叩击训练法:护理人员需嘱咐患者在排尿时放松, 自主增加腹内压力,并叩击患者会阴部、大腿内侧、腹部,引起反射性排尿反应。 ②Crede 手压排尿法:操作者自外向内按摩患者下腹部(由轻至重),膀胱缩成球状后,用手抵住膀胱底并向前下方挤压。患者排尿后操作者将左手置于右手手背,加压排尿,尿液再次外流时,继续加压,以排尽尿液,每天1 次。 ③患者出现尿意后,叮嘱其控制,过 10 min 后再排尿,3 次/d。 持续治疗 4 周。(4)训练提肛肌。指导患者进行提肛肌收缩锻炼,锻炼过程中需确保不收缩臀部、腿部及腹部肌肉,持续收缩时间为5 s,后放松再次收缩,每天反复训练50 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频电刺激治疗。采用电刺激治疗仪(北京耀洋康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KX-3A 型,京械注准20182260110)治疗,将仪器两个电极片分别置于近膀胱顶部侧壁耻骨、膀胱顶下缘及骶尾关节上(约3 cm),电流强度一般设置<50 mA,以肌肉适量收缩且患者能耐受为宜,每日1 次,每次20 min,每周休息2 日。 持续治疗1个月。
(1)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可通过意识控制排尿,伴有排尿反射,残余尿量<50 mL;有效:可通过意识对排尿进行控制, 伴有排尿反射,50 mL≤尿残余量≤150 mL;无效:排尿不受意识控制,无排尿反射,150 mL<尿残余量<400 mL。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于治疗前、治疗4 周后记录两组患者每日排尿次数,并于B 超下检测残余尿量、膀胱容量。
(3)于治疗前、治疗4 周后评估两组膀胱功能。0分代表排尿受意识控制,可自行排尿,残余尿量低于50 mL;1 分表示排尿受意识控制,但较为缓慢,可自行排尿,50 mL≤残余尿量≤100 mL;2 分表示排尿不完全受意识控制,需反射刺激后方可排尿,150 mL≤残余尿量≤250 mL;3 分表示排尿不受意识控制,反射刺激后仍无法自行排尿,250 mL<残余尿量<400 mL。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治疗前,两组排尿次数、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膀胱容量、排尿次数均多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排尿次数、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对比()
表2 两组排尿次数、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对比()
组别对照组(n=20)观察组(n=20)t 值P 值膀胱容量(mL)治疗前 治疗后残余尿量(mL)治疗前 治疗后328.23±29.36 327.25±29.45 0.105 0.917 395.32±33.26 430.21±37.59 3.109 0.004 297.16±49.89 298.81±48.56 1.106 0.916 139.62±38.45 80.12±29.07 5.520 0.000排尿次数(次/d)治疗前 治疗后2.48±0.58 2.42±0.61 0.319 0.752 4.26±0.65 5.33±0.88 4.374 0.000
治疗前,两组膀胱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膀胱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膀胱功能对比[(),分]
表3 两组膀胱功能对比[(),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t 值 P 值对照组(n=20)观察组(n=20)t 值P 值2.88±0.10 2.82±0.13 1.636 0.110 1.78±0.20 1.24±0.15 9.660 0.000 22.000 35.598 0.000 0.000
神经源性膀胱多由脊髓损伤引起,会造成膀胱功能障碍,导致异常排尿症状,甚至会引起败血症、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6]。临床缺乏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特效药物, 临床多采取康复训练治疗,通过间歇导尿、排尿控制训练、提肛肌训练等综合训练方法,可促进排尿反射建立,增强排尿控制能力,改善排尿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7-8]。
由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发生与神经损伤相关,单纯康复训练效果欠佳,难以彻底改善患者膀胱功能,还需辅以其他治疗方法。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膀胱容量、排尿次数均多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膀胱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低频电刺激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排尿症状,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叶义清等[9]研究结果显示,膀胱功能训练结合低频电刺激疗法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障碍较单一膀胱功能训练效果更佳,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进一步证明低频电刺激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在神经源膀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其原因为脊髓损伤患者多存在逼尿肌反射弱或无反射情况,低频电刺激可解除患者脊髓排尿中枢抑制,通过局部电刺激向高级神经中枢传递膀胱感觉,发出或抑制排尿指令,使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扩张,加速排尿反射建立,利于尿液排出。 低频电刺激还可兴奋膀胱神经,进而减轻受损组织水肿、压迫症状,改善受损部位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达到改善膀胱功能障碍目的[10]。 低频电刺激可通过不同频率的电流刺激尿道外括约肌,有效防止肌肉萎缩,增加肌纤维收缩力,利于减轻膀胱功能障碍,增强储尿功能,提高患者对尿意的控制力,改善排尿情况。在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低频电刺激疗法可起协同作用,通过不同作用机制有效提升膀胱周围肌纤维收缩力,促进排尿反射建立,增强膀胱储尿、控尿功能,改善排尿状况,疗效更佳。但本研究存在样本量少、观察时间短等不足,可能对研究结果可信度、准确性造成影响,后续研究中应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进一步分析两者结合应用对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
综上所述,低频电刺激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康复训练,能够促进膀胱功能恢复,促使膀胱容量增加,减少残余尿量,值得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