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物电刺激疗法结合核心运动训练对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1-08-10 06:47牟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20期
关键词:生物电腹部疗法

牟艳

(日照市岚山区人民医院产科,山东日照 276800)

产后腹直肌分离是指以脐为中心点腹直肌分离超过2 cm,会引起腹部肌肉无力[1]。年龄偏大、个体腹直肌薄弱、妊娠时子宫过大、多胎妊娠、多产、羊水过多等均会造成腹壁松弛薄弱,是导致腹直肌分离发生的重要原因[2]。 而产后腹直肌分离不仅会影响患者身体形态的美观度,还会造成盆底肌肉松弛、腰背部疼痛,甚至会诱发腹壁疝,对患者生活质量构成不良影响。同时,产褥期传统习俗会导致患者分娩后运动量下降,进一步影响腹直肌分离的恢复[3]。核心运动训练通过锻炼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可增强肌肉力量,改善患者症状,但单用该项技术效果有限,不足以迅速纠正腹直肌分离情况。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属物理康复干预技术,其利用频率与脉宽不一的仿生物电刺激提高腹部肌肉兴奋性,强化腹部主要肌群,对于患者恢复形体意义重大[4]。鉴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96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为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对照,探讨仿生物电刺激疗法结合核心运动训练对其具体影响。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96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产后42 d 经检查确诊;产后42 d恶露干净;精神良好,认知、语言、听力系统无异常;盆底肌肌力≥3 级。 排除标准:有产后出血、切口感染史者;存在产科合并症者;存在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无法进行运动锻炼者;合并明显尿失禁者。 本研究获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 对照组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8.56±2.10)岁;妊娠周期 37~41 周,平均妊娠周期(39.42±0.64)周;分娩方式:阴道分娩29例,剖宫产 19例;产次 1~3 次,平均产次(2.04±0.38)次;疾病严重程度:轻度16例,中重度32例;体质量指数 21~28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97±1.02)kg/m2。观察组年龄 22~37 岁,平均年龄(28.49±2.11)岁;妊娠周期 38~41 周,平均妊娠周期(39.50±0.71)周;分娩方式:阴道分娩31例,剖宫产17例;产次1~3 次,平均产次(2.01±0.40)次;疾病严重程度:轻度 18例,中重度30例;体质量指数20~29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92±1.05)kg/m2。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核心运动训练。(1)仰卧抬腿: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单腿屈膝,上身部位与地面贴合,另一条腿上抬,上抬过程中缓慢将腹部收紧,坚持60 s 为1 组,双腿交换进行,两腿分别做5 组,每日1 次;(2)卧姿伸腿:单腿卧姿,双臂、大腿与地面垂直,并收紧腹部,背部与地面处于平行状态,同时将对侧手与腿向两边延伸,使身体处于平衡状态,如此反复,10 次为1 组,两侧交替进行,两侧每日均做3 组;(3)仰卧收腹:仰卧位,双腿屈膝,缓慢上抬臀部直至肋骨下沿,并将臀、腹部收紧,腰部处于放松状态,如此反复,20 次为1 组,每日进行3 组;同时将患者训练过程录制成视频,发送至患者及家属手机,由家属监督患者坚持运动训练,共干预4 周。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干预。仿生物电刺激疗法:选用生物刺激反馈仪(上海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P4Plus,粤械注准20192091306),电刺激前叮嘱患者排空膀胱,指导其取仰卧位,全身处于放松状态,之后将电极片粘在其腹部两侧对应的腹直肌、腹横肌及腹内外斜肌处,在皮肤发红、破损处禁止粘贴电极片,随后开启生物刺激反馈仪,选用腹直肌分离程序,用4 种频率和脉宽不一的低频电(频率为 30、75、4、3 Hz,分别对应脉宽 200、400、300、150 μs)按时段交替行仿生物电刺激干预,依据患者耐受程度适时调节电流强度,以肌肉被动收缩又不引起疼痛为宜, 并指导患者配合电刺激行腹式呼吸训练,即当感受到电刺激时呼气收紧腹部,在电刺激间歇期吸气放松腹部, 刺激时间为30 min/次, 每周刺激2~3次,共干预4 周。

1.3 观察指标

(1)腹直肌分离距离:于干预前、干预 1、2、4 周后患者取仰卧位,指导其膝关节弯曲,脚掌放平,腹部露出,检查者将手指放于患者肚脐上,叮嘱患者行腹式呼吸,在呼气时缓慢抬高头部和肩膀,与此同时检查者将手指轻轻下压,测量腹直肌间隙距离,即为腹直肌距离,且干预前后均由同一检查者测量。

(2)腰背疼痛情况:于干预前、干预4 周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5],用标有0~10 分的刻度尺量化疼痛度,0 分为无痛,1~3 分为轻度疼痛,4~6 分为中度疼痛,7~10 分为重度疼痛,分数越高则疼痛越严重。

(3)生活质量:于干预前、干预4 周后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6],共包括躯体疼痛、躯体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8个维度,共36个条目,每个条目0~5 分,各个维度评分=(维度实际评分-最低分)/(维度最高分-维度最低分)×100,换算为百分制,每个维度满分均为100 分,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 t 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 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 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点腹直肌分离距离比较

干预前,两组腹直肌分离距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1、2、4 周后,两组腹直肌分离距离均短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腹直肌分离距离比较[(),cm]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腹直肌分离距离比较[(),cm]

组别 干预前 干预1 周后 干预2 周后 干预4 周后对照组(n=48)观察组(n=48)t 值P 值4.12±0.69 4.16±0.71 0.280 0.780 3.64±0.58 3.12±0.63 4.207 0.000 2.57±0.46 2.05±0.48 5.419 0.000 1.95±0.41 1.62±0.30 4.500 0.000

2.2 两组腰背疼痛程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腰背疼痛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4 周后,观察组腰背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腰背疼痛VAS 评分比较[n(%)]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SF-36 中躯体疼痛、躯体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等各维度评分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4 周后,两组 SF-36 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 SF-36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 SF-36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n=48)观察组(n=48)t 值P 值躯体疼痛干预前 干预4 周后59.83±4.16 59.62±4.11 0.249 0.804 69.53±6.42a 76.14±5.97a 5.224 0.000躯体功能干预前 干预4 周后60.12±3.95 60.53±3.88 0.513 0.609 71.48±4.51a 78.59±6.37a 6.311 0.000生理职能干预前 干预4 周后62.40±4.28 61.91±4.10 0.573 0.568 70.63±5.29a 78.31±7.02a 6.053 0.000情感职能干预前 干预4 周后61.82±3.67 61.17±3.56 0.881 0.381 69.32±6.74a 76.20±8.33a 4.448 0.000组别 心理健康干预前 干预4 周后对照组(n=48)观察组(n=48)t 值P 值63.44±3.91 63.82±3.85 0.480 0.633 74.93±5.60a 80.97±7.20a 4.588 0.000生命活力干预前 干预4 周后62.55±4.38 61.76±4.52 0.870 0.387 72.38±5.19a 78.93±6.24a 5.591 0.000社会功能干预前 干预4 周后60.61±4.22 60.45±4.07 0.189 0.850 69.50±5.27a 77.43±6.31a 6.683 0.000总体健康干预前 干预4 周后61.46±3.98 61.38±3.84 0.100 0.920 70.43±6.15a 79.62±7.10a 6.778 0.000

3 讨 论

腹直肌是指位于腹部中央平行并列的两大块带状腹肌,一旦左右并列的腹直肌分开距离超过2 cm,即为腹直肌分离[7]。腹直肌分离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临床通常认为其发生与以下因素相关:(1)患者妊娠分娩时子宫增大,导致腹部肌肉所承受的拉力变大,进而增大腹直肌间距,出现腹直肌分离;(2)患者妊娠期间体内激素分泌处于异常状态,导致腹白线变软,使腹直肌连接部位变松,进而引发腹直肌分离;(3)多胎、多产、患者肥胖、巨大儿等造成肌肉过度牵拉,进而引起腹直肌分离[8]。 腹直肌分离的发生会导致患者腹部肌肉力量减弱, 其他部位的肌肉代偿性地超负荷工作,进而引发腰背疼痛。同时,腹直肌分离会导致身体形态改变,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影响生活质量[9]。

针对腹直肌分离, 以往临床多采用核心运动训练,通过仰卧抬腿、卧姿伸腿、仰卧收腹锻炼腹部核心肌肉群,加强肌肉力量,从而达到改善腹直肌分离的作用。但部分患者自主训练依从性较差,每日锻炼强度、方法难以达到规范要求, 导致康复效果不够显著[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4 周后腹直肌分离距离短于对照组(P<0.05),腰背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SF-36 中躯体疼痛、躯体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等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仿生物电刺激疗法结合核心运动训练应用于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中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腰背疼痛,纠正腹直肌分离情况,提升生活质量。分析其原因为,仿生物电刺激疗法通过对患者腹直肌、腹横肌及腹内外斜肌展开频率与脉宽不一的电刺激,能够有效提高肌肉兴奋性, 唤醒因受损而造成功能暂停的肌肉本体感受器,促使肌肉持续性被动收缩,以强化腹部主要肌群,增加肌肉厚度和力量,促使分离的腹直肌恢复到原位置。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借助电刺激可加快局部血液循环,放松腰背部肌肉,有效缓解疼痛,从而促进患者产后恢复。 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干预还能够增强腰腹力量,恢复脊柱生理弯曲,改善患者形体,减轻患者因肥胖所产生的心理负担, 对于改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另外,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属无创康复干预手段,安全性、舒适度高,患者易于接受。将仿生物电刺激疗法与核心运动训练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从多方面持续增强腹部肌肉力量,缩短腹直肌分离距离,促使患者尽快回归正常生活。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局限性,如纳入样本量偏少、观察时间较短等,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准确性与可靠性,对此临床需进一步完善试验设计,扩大纳入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以证实仿生物电刺激疗法结合核心运动训练对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的具体影响,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全面的指导。

综上所述,仿生物电刺激疗法结合核心运动训练应用于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中效果良好,能够减轻患者腰背部疼痛,缩短腹直肌分离距离,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生物电腹部疗法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传统与生物电沉积联用技术研究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活立木生物电智能移动终端查询系统的设计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生物电刺激治疗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比较研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