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瑞芳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山东济宁 272000)
头颈部肿瘤在临床较为常见,我国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人数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5%,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重要原因[1]。 外科手术是临床治疗头颈部肿瘤的重要手段,为预防术后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行气管切开术。 但气管切开后,呼吸道与外界直接相通,气体未经口腔、鼻腔的加温加湿除菌等保护措施,易引起痰液结痂,堵塞呼吸道,增加肺部感染几率,甚至诱发多种严重并发症[2-3]。 另外,这部分气管切开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甚至终身带管,因外部形象改变,易产生自卑心理,出现社交障碍,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及疾病预后[4]。 因此,寻求一种维护效果较好的气管切开防护罩以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交往自信,对改善预后尤为重要。 本研究选取我院 2019年 9月—2021年 2月收治的76例头颈部肿瘤气管切开患者, 探讨气管切开防护罩的应用价值。 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头颈部肿瘤气管切开患者。纳入标准:气管切开留置金属套管;处于病情康复期,意识清楚;有咳嗽反射;愿意接受调查。排除标准:已发生肺部感染或其他感染。 将2019年9月—2020年5月气管切开防护罩应用前收治的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6月—2021年2月气管切开防护罩应用后收治的3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 对照组中男34例,女 4例;年龄 34~76 岁,平均年龄(58.29±7.63)岁;肿瘤类别:喉癌18例,下咽癌17例,甲状腺肿瘤3例。 观察组中男 35例,女 3例;年龄 31~75 岁,平均年龄(57.43±6.61)岁;肿瘤类别:喉癌 20例,下咽癌16例,甲状腺肿瘤2例;比较两组的各项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防护罩包括防护罩罩体、防护材料和固定环3个部分,如图1。 防护罩由气切面罩改造而成,防护罩罩体中间为一个4 cm×7 cm 大小的椭圆形空心结构(无毒塑料);罩体左右侧设有绑带固定耳,绑带为弹性固定带;防护材料为纱布、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N95 口罩等材料。 固定环可将防护材料固定在防护罩体上, 防护材料与气管套管末端有约2 cm 的空隙,防止患者回吸喷洒在防护材料上的痰液。 使用时将防护罩开口端套在气管套管口上,两侧系带固定于患者颈部,防护罩有痰液时随时清理或更换。
图1 气管切开防护罩
对照组气管切开后康复期不进行遮盖,保持呼吸道通畅,内管清洗消毒、更换严格执行标准要求。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气管切开防护罩保护。 两组均接受心理疏导,借助图片卡、写字板等方式进行沟通;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温度18~20℃,湿度60%~70%,室内每天使用空气消毒机消毒2 次;若患者需带管出院,于出院前指导其加强营养、适当锻炼,少到人群聚集地。 两组均持续随访观察3个月。
(1)社交焦虑: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采用交往焦虑量表(IAS)[5]对患者进行评估,其 Cronbach’s α系数为0.89,共15个条目,采用1~5 级评分,评分越高表示越倾向社交焦虑状况。(2)社交苦恼及回避: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 采用社交苦恼及回避量表(SAD)[6]对患者进行评估, 其 Cronbach’s α 系数为0.85,包含社交回避(14 项)、社交苦恼(14 项),回答“是”记 1 分,“否”及 0 分,得分越高表示社交苦恼及回避越严重。 (3)生活质量:干预3个月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 (WHOQOL-BREF)[7]对患者进行评估,量表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90,包含生理领域(7 项)、心理领域(6 项)、社会关系领域(3项)、环境领域(8 项)4个领域 24 项条目,采用 1~5 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高。(4)肺部感染率[8]:患者回院复诊时,检查其肺部感染情况,统计肺部感染率。肺部感染判定:气管切开、胸片显示有进行性增大或新的肺部浸润阴影;白细胞计数>10×109/L,中性粒细胞>0.8;支气管分泌物病原菌培养阳性;伴有浓痰、发热等症状。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IAS、SAD 评分等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肺部感染率等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的IAS、SAD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3个月,观察组的 IAS、SAD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 IAS、SAD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 IAS、SAD 评分比较[(),分]
组别IAS干预前 干预后3个月SAD干预前 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n=38)对照组(n=38)t 值P 值47.54±6.57 45.86±6.24 1.143 0.257 38.42±5.73 43.15±6.06 3.496 0.001 13.75±3.11 13.60±2.89 0.218 0.828 8.45±1.83 11.38±2.46 5.891 0.000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WHOQOL-BREF 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 WHOQOL-BREF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 WHOQOL-BREF 评分比较[(),分]
组别观察组(n=38)对照组(n=38)t 值P 值生理领域26.82±3.16 22.54±3.37 5.711 0.000心理领域 社会关系领域25.31±2.34 19.60±4.52 6.916 0.000 10.99±0.84 9.30±1.39 6.415 0.000环境领域 总分35.10±2.11 30.73±3.36 6.79 0.000 98.22±7.18 82.17±7.54 9.503 0.000
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63%(1/38),低于对照组的 21.05%(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7,P=0.033)。
喉癌、下咽癌及喉梗阻患者手术时需要行气管切开术。 为预防甲状腺肿瘤累及一侧或双侧喉返神经,或甲状腺癌手术致喉返神经损伤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 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行气管切开术,其中部分患者术后需要长期或终生带气管套管。头颈部肿瘤气管切开术后,喉功能的康复与心理应激的缓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患者易出现生理及心理问题,影响其生存质量及心理健康[9]。 Singer 等[10]的研究指出,头颈部癌症患者术后负面情绪较术前显著增加,心理因素对其生存质量具有较大影响。 患者气管切开后,需通过气管导管进行呼吸,气道处于开放状态,外部粉尘、细菌等易进入气道,加之头颈部解剖结构复杂,手术创面较大,术后抵抗力下降,极易引发肺部感染,影响患者预后[11]。
在临床上,为保证患者的正常通气功能,气切后康复期一般不覆盖任何物品, 因而肺部感染率较高。目前市面上的气管切开防护帘防护效果不佳,且容易随风浮动,风沙天气对风尘、蚊虫阻挡作用较弱,导致患者外出活动不便。气管切开防护罩是由无毒塑料改良而成,重量较轻,套在气管插管上,不会对颈部造成压迫感,患者舒适度高。两端用系带固定,可防止防护罩位置偏移,患者活动或拍背时不易脱落。 防护罩能够有效保护气管切口, 可为气管切开患者创造安全、有效、实用、易于掌握和推广的新技术。
气管切开破坏了患者呼吸道的防御系统,改变了呼吸道的正常解剖结构,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12]。 杨灵霞等[13]认为,呼吸道防御机能受损和环境因素是引起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防护罩可有效过滤空气,还可收集咳嗽时喷溅的痰液,提高周围环境清洁度,减少交叉感染[14]。 防护罩罩体是一个中空体,增加了罩内面积,呼出的气体可在罩内停留一段时间,呼出气体的温热效应可对吸入气体起到加温、加湿作用,减少患者咽喉部的干涩感,增加舒适度[15]。同时,选择纱布或普通口罩里层作为防护材料,可防止痰液喷溅、过滤空气,亦可在防护材料上喷洒生理盐水持续湿化气道。气道湿化,降低痰液粘稠度,有助于保持气道通畅,降低肺部感染率[16];患者外出活动或去人员较为密集场所时, 可选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等高级别的防护材料,确保经防护罩吸入的空气更加干净安全,减少细菌进入肺部,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部分颈部肿瘤气管切开患者需要长期或终生带气管套管,带管出院患者常因形象变化而加重心理负担,不仅会影响其居家自我护理的依从性,也直接影响其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及医疗技术的发展,肿瘤术后5年的生存率已显著提高,治疗护理的关注点也从强调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转变为重视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头颈部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高低已成为术后远期康复的评价内容[17]。 气管切开会使患者感到自卑,使用气管切开防护套后,可防止痰液四处喷溅,且患者外出活动时可戴轻薄纱布或丝薄围巾遮挡气管切开防护罩外,保护其自尊心, 利于减轻患者的社交焦虑与苦恼心理,增强社会交往信心。防护罩提高了患者参与社交活动的机率,提高了其自我概念和自我责任感,从而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气管切开防护罩可有效降低颈部肿瘤气管切开康复期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其舒适度和社会交往自信,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