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超,宋锦宁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陕西西安 710061)
颅脑损伤是外科临床常见的创伤性疾病,因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患者同时发生颅内骨折或血肿的几率较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意识和(或)感觉障碍、头痛等,严重危及其生命安全,一经确诊应立即进行治疗[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颅脑损伤的病死率较以往大幅降低,但大部分患者即使经过及时救治,仍会遗留语言、认知及运动功能障碍,甚至丧失独立生活能力。而在术后康复阶段对患者进行专业化的康复指导,可通过针对性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加快康复进程[2]。鉴于此,本研究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 年3月—2021 年2 月收治的121 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象,通过分组对照,探讨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指导对其预后情况的影响。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收治的121 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后确诊为颅脑损伤,且出现神经损伤;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晰,具备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依从性理想。排除标准:合并重度慢性疾病者;术前已发生神经系统疾病或重度骨骼肌肉疾病者;患有精神疾病或存在意识障碍者;依从性较差无法配合康复锻炼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为60 例、61 例。对照组中,男39 例,女21 例;年龄25~68 岁,平均年龄(48.76±2.35)岁。研究组中,男37 例,女24 例;年龄25~70 岁,平均年龄(48.03±2.41)岁。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治疗。药物治疗以脱水、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为主,给予患者地塞米松(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0513,规格:0.5 mL∶2.5 mg/支)静脉滴注,10~20 mg/次,1 次/d;给予患者甘露醇(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4023604,规格:250 mL∶50 g/瓶)静脉滴注,0.25~2 g/kg,呋塞米(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527,规格:2 mL∶20 mg/支)静脉滴注,20~40 mg/次,甘露醇与呋塞米交替使用,根据患者颅内压进行调整;给予患者醒脑静注射液(河南天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1020665,规格:2 mL/支)静脉滴注,10~20 mL/次,1~2 次/d。此外,需确保患者呼吸顺畅,并维持其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另需注意的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较长,需加强皮肤管理,可使用皮肤保护剂,避免发生压力性损伤。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训练指导,具体如下:(1)术后早期促醒指导。指导家属多呼唤患者名字,或播放其喜爱、熟悉的音乐曲目,定时按摩患者四肢对其进行刺激,帮助患者尽快苏醒。(2)心理干预。患者意识清醒后,使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告知其病情,并介绍术后注意和禁忌事项,说明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指导的重要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同时通过交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性疏导其不良情绪。(3)认知训练指导。选择颜色鲜艳、内容丰富的图片,让患者进行描述和联想;训练患者眼球活动,嘱其跟随医护人员手指转动眼球。对患者家属进行指导,待其熟练掌握训练方法后,由家属与患者配合完成训练,医护人员定期进行检查。(4)功能训练指导。需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分阶段进行。①早期:术后卧床期间,协助患者保持肢体功能位,将软枕垫于其腋下,使肩部保持外展,并稍微向内弯曲避免肩内收;肘关节保持弯曲,腕关节背伸,手中可抓握布卷,腕部和指尖保持轻微伸展,避免发生挛缩;膝关节下垫放软枕,并加强外侧保护,避免发生髋内收;足部放置托板,避免足下垂。对患者进行肢体按摩,治疗者的指腹、指侧、大鱼际按摩其肢体,重点放在下肢,首先由下至上、由里及外按摩双腿肌肉,之后进行双足被动活动,如脚踝内外旋、足背屈伸等,最后协助患者完成膝盖屈伸。每小时按摩1 次,每次5 min,首次按摩由医护人员完成,边操作边对家属进行指导,待其掌握按摩方法、力度及时间后,要求家属按时为患者按摩,至其具备独立活动能力后方可停止。指导家属刺激患者身体,要求患者说明相应位置,每日2~3 次。②中期:待患者情况稳定后可下床活动,可选择肢体伸展、床旁独立站立或坐位移动等,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保护,同时控制活动时间,初始以每次30 min 为宜,每日1 次,后可逐渐增加活动时间,锻炼至患者能够独立完成上述动作后停止。指导患者进行生活自理活动训练,要求其独立完成穿衣、吃饭等动作,每日反复练习。③后期:指导患者进行辅助行走训练,重点为跨步、负重、站立平衡训练等;重视肌力对抗训练,以促进肌张力恢复,根据患者耐受程度确定训练时间,逐步增加训练强度。
(1)神经功能: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进行评估,量表共含11个条目,评分范围0~42 分,分值越低提示神经损伤越轻。(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前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估,量表内容包括十项,主要为穿衣、进食、控制二便、移动、上下楼梯、洗澡及个人修饰等,满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提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强。(3)肢体运动能力。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进行评估,其中上肢运动功能总计66 分,下肢运动功能总计34 分,满分100 分,低于50 分表明存在严重运动障碍,分值越低表明运动功能越差。(4)采用科室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对康复效果的满意度,量表条目总计21 条,采用1~5 分制,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80分以上为满意,60~80 分为一般,60 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性别、满意率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年龄、NIHSS 评分等计量资料用()表示,分别采用χ2检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NIHSS 评分比较[(),分]
表1 治疗前后患者NIHSS 评分比较[(),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DL 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AD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患者ADL 评分比较[(),分]
表2 治疗前后患者ADL 评分比较[(),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 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MA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患者FMA 评分比较[(),分]
表3 治疗前后患者FMA 评分比较[(),分]
观察组的康复效果满意率为98.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满意度比较[n(%)]
近年来,车祸、高空坠落等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上升,致使颅脑外伤发生率激增。颅脑损伤病情严重,疾病进展快,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3]。外科手术是该病常用的治疗手段,能够改善疾病相关临床症状,降低其不利影响[4]。但大部分患者术后仍遗留多种功能障碍,因此在术后康复阶段,需要将改善功能障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作为关注重点[5]。
患者术后的常规药物治疗通常包括脱水、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等,如有必要还应给予其营养支持。上述治疗虽可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但在改善神经缺损方面的效果有限[6],故应对患者进行详尽的术后康复训练指导,以改善其预后。本研究中,医护人员在患者意识清醒后通过交流掌握其心理状态,并给予其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可解决患者顾虑,使其积极配合康复训练。颅脑损伤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记忆力、定向力下降,而对其进行认知训练指导,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注意力及认知功能。
研究表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灶周围可见创伤半暗带,该区域内能量供应不足,脑细胞通常不活跃或处于休眠状态,仅能维持自身形态,而尽早进行专业训练项目,能够恢复脑部正常血液供应,刺激和激活已经休眠的脑细胞,从而促进中枢神经系统逐步恢复[7-8]。另外,神经受创初期,受损神经元功能尚具有可逆性,此时进行康复训练指导的效果最佳[9]。因此,本研究的术后康复训练指导从术后早期即开始。从神经可塑性和功能重建方面考虑,早期康复训练指导可增强大脑对外周刺激的反馈能力,促使神经元修复,从而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而中、后期的多项针对性训练,在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其逐渐恢复日常生活行为能力,降低照护人和家庭压力[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 及AD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对康复效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康复训练指导的实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具有积极作用,应用效果得到患者的认可及肯定。
综上所述,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接受早期康复训练指导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升其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为其回归正常生活奠定良好基础,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