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治疗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探讨

2021-08-10 12:24张承敏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24期
关键词:心功能冠心病康复

张承敏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医院心内科,山东淄博 255100)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因长期心脏疾病诱发心室功能障碍造成的循环功能衰竭,是老年冠心病的晚期临床症状[1]。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使其生活质量下降,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且频繁入院治疗也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既往临床针对该病的治疗以常规药物治疗为主,目的在于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临床症状[2],但单纯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运动康复治疗作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综合康复治疗中的重要内容,受到临床心内科医师的高度重视[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12 月—2020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68 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象,探究运动康复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68 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入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4 例中,男性患者19 例、女性患者15 例;年龄最小41 岁,最大86 岁,平均(62.69±7.52)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5 年,平均(2.68±1.18)年;体重最低41 kg,最高86 kg,平均(61.96±7.56)kg。观察组34 例中,男性患者18 例、女性患者16 例;年龄最小52 岁,最大76 岁,平均(63.58±5.77)岁;病程最短1 年,最长4年,平均(2.23±1.16)年;体重最低40 kg,最高85 kg,平均(61.58±6.74)kg。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CHF 的临床诊断标准;CHF病情基本稳定,开展正规抗心衰治疗均可缓解;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高血压、心律失常、糖尿病及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安装过起搏器、行电除颤治疗者;合并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者;合并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者;合并慢阻肺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基础药物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洋地黄制剂、硝酸酯类等,同时密切监测其血压、血糖及血脂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运动康复治疗。治疗前,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危险分层标准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最大程度确保患者安全。第1~2 天,医护人员协助患者开展被动肢体活动及翻身,每天2次;第3~4 天,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脚、踝及膝关节展开主动活动;第5~6 天,指导患者进行床上上肢运动,嘱其主动活动胸、肩及上肢;第7~8 天,指导患者借助椅子进行坐位训练,由护士协助患者下床,嘱其坐在沙发或直背椅上,每次10~30 min,每天2 次,次数和时间可依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适当增加与延长;第9~10 天,指导患者进行医疗体操运动,并嘱其自主活动肩颈及双上肢;第11 天,指导患者进行步行训练,嘱其于平坦地面上步行,每次100~200 m,每天2次;第12 天,将患者平地步行训练距离增加至每次500 m,或指导其上、下一层楼梯,每天2 次;第13~14天,将患者平地步行训练距离增加至每次1 000 m,指导其上、下两层楼梯,每天2 次;第15~16 天,指导患者进行坡路步行训练,每次1 000 m,每天2 次;第17 天开始,坡路步行训练距离增加至1500m,第天2次。

两组均治疗并随访半年。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的LVEF>50%;有效:治疗后,患者的LVEF>45%且<50%;无效:治疗后,患者的LVEF 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心功能指标:借助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的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脏指数(CI)[4],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的相关数据。

(3)生活质量:治疗前后,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HL)对患者展开评估,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理想[5]。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SV、LVEF 等计量资料用()表示,性别、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分别采用t 检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对比

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的97.06%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效果比较

2.2 心功能指标对比

比较两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两组治疗前的SV、LVEF 及CI 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V、LVEF 均高于对照组,CI 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2 心功能指标比较()

2.3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治疗前MH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H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MHL 评分比较[(),分]

表3 MHL 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CHF 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CHF 可引起心肌缺血、坏死,患者临床可表现为疲乏、心悸、呼吸困难等,影响其运动耐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大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临床除采用药物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外,主张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但经实践,该方案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现阶段,临床普遍认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依赖规律、科学的运动。运动康复治疗可促进心力衰竭症状的改善,延缓疾病进展,有效提升患者运动耐量,保障其生活质量[6]。

本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SV、LVEF 较高,CI 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说明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运动康复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分析原因:运动康复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心内科疾病的治疗中。临床研究显示,通过开展科学的运动康复治疗,可促进心功能恢复,减少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治疗方案安全、有效。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期间接受运动康复治疗,可减轻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负荷,提升心肌收缩力,减少患者的心肌耗氧量,最大程度降低外周阻力,使得心功能得到改善。此外,运动康复治疗还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有效抑制心室重构过程,提高心衰控制效果,减少病死风险[7]。王文军等[8]的研究结果与本研究具有相似性,均体现出运动康复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优势。

综上所述,将运动康复治疗应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改善其心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心功能冠心病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