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功能综合康复训练联合超声波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1-08-10 12:24王罡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24期
关键词:肩痛肩关节上肢

王罡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康复科,北京 102300)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卒中后大部分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偏瘫肩痛(HSP)是脑卒中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影响其上肢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HSP 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损害其身心健康[1]。目前,HSP 的临床治疗以口服消炎镇痛药、康复训练及物理因子治疗为主。但是长期服用抗炎止痛药的副作用较大,患者难以耐受[2]。上肢功能综合康复训练虽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部分患者因依从性较差而影响治疗效果。超声波物理治疗,具有调节神经、改善血循环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3],将其用于脑卒中后HSP 患者中,或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基于此,本研究选择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HSP 患者96 例为对象,探讨上肢功能综合康复训练联合超声疗法对其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HSP 患者96 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 例、观察组48 例。观察组中女36 例,男12 例;卒中类型:脑梗死37 例,脑出血11 例;年龄41~80 岁,平均年龄(57.68±5.25)岁;病程2~15 周,平均病程(8.25±1.25)周;体质量指数21~28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55±2.75)kg/m2。对照组中女35例,男13例;卒中类型:脑梗死38例,脑出血10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57.25±5.31)岁;病程3~16周,平均病程(8.27±1.23)周;体质量指数21~27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15±2.55)kg/m2。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4],且经颅脑CT 或MRI 检查证实;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能配合完成相关评定及检测;均存在单侧肢体功能障碍、肩关节疼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3 分;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并同意配合。排除标准:病情不稳定,合并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者;有严重意识障碍、精神疾病,不能配合评定者;脑卒中前存在肩袖损伤、肩周炎、肩关节外伤手术史及影响肩关节功能的慢性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上肢功能综合康复训练。包括良肢位摆放,肩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弛缓期肩关节活动范围维持在正常50%),Bobath 握手训练、上肢负重、上肢运动控制训练及肩胛带旋转训练等。指导患者进行上肢协调性训练及使用性训练,如日常的刷牙、洗脸、穿衣、吃饭等活动,以提升其上肢功能。训练30 min/次,2次/d,5 d/周,共训练4 周。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超声波疗法治疗。使用超声波治疗仪[河南省中和信医用设备有限公司,SLC-006型,豫食药监械(准)字20142230006],每次治疗前于患侧肩部均匀涂抹约2 mm 耦合剂,设置强度为1.5~2.0 W/cm2,探头在肩部沿肌腱走行移动式治疗。治疗15 min/次,1 次/d,5 d/周,共治疗4 周。

1.4 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显效:治疗后患者肩部疼痛、水肿等症状消失,肩关节活动不受限;有效:治疗后患者肩部无水肿症状,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活动仅轻微受限;无效:治疗后患者肩部水肿、疼痛等症状无改善,甚至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 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量表共33 项,包括上肢反射运动、屈肌协同运动、伸肌协同运动、伴有协同运动的活动、分离运动、反射亢进、腕稳定性等,每项最高得分为2 分,总分66 分,评分越高,患者上肢运动能力越好[5]。(3)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CMS)[6]评估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包括疼痛程度(0~15 分)、日常生活(0~20 分)、肩关节活动度(0~40 分)和肌力(0~25 分)4 个方面,总分100 分,各维度分数越高,患者肩关节功能越好。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性别、治疗效果等)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年龄、病程、上肢运动功能、肩关节功能等)用()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FMA-UE 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FMA-U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MA-U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FMA-UE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FMA-UE 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CMS 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各项CMS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肩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CMS 评分两组比较[(),分]

表3 CMS 评分两组比较[(),分]

3 讨论

HSP 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30%~80%[3]。HSP 的主要表现为患者被动活动时出现肩痛,通常伴有肩关节半脱位,部分患者还会伴有手部肿胀、疼痛、皮温增高等;HSP 疼痛可由肩关节向手放射,肩关节外展、外旋时疼痛加重,严重者于夜间自发疼痛,影响患者睡眠,使其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废用及误用综合征[7-8],不仅影响患者上肢功能恢复,还会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肩痛的缓解对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由于肌力减低、肌张力异常、姿势障碍、感觉异常、认知障碍等常继发软组织病变、运动控制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兴奋异常,继而引起肩痛。由于上肢肌力不足、肌张力低,上肢自重牵拉软组织、改变肩胛骨位置,导致关节盂下旋,肩关节半脱位,造成软组织撕裂,肩袖损伤,导致炎症反应、关节囊粘连[9-10],影响患者肩关节活动。而运动功能障碍导致粘连加重。及时明确肩痛的原因,尽早对患者进行干预至关重要。早期给予良肢位摆放、肩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可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粘连及挛缩,缓解症状;强化肩胛带控制训练,能更好地缓解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痛,有利于改善其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1]。在训练过程中应采用因人而异的方案,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疾病严重度、运动功能损害度及康复进展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训练方式,由简单到复杂,运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12]。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 周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FMA-UE 评分及各项CMS 评分均较对照组高,表明将上肢功能综合康复训练联合超声波疗法用于HSP 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显著改善其上肢运动功能,加速康复进程。分析原因,超声波具有机械、温热、理化三重作用,可通过一定强度的超声直接作用于患者病变部位,促进局部组织细胞内物质运动,而组织细胞受摩擦后分界面温度会升高,能够加速病灶部位的氧化、化学反应,利于扩张血管,加快血液流速,进而解除病理性痉挛,改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症状[13]。此外,超声波治疗可促进物质代谢,减弱感觉神经的兴奋程度,达到较好的止痛效果[14-15]。在进行上肢功能综合康复训练的同时增加超声波治疗,能够发挥联合效应,对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9]。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HSP 患者采用上肢功能综合康复训练联合超声波疗法的效果较好,能够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肩痛肩关节上肢
肌张力增高在卒中后肩痛中的发病机制和研究进展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肩关节为何这么 容易脱位?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腹针疗法联合传统针刺治疗中风后肩痛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