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单纯性腰椎骨折患者椎体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

2021-08-10 12:24刘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24期
关键词:前缘椎弓螺钉

刘毅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西丰城 331100)

腰椎骨折的主要病因为外界环境暴力导致腰段脊柱骨质遭到破坏,常伴有圆锥损伤、脊髓损伤等,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腰背部肌肉痉挛、腰痛等,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既往临床针对该病,常采用开放切开复位及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方式,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但由于手术过程中要对腰背肌进行剥离,可能导致脊神经受损,术后易出现腰背痛症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可用于治疗腰椎骨折等疾病,其具有手术切口较小、对椎旁肌的剥离范围较小且牵拉幅度较小等优势,能够减少对患者脊神经后支造成的伤害[1]。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 年6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单纯性腰椎骨折患者50 例为对象,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其椎体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单纯性腰椎骨折患者50 例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照《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2]中腰椎骨折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沟通能力及精神认知正常者;无手术禁忌证者;无凝血功能障碍者。排除标准:患有结核、椎体肿瘤或其他骨病者;无法进行手术或手术不耐受者;患有严重心、肝等相关疾病者。本研究经过院内医学伦理学委员会许可,且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 例。观察组男14 例,女11 例;年龄18~51 岁,平均(33.12±5.35)岁;受伤原因:重物压伤7 例,高处坠落6 例,交通事故8例,其他4 例。对照组男15 例,女10 例;年龄17~54岁,平均(33.28±5.41)岁;受伤原因:重物压伤6 例,高处坠落8 例,交通事故8 例,其他3 例。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协助其取俯卧位,以受伤椎体为中心做切口(长度约13 cm),逐层切开软组织、肌肉与筋膜,将伤椎与上下关节突、邻椎椎板显露出来,采用C 型臂X 线机确定伤椎上下相邻的椎体椎弓根位置,并置入椎弓根螺钉4 枚,安放连接棒,将放置螺钉的伤椎一侧撑开,使其高度复位,确定位置良好后冲洗术野并进行逐层缝合。术后随访11 个月。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体位及全身麻醉与对照组相同,采用C 型臂X 线机确定伤椎上下相邻的椎体椎弓根位置后,分别以椎弓根为中心做4 个切口(长度约1~5 cm),随后将定位导针置入患者的椎弓根部位,并逐级安装扩张套筒,将4枚椎弓根螺钉拧入,检查确定无误后,将合适长度的连接棒安装到螺钉钉尾进行撑开复位,确定位置良好后冲洗术野并进行逐层缝合。术后随访1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24 h 切口引流量。(2)椎体前缘高度比及后凸Cobb 角:分别于术前、术后11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比及后凸Cobb 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受伤椎体前缘高度/(伤椎上位+伤椎下位)椎体前缘高度×0.5×100%;后凸Cobb 角是对受伤椎体上下终板做直线延长线的夹角,通过胸腰椎侧位X 线片测量所得。(3)腰椎功能及疼痛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11 个月,分别采用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ODI 总分0~50 分,评分越高提示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VAS 总分0~10 分,评分越高提示疼痛越剧烈。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性别、受伤原因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年龄、手术指标等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术后24 h 切口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2.2 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及后凸Cobb 角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Cobb 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1 个月,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优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比高于对照组,后凸Cobb 角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Cobb 角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Cobb 角比较()

2.3 ODI、VAS 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ODI 评分、VAS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1 个月,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的ODI 评分、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ODI、VAS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ODI、VAS 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腰椎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脊柱损伤疾病,多为稳定性损伤的压缩性骨折,可引发腰部活动受限、腰部畸形等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临床常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通过短期牵拉骨折块治疗即可达到复位的效果,但对椎旁肌的剥离范围较广,术中失血较多,可能导致肌肉萎缩甚至坏死[3]。

由于手术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故临床多采用ODI、VAS 评分评估患者术后的功能障碍和疼痛程度,并借此评判手术创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恢复情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采用微创技术,手术切口较小,对椎旁肌的剥离范围较小且牵拉幅度较小,能够减少对患者脊神经后支造成的伤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切口引流量均较少,可减轻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程度,术后恢复较快[4-5]。单纯性腰椎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可能出现椎体后凸畸形,或对脊柱造成损伤,因此常用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Cobb 角来评判患者术后椎体功能的恢复情况[6]。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采用微创技术,切口较小,对骨折部位造成的创伤较小,并且不会对脊柱周围的血管及后方肌肉韧带造成大范围损伤,在提高固定稳定性的同时可促进患者术后脊柱序列的恢复[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术后24 h 切口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11 个月,观察组患者的ODI评分、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比高于对照组,后凸Cobb 角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纯性腰椎骨折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障碍程度,改善椎体前缘高度比与后凸Cobb 角,促进椎体功能恢复,与李晓东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纯性腰椎骨折可有效降低手术创伤,减轻患者疼痛及功能障碍程度,改善椎体功能,促进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前缘椎弓螺钉
经皮椎体强化术单侧穿刺方法研究进展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3~6岁儿童寰枢椎椎弓根在3D打印技术下的测量研究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椎板螺钉在胸椎内固定中的临床应用
一种飞机尾翼前缘除冰套安装方式
内固定螺钉要取出吗?
民用飞机翼面前缘的抗鸟撞结构设计思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