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曼
(浙大城市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新闻评论是大众传媒对新近发生的事件或事实进行的评述,是一种阐释观点表达倾向意见性的文体,具有较强的论辩性(1)赵振祥:《新闻评论学》,九州出版社2012年版,第56页。。其中,社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评论类型,它代表编辑部就当前重大事件、事变或问题发表官方权威性的评论。一直以来,关于新闻评论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新闻传播视角分析新闻评论的立意、写作结构(2)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11-151页。 李岚:《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评论写作探析》,《新闻前哨》2021年第2期,第42页。以及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分析和策略(3)马连:《从“央视快评”看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创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年第1期,第106-108页。 朱迪:《新闻评论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分析——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主流媒体为例》,《新闻知识》2021年第1期,第42-46页。;二是从语言学视角分析新闻评论的修辞和话语特征(4)Kniffka H,Women’s Letters to the Editor:Talking Religion in a Saudi Arabian English Newspaper,In:Jule A,Gender and Language of Religion,Palgrave Macmillan,2005,pp.101-132. 杨建新、王雅琪、李平艳:《多声协同互动: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网络即时评论话语特征研究》,《外语研究》2020年第6期,第43-49页。,或进一步揭示这些语言特征背后的潜意识形态和不平等关系⑧⑨(5)Van Dijk T A,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In:Schiffrin D, Tannen D, Hamilton H E,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Blackwell Publishers, 2008,pp.349-371. Loke J,Public Expressions of Private Sentiments: Unveiling the Pulse of Racial Tolerance through Online News Readers’ Comments, Howard J.Communication,2012,No.3,p.45.;三是从逻辑学视角分析新闻评论的论证技巧(6)Giannopoulos G,Koniaris M,et al.,Algorithms and Criteria for Diversification of News Article Comment, Journal of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14,No.1,p.36. 金立、汪曼:《图尔敏论证模型下的新闻评论探究》,《浙江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第81-88页。。虽然这些研究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它们共同揭示出了新闻评论的论辩话语特质,即新闻评论的根本目的是劝服受众认可该评论的观点和立场。但以往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忽略了新闻评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过程,把新闻评论看作单一、静态的逻辑推演;二是新闻评论中的论证缺乏对整体论辩过程的分析;三是对新闻评论的分析或从逻辑有效性角度出发,或从修辞有效性角度出发,忽视了评论对论辩合理性和修辞有效性的双重要求。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索如何借助于范爱默伦(Frans van Eemeren)、荷罗顿道斯特(Rob Grootendorst)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和发展的语用论辩学(Pragma-Dialectics),更加系统、全面地分析新闻评论语篇,选取的案例是《人民日报》新冠疫情的社论。
20世纪70年代,语用论辩学以经典论辩学和语用学为基础,综合话语分析、言语交际理论以及逻辑学等学科知识创立并发展起来,其创始人是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范爱默伦(Van Eemeren)和荷罗顿道斯特(Grootendorst)。该理论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论证被视为下述两者的结合,即从言语行为理论得到的语用洞见所激发的交流视角和由批判性理性主义、形式论辩进路而来的论辩洞见所激发的批判性视角。因此,语用论辩学理论主要从语用学和论辩学两个学科视角出发,一方面从语用学的角度将论辩视作一种为消除意见分歧而在批判性讨论中实施的言语行为;另一方面,从论辩学的角度依照批判性讨论规则来评判这些言语行为的合理性。语用论辩学框架下的论辩话语研究主要由三个重要环节组成:论辩话语重构、策略操控和批判性评价(7)吴鹏、熊明辉:《策略操控:语用论辩学之修辞拓展》,《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第64-69页。。其中,旨在消除意见分歧的批判性讨论模型的提出为分析和评价论辩结构与过程提供了参照,而策略操控(strategic maneuvering)的提出则是论证者在面临现实“论证困境”时追求的实现论辩合理性和修辞有效性两方面平衡的重要方法,同时实现了真实论辩话语的实效性和合理性。
在语用论辩学理论中,论辩是为了解决不同方的意见分歧,必须通过双方共同接受的东西来考察观点是否经得起相应的批判性质疑,那么论辩合理性的评判就必须要有一个参照。由此,范爱默伦建立了一个能够合理消除意见分歧的“批判性讨论”的理性模型,用以指导论辩话语的分析。
一个论辩话语要解决意见分歧,必须经过冲突、开始、论辩和结束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与论辩话语以理性方式消除意见分歧所必须经历的各阶段相对应。第一,批判性讨论始于冲突阶段,该阶段需要明确论辩双方的意见分歧,如果不存在这种冲突,也就无须批判性讨论。第二,开始阶段需要确定正反双方,并明确论辩的形式和实质性出发点,正方要承担维护立场的义务,反方则要批判性回应这些立场以及正方作出的维护。第三,论辩阶段需要正方提出支撑去论证和维护自己的观点,而反方就要针对正方论证进行质疑,如此往复。无论这些行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提出论证并判定其好坏,对于实质性消除意见分歧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第四,结束阶段要明确双方意见分歧是否被消除(8)Van Eemeren F H, Grootendorst R, A Systematic Theory of Argumentation: The Pragma-dialectical Approac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p.157.。根据理性模型可以进行论辩重构,去除冗余表达,填补隐含前提,明确意见分歧与立场、正反双方角色、出发点、论证结构及论证图式等核心论辩要素的重要论辩话语。同时,为了合理消除意见分歧,需要确立一个“论辩性程序”(9)Van Eemeren F H, Grootendorst R, Snoeck Henkemans A F,Argumentation: Analysis, Evaluation, Presentation,Routledge/Lawrence Erlbaum Press,2002,pp.109-136.,争议双方在展开批判性讨论时都必须遵守一定的批判性规则。如果论辩双方在讨论的任何阶段违反了这些规则,就会阻碍意见分歧的消除,并产生谬误。
语用论辩学理论自批判性讨论模型出发,正在逐步地、分阶段地发展着,从在批判性讨论模型中所例示的抽象理想化之分析层面,到丰富多彩的论辩话语实践之实质层面,该发展的关键一步是范爱默伦在20世纪90年代,为强化语用论辩学和论证现实之间的联系,将论辩话语的“策略设计”纳入理论。这一吸纳可以给出对论辩话语更深层、更现实的分析与评价。
在现实生活的论辩中,论证者不仅希望能以合理的方式消除意见分歧,而且希望用各种修辞手段有效劝服对方,即他们所作的所有论辩话语都同时实现时效性和合理性。当人们试图实现使其目标听众接受的效果,他们必须根据自己所作的话语优势达到其目标听众接受的效果。这意味着在所有情形下,他们必须仍在批判性讨论规则所定义的合理范围内。由于同时要追求这两个目标,论证者必须保持一种微妙平衡,也就是他们必须解决论证困境,这就是为什么在论证性话语中所作的每一论辩话语中,调和追求实效性与保持合理性总要涉及某种操控。
用这种方式,论证者不仅要验证所作论辩话语的合理性,而且要使他们的说服工作获得成功,这种追求实效性与维护合理性的持续性努力被论辩学家称为“策略操控”(10)Van Eemeren F H,Strategic Maneuvering in Argumentative Discourse: Extending the Pragma-dialectical Theory of Argumentation,John Benjamins, 2010,pp.264-274.。它有三个相互影响的面向:挑选潜在话题、适应受众需求和利用表达手段。其中,“挑选潜在话题”是指论辩话语中当前时间点所有可能的论辩话语的选择,即切入话题的角度;“适应受众需求”是指论辩者将自己的论辩或质疑与受众通常持有的观点或喜好相呼应,尽最大可能迎合受众的需求,使自己的立场更容易被接受;“利用表达手段”即充分利用服务目的的体裁或语言形式的选择而取得特定的交际与互动目的(11)吴鹏、陆品超:《媒体外交话语的语用论辩研究》,《外语教学》2017年第1期,第55-60页。。
策略操控这一用语既指执行策略操控过程,即就三个维度作出选择,又指执行策略操控的言语效果,即从三个方面作出选择的文本输出。在话语中所作出的每一口头或书面论证,均把这三个维度放在一起。策略操控三个维度的相互依赖性可以在所谓策略操控三角中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表达,双向箭头代表了这种相互性(见图1)。
图1 策略操控三角模型
论辩话语重构是为合理消除意见分歧而采取的论辩话语,而策略操控就是论辩者从潜在主题、受众需求和表达手段三个角度出发,对论辩话语内容与形式的综合把握。在整个把握和实施的过程中,言语行为应当遵守批判性讨论规则。争议立场的正反双方在批判性讨论中,不仅必须经历消除过程的四个阶段,而且在所有阶段中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则。这些规则共同确立起来的论辩性程序体现了论辩的两个核心原则——有效性与合理性,违反这些规则就会导致谬误的产生。
范爱默伦和荷罗顿道斯特在《论证、交流与谬误》(1992)中,基于批判性讨论语用论辩程序表达出的批判性洞见,为希望通过论辩话语以理性方式消除意见分歧的人们建立了一套实践准则。这套行为准则是批判性讨论规则的非技术性简化版,它由十条基本原则组成。如果将论辩话语视为消除意见分歧的恰当手段,那么就必须遵守这十条理性规则。这十条理性规则的第一条被称为“自由规则”,其目的是确保能够自由提出及怀疑立场;第二条规则是“维护义务规则”,其目的是确保当所提出立场受到质疑时能够得到维护;第三条规则是“立场规则”,其设计目的与攻击相关;第四条规则是“相关规则”,其目的是确保“不得借助非论证或立场不相关之论证来维护立场”;第五条规则是“未表达前提规则”,其目的是确保双方均严肃对待论证中的省略部分;第六条规则是“起点规则”,其目的是确保在开始阶段已获认同之起点在论辩阶段能被恰当地使用;第七条规则是“有效性规则”,其目的是检验结论是否从前提逻辑推出;第八条规则是“论证型式规则”,其通过排除论证型式的不恰当使用,确保论证型式的使用能够为立场提供决定性维护;第九条规则是“结束规则”,其目的是确保双方以正确方式确定讨论结果;第十条规则是“语言使用规则”,其目的是防止由不透明、含混或模棱两可表达以及不精确、草率或偏见式解释所产生的误解。
2020年新冠疫情在世界多国暴发,原本在政治化程度最低、合作意愿最强的公共卫生领域,却因美国部分政客的“强推”而达到空前政治化的程度。美国通过全媒体、全球化的高密度传播,散布不实信息,对病毒政治化、对中国污名化,其部分政客和媒体甚至提出“病毒来源于中国”“由于中国政府隐瞒不报使得新冠病毒全球流行”“中国必须为美国的损失负责”等不当言论。针对美国发动的舆论攻击,国内很多主流媒体都进行了反击,例如2020年4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新冠疫情“中国责任论”纯属子虚乌有》的社论。该篇社论由10个段落、20个自然句组成。依据语用论辩研究路径,本文主要围绕如下三个问题考察《人民日报》这则评论:该社论试图解决什么样的意见分歧、社论中的策略操控是如何体现的以及社论中的论辩话语是否合理。
冲突阶段需要确定意见分歧。从内容上看,社论在第一段就用国际法原理来坚定自己的立场(中国在通报疫情信息方面没有任何违反国际义务的行为,中国与其他国家疫情损失之间也没有因果关系,要求中国承担赔偿责任的图谋注定不可能得逞),第二段介绍了事件背景,接下来社论先后否定了美国政府提出的一系列主张。由此可知,该篇社论试图消除的意见分歧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疫情损失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中国不必承担赔偿责任。对该意见分歧,该社论持肯定立场。
开始阶段结合此次新冠疫情国际社会舆论争议的具体语境,可以大致推断《人民日报》社论尝试劝服的受众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对中国疫情持明确反对态度的美国政府和部分政客;第二类是针对中国新冠疫情责任持质疑态度的国家、媒体和公众等。受自身利益的驱使,第一类受众是不可能被说服的,即无论该社论的立场和论证如何合理,他们都不会认同,因此他们并不是该社论意图劝服的主要反方。第二类受众虽然与“中国疫情责任论”的发出关联性不大,却是影响国际舆论的主要力量,是《人民日报》社论真正试图劝服的反方。
论辩阶段《人民日报》社论的总体立场是“中国在通报疫情信息方面没有任何违反国际义务的行为,与其他国家疫情损失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中国不必承担赔偿责任”。为了维护此立场,提出以下四个支撑性论证。
第一个论证的结论是“美国该主张在法律上站不住脚”,其论证结构可以表示为:
论证1:美国该主张在法律上站不住脚。
1.1a之前发生在不同国家的各种病毒流行,并无国家就此主张相关国家承担赔偿。
1.1a.1a因为病毒的产生具有偶然性,传给人类并流行也具有偶然性。
第二个论证的结论是“疫情暴发对中国来说,属于难以预见和控制的情况”,其论证结构可以表示为:
论证2:疫情首发地不等于来源地。
2.1a疫情的发生与人类的认知能力和控制有关。
2.1a.1a新冠病毒的特点均与其他人类已知病毒不同。
2.1b中国首先向世卫组织报告疫情,但不能由此认为病毒来源于中国。
2.1b.1a 2009年H1N1病毒流行,美国是来源地,墨西哥是首发地。美国并未有效控制疫情,导致全球大流行,美国并未要求墨西哥承担责任,其他国家也没有要求美国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个论证的结论是“中国及时向世卫组织通报疫情信息,较好地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其论证结构可以表示为:
论证3:中国及时向世卫组织通报疫情信息,较好地履行了国际义务。
3.1a 中国作为世卫组织成员国,有义务向世卫组织及时通报疫情,而中国也这样做了。
3.1a.1a 2020年12月31日,中国向世卫组织通报了武汉不明原因肺炎。
3.1a.1b 2020年1月3日,中国正式向世卫组织通报信息。
3.1a.1c 2020年1月7日,实验室确认病原为新冠病毒。
3.1a.1d 2020年1月12日,中国公布和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
3.1b 中国向世卫组织通报信息并不延迟。
3.1b.1a 医务人员从发现病例到证明存在人际传播,再到确认构成重大流行性传染病,需要一个认知过程。
3.1b.1b在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且致病原因尚待研究的情况下,中国向世卫组织通报,中国没有任何违反国际义务的行为。
第四个论证的结论是“其他国家的疫情暴发可能有多个原因,病毒输入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其论证结构可以表示为:
论证4:其他国家的疫情暴发可能有多个原因,其损失与中国没有因果关系。
4.1a一个国家的防控政策、民众防控意识和医疗资源等因素对疫情防控有更大的影响。
4.1b中国及时并定期向美国通报疫情,但美国没有采取有力措施去应对,导致疫情大暴发。
上述四个论证形成了复杂的论辩结构(见图2)。
图2 《人民日报》新冠疫情社论案例的整体论辩结构
结束阶段通过“新冠疫情‘中国责任论’纯属子虚乌有,要求中国承担赔偿责任的图谋注定不可能得逞”这一话语,再次肯定了该社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暗示其与反方之间的意见分歧已经得以全部消除。
该社论中的策略操控主要体现在意见分歧界定(冲突阶段)、出发点选取(开始阶段)、论证设计(论辩阶段)及结论表述(结束阶段)四个方面。根据策略操控三角模型,论辩要实现论辩合理性和修辞有效性,策略操控就必须从潜在话题、受众需求和表达手段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把握。
其一,意见分歧界定——中国责任还是国际义务。论辩者在冲突阶段的任务是确定意见分歧和立场。在此社论中,美国提出了两个立场:一是“中国是新冠疫情来源地和首发地”;二是“中国政府隐瞒疫情不作为,导致了疫情全球扩散,美国疫情导致的损失是中国造成的,中国须为此承担赔偿责任”。显然,美国希望围绕这两个立场消除相关意见分歧。但是论辩重构的结果显示,《人民日报》社论并没有被美国政客的提问立场所束缚,而是在不偏离基本调查结果的前提下,将“中国是否违反国际义务”重新界定为意见分歧。与美国意图解决的多重意见分歧相比,该社论重新界定的单一意见分歧更容易被维护。综上,在冲突阶段的策略操控主要体现在意见分歧话题的甄选上。
其二,出发点选取——依据国际法。在选取论证出发点时,必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选取的话题是否合理,能在多大程度上为受众所接受,这是论辩合理性的保证;二是选取的话题是否有利于论证者接下来的论证,这是修辞有效性的要求。通过论辩重构,《人民日报》社论选取了一个重要出发点,那就是“根据国际法原理,评判某个国家在向其他国家通报疫情信息方面的行为及其后果,要看该国是否实施了违反国际义务的行为,以及该国行为与其他国家损失之间有无因果关系”。潜在话题就是,只要证明“中国在通报疫情信息方面没有任何违反国际义务的行为,中国与其他国家疫情损失之间也没有因果关系”即可。因为要评判一个国家需要负什么责任,需要有参照的法律,这个法律就是主权国家与其他具有国际人格的实体都必须遵守和承认的法律总则——国际法。
其三,论证设计。从主题选择来看,该社论选取四个支撑性论证中的一个论证(论证1),直接回应了美国提出的“中国责任论”这个主要质疑,认为美国“该主张在法律上站不住脚”。这个质疑是美国提出的,有理由相信,这个质疑也是公众期待中国予以说明的。该社论声明的直接回应一方面可以满足受众的心理期待,另一方面也把争议讲清楚了,即这个荒谬的“中国责任论”是如何出来的,直接将话题引入国际法原理,减轻了论证难度。从内容设计来看,四个论证不断提及中国在艰难时刻仍旧挺身而出以及自身的弱者地位,例如“疫情暴发对中国来说,属于难以预见和控制的情况”“尽管如此,中国仍向美国及时通报了相关信息”“在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不到30例且致病原因尚待研究的情况下,中国已经向世卫组织进行了通报”等。由于此声明意图说服的其他国家和公众也经历着新冠疫情肆虐的局面,这些论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他们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伸张正义的热情和同情弱者的心理,是一种典型的“诉诸同情”策略。此外,在论证2.1b中,为了揭示出美国提出“中国责任论”的后果,声明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理由:“2009年H1N1病毒导致流感全球大流行,美国是病毒来源地,墨西哥是疫情首发地,美国未能有效控制疫情,导致全球大流行,美国并未要求墨西哥承担赔偿责任,其他国家也没有要求美国承担赔偿责任”。该子论证采用了典型的“诉诸后果”策略——美国、其他国家和普通民众都很清楚,如果提出所谓的“中国责任论”,那么美国、墨西哥等国也会背负上“美国责任论”“墨西哥责任论”的举证。从这点上说,借助这个子论证,声明还试图为美国构建一个为其他国家着想的善意形象。
其四,结论表述。论证的组合方式既包括各论证之间的依存关系,也包括各论证之间的前后顺序。社论开头和结尾的论证通常能给受众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所以论证最有力的或者说最易引起受众关注的论证通常会放在首尾两个地方。声明对首尾两个论证的安排正体现了这一点:在论证1中,声明美国提出的立场根本站不住脚,纯属子虚乌有。因此,论证1应该是各方最为关注和期待的重要论证。论证4的突出特点是用若干事实来论证“其他国家的疫情暴发可能有多个原因,病毒输入只是其中之一,美国的损失与中国没有因果关系,是自己造成的”,并在最后强调社论立场:“新冠疫情‘中国责任论’纯属子虚乌有,要求中国承担赔偿责任的图谋注定不可能得逞。”
根据社论的论辩重构结果,对照语用论辩学的十项理性讨论规则,结合事件背景,本文认为该社论对逻辑有效性和论证图式的把握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对类比关系型论证图式使用不当。类比关系型论证图式的推理结构可概括为:
结论:Y对X而言为真
因为:Y对Z而言为真(前提1)
并且,Z与X是可比较的(前提2)
在一般的现实论辩中,论证者会明确表达结论和前提1而省略前提2,因为在特定语境中,受众会自动补足前提。为了评价类比图式是否被恰当使用,论证者一般会提出一个批判性问题:在Z与X之间存在着有意义的差别吗?(12)Van Eemeren F H, Grootendorst R A,Snoeck Henkemas A F,Argumentation:Analysis, Evaluation, Presentation,Routledge /Lawrence Erlbaum,2002,p.25.
论证2采用了典型的类比图式,为了论证“疫情首发地并不等于来源地”,《人民日报》社论选用了“2009年H1N1病毒导致流感全球大流行”事件进行类比,特别强调墨西哥是H1N1疫情首发地,但美国是病毒来源地。其抽象论辩结构可以概括为:
结论:[疫情首发地并不等于来源地](Y)对[中国是新冠疫情首发地,但美国未能有效控制疫情,导致之后的疫情大暴发](X)为真
因为:[疫情首发地不等于来源地](Y)对[墨西哥是H1N1疫情首发地,但美国是病毒来源地,美国未能有效控制疫情,导致全球大流](Z)为真。
并且,[墨西哥是H1N1疫情首发地,但美国是病毒来源地,美国未能有效控制疫情,导致全球大流行](Z)与[中国是新冠疫情首发地,但美国未能有效控制疫情,导致之后的疫情大暴发](X)是可比较的。
在引证恰当的情况下,通过策略操控分析发现,社论的支撑材料确实可以让受众迅速接受“疫情首发地并不等于来源地”“中国是疫情首发地,但并不等于说病毒来源于中国”这个结论。但在人们的认知里,“中国确实是首个向世卫组织报告新冠疫情的国家”,要说明“新冠病毒并不来源于中国”,还需要其他关键信息的支撑。因此,引用该事件并不能很好地支撑结论,其合理性会引起批判性质疑。
新闻评论作为一种强论辩话语实践,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证明或反驳论点,劝服受众接受自己的立场,从而引导舆论向自己有利的一面发展。本文尝试从逻辑、语言和新闻跨学科视角,在语用论辩学框架下,从论辩重构、策略操控和合理性评价三个方面对《人民日报》社论进行论辩合理性和修辞有效性的分析与评价。通过分析发现,为了实现劝服的目的,该社论从潜在话题、受众需求和表达手段三个操控维度,与潜在受众展开了一场复杂的批判性讨论。
新闻评论并不是简单的观点和材料的组合,其中更重要的是包含了意见分歧的选择、论辩出发点、潜在说服对象、正反方和结论等隐性核心论辩要素的重新建构,而对这些核心要素进行重新考量和分析,能够极大地提高论证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人民日报》社论的策略操控分析发现,这些核心要素通过论辩重构,在新闻论辩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新闻评论的主体不仅包括正方的论证者,还包括反方群体和次反方群体,所以必须考虑新闻评论的多主体性和互动性,唯有如此,才能较全面还原新闻评论中的核心论辩过程,实现合理性评价。
新闻评论的观点和立场十分重要,它不是随意想出来的,也不是完全按照对方的立场和观点进行直接回应,而是通过慎重挑选或重新界定一个自己更能驾驭、把握的意见分歧和立场进行说服,这样既能脱离对方的掌控,将主动权夺回到自己手中,又能合理有效地进行说服。正如《人民日报》社论,如果直接回应美国的指控,反而把自己陷入了被动的局面,于是,该社论没有选择“中国是否是新冠疫情来源地”作为意见分歧,而是在不偏离基本调查结果的前提下,将“中国是否违反国际义务”重新界定为意见分歧,并且根据这一意见分歧,重新选取出发点,最后只要证明“中国在通报疫情信息方面没有任何违反国际义务的行为,中国与其他国家疫情损失之间也没有因果关系”即可。这样,该社论从美国意图解决的多重意见分歧中解脱出来,进入了自己能够掌控的重新界定的单一的意见分歧,大大降低了劝服难度,实现了策略操控。
新闻评论展开的批判性讨论并不是感性情感的宣泄,而是诉诸理性的产物,需要讲求论证合理性,即论证在前提真实的情况下,需要遵守一定的逻辑推理规则。因此在论辩时,主要受众、次要受众以及反方群体都会期待论证者通过合理的方式,提出主张以及相应的支撑材料。例如《人民日报》社论在论证中试图通过类比关系型论证图式来证明“中国是疫情首发地,但并不等于来源地”这个结论,所使用的类比方式并不足以得出结论,因为在社论的支撑性材料中,结论得不到有效支撑。可见,缺乏论辩合理性考量,仅从修辞学角度来探究新闻评论的“说服性”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论辩合理性是实施劝服的基础,即晓之以理,但最终要使劝服效果最大化,还需要动之以情。论辩者在实施策略操控时,会努力使每个论辩话语都有利于维护自己的立场,实施明确的“利己”策略(13)吴鹏、陆忠丽:《新闻评论的语用论辩研究——以〈中国日报〉反垄断调查社论为例》,《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第132-138页。,为此,新闻评论必然要根据语境和论辩情景操控不同类型的修辞手段,以情动人。但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修辞手段时不能违反论辩的批判性讨论规则,否则就会造成谬误。也就是说,修辞手段的使用本身并不会造成谬误,而不注意合理性且大肆渲染情绪的修辞滥用才会引发谬误。因此,忽略修辞性考量,仅从论证合理性角度对事件加以评判也是脱离论辩实际的产物。
综上,作为论辩话语的新闻评论本质并非是单一、静止的,而是一个多主体的、互动的批判性讨论过程,它在劝服过程中,既要做到论辩意义上的合理性,也要努力实现修辞意义上的有效性,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实现劝服目的的最大化。语用论辩学充分考虑了论辩话语在实效性和合理性两方面的要求,为全面分析和评价新闻评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方法。本文从逻辑、语言和新闻的跨学科视角对《人民日报》社论的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语用论辩分析方法能较完整地建构新闻评论的论辩过程,为系统分析和评价新闻评论的论辩过程提供了较为可行的合理性评判标准,也有助于新闻评论者在评论写作时综合把握论辩合理性和修辞有效性的平衡。今后的相关研究可进一步将语用论辩学应用于新闻话语实践,积极探索现实的生活世界尤其是微信、数字电视、自媒体、新媒体上各种真实论辩现象和行为,以期进一步丰富语用论辩理论的应用范围,也可为新闻话语实践带来具体有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