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与实

2021-08-09 05:19李佳阳
艺术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

摘要:本文以水墨山水艺术中的“虚与实”为切入点,针对过于强调数字技术引起的水墨山水数字化过程中艺术格调衰弱、文化传承单薄的现象,做出详细的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期为水墨山水艺术在实现数字化的过程中提供一条可持续发展与艺术格调并存的道路。

关键词:水墨山水;数字媒体艺术;艺术品格;虚实相生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0-0-02

在科技强盛的信息时代,“未来已来”这四个字经常出现在各个领域,以数字媒体艺术领域更甚。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时代新秀,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艺术载体。近几年,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促使水墨山水艺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结合,其根本在于助力水墨山水艺术冲破旧形式,通过技与艺的协调展现新活力。但技术上的扩张、形式上的照搬模仿、内容深度浅、创新能见度低等情况也成为水墨山水艺术数字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1 水墨山水艺术数字化的现状

1.1 发展速度快,作品体量大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当代发展迅猛的一门新兴艺术门类,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以大众传播理论为依据,以艺术思想为指导,在所有领域几乎融合发展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涵盖范围极广,具有极强的跨界性、应用性、融合性、虚拟性、交互性[1],其中对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水墨山水艺术的借鉴和应用更是常见。

在当下倡导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魅力的环境中,水墨艺术作为一种强烈的民族符号,其视觉美感和审美意境既能为数字媒体艺术提供文化支持,也是水墨艺术自身实现发展的需要,这是水墨艺术和数字媒体艺术可以结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理论依据。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以中国特有的水墨山水艺术形象为根本,借助数字技术模拟纸、笔、墨(水)这三种媒介的质感,通过显示屏、虚拟现实或人工智能生成对抗网络(GAN)以表现超凡的画面效果,期望传承水墨艺术的精髓并推动水墨艺术的革新和发展。不论是2018年在炎黄艺术馆开幕的“虚异·京港澳#水墨新媒体@2018”展览,还是2019年的“艺术西湖·第二届国际水墨博览会”中的《水墨重生 INK RESTART》数字艺术展,这种为数字水墨开辟展览单元的现象正是水墨艺术数字化发展势头猛烈、作品体量庞大的证明。

1.2 形式模仿多,内容深度浅

在数字媒体艺术中曾经占据主要地位的艺术媒介——声、光、电的过度使用导致大众审美疲劳后,许多艺术家为避免高科技所带来的精神贫瘠、艺术思想浅薄等现象,转而谋求水墨语言的文化意蕴给数字媒体带来全新“古意”,试图模仿水墨的特质,以新形象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理,以展现新时代的“摹古中求变化”。

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东方足迹”展区中展出了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数字动态《清明上河图》(如图1所示),这件作品是由展项负责方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制作而成,在当时掀起了不小的轰动。此后,多幅绘画名作被用相似、相近甚至相同的手法进行二次创作。这些创作者的出发点本是为了让水墨山水从“神坛”走进大众视野,但这种表达方式是对中国画的一种片面理解,艺术家侧重水墨山水的表现形式,将精神内容寄托在原作品的内涵表达上,这是中国人对自己传统文化形成的一种刻板印象。

1.3 数字技术强,创新能力弱

数字媒体艺术这样一种既拥有前沿技术又承载众多艺术元素的艺术形式,其在技术上的成长应是喜闻乐见的,但技术成为主要表现目的,水墨艺术退居其次、沦为辅助,这并非大众想看到的结果。越来越多的数字山水艺术作品中,技术是主打,而内容成为可有可无的配角,观者在被高端技术震撼的瞬间,艺术作品本应带来的精神理念却随着感官刺激转瞬即逝。

近年来,人工智能生成对抗网络技术在艺術创作过程中的应用十分频繁,比如将数千幅山水画作品输入计算机学习系统,通过参与者信手勾勒出的山水线条,人工智能便能够辅助创造一幅中国水墨山水画。这样的作品不胜枚举,但观者惊鸿一瞥后产生的“惊艳”会在一次次观看“技术向”艺术作品后变为审美疲劳。

2 水墨山水艺术中虚与实的辩证统一

2.1 水墨山水视觉感受上的虚与实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纸分生熟,与水墨相遇,氤氲之感妙趣天成。中国式绘画语言之所以流传千古不衰,正因为其以笔法为骨,以墨法为魂,在薄薄纸绢上创造出远、迥、长、遥、尽、平、阔、际、空、杳的山水意境,其中体现的哲学思想即是先秦诸子譬喻的思想——虚与实的观念。虚与实结合的思想在中国艺术中即表现为“空白”。南宋四家中的马远就深谙此道,他在山水画中时常留出一角空白,因此得名“马一角”,然他的留白并非真的空白,而是留给观者无限遐想的空间:空白处可是天空、是湖泊、是无我之境。

中国画的虚实之处既可在空白处体现,也在充实处可见,宋代诗人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曾说:“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2]这样的意味可在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所作的巨幅山水画《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如图2所示)中感受到。画面中水墨淋漓、峰峦叠嶂、窠石巨木、苔点繁密,一气呵成的笔法促成这幅高头大卷,令观者颇为震动,虽磅礴细密,但越满越觉得虚灵动荡、富有生命力,这便是“充实之谓美”。在视觉感官上,水墨山水中的空白与充实是流动、运化、统一的,正如老子所说“有无相生”“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2.2 水墨山水的艺术品格:不全不粹

米家山水十分重视对自然山水体貌和规律的观察,专攻南方山水的氤氲之感,用淋漓的水墨表现江南烟雨迷蒙的景色,如黄公望、倪瓒、董其昌等山水画家都将虚实深入骨髓、融入灵魂,达到真正的辩证统一,形成独特的艺术品格——不全不粹。

“不全不粹”一词出自荀子《乐论》:“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全与粹即虚与实,二者是互相矛盾的,但也是相辅相成的,既全且粹,既虚且实,才能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中国传统水墨山水在发展长河中从始至终地把握虚实相结合的手法。清初画家笪重光在《画筌》中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实景现,神无可绘,真景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段话的意思是:空境很难得,只有去除了实在的景物,空灵的景致才能浮现在画面上;神妙也不是靠画得来,只有真境隐去,神妙之境才能被感觉得到;只有当虚实相互生发时,虚处无画之地才是通篇灵境妙地之所在。中国传统艺术早就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与功利性,这种中华民族独特的现实主义表现方式是言、象、意、真、善、美的高度统一,绵延千古,不可因一时的“技”而舍本逐末。

3 新时代水墨山水数字化如何体现虚实相生的妙境

3.1 打破“技术至上”的藩篱

人只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这就是许多艺术家将水墨山水转换形式,用数字化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作品空有炫目的技术,却差了根本意思的原因。在技术发展速度极快、艺术创作手段不断更替的今天,艺术家不能再以水墨艺术作为炫耀技术的手段,只利用其艺术形式,换言之,数字水墨山水并不是简单的水墨艺术的数字化,不是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去再现水墨质感,而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当代审美对已有的艺术形式进行的升华。

数字媒体艺术的根本是艺术,而技术是手段,在借助水墨山水这一形式语言的同时,要剖析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其虚实相生的畅想之境,合理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突破物质界限的桎梏[3],不然只是将纸笔“转化”为代码,却全无纸笔的眼界。邹一桂在评价西洋写实画法时说道:“笔法全无,虽工亦匠。”同样,数字媒体艺术如若不能将中国水墨山水的艺术意志全然体现,那只能将其称之为一种技巧,与真正的艺术没有关系。

3.2 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

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在实现进步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矛盾和问题。艺术与技术,文化与技能,这其中的关系恰是米之于炊的关系,无炊之米固然食之无味,无米之炊则更是画饼充饥。尤其是在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时很可能会导致设计艺术风格、形式及内容的同质化,总结其原因就在于艺术家片面追求传统文化给数字媒体艺术的增益效果,而忽视了艺术家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

清代诗人叶燮在《原诗》中提到“才胆识力”之说,他认为艺术家应该具备且必须具备四点要素——才、胆、识、力,即“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藝术家不缺乏胆与力的加持,但是却缺乏才与识的要素,这涉及水墨山水专业文化层面的相关史论以及技能知识,它直接关乎艺术家对水墨山水等传统文化精髓的认知度,也关系到艺术家如何从文化视野的高度去深层次洞悉现实世界,从而规避水墨山水数字化中文化缺失的问题。

3.3 在继承中求发展、求创新

清代文艺理论家刘熙载曾说“诗不可有我而无古”,又说“盖惟善用古者能变古,以无所不包,故能无所不扫也”。其中所揭示的含义就是:创新是继承的目的,继承是创新的基础,若无实实在在的继承,何来振聋发聩的创新?“北宋三大家”中的李成、范宽无一不是苦习并通晓荆浩、关仝等五代山水名家的笔法墨法后才得以进行自己的艺术发展与再创造,从此千古留名,甚至被后世竞相研习其“寒林蟹爪”“惜墨如金”“开门见山”等独特的水墨山水形象[4]。

艺术家在数字技术的配合下大踏步向前行走时脚步要放缓,时不时地回头看那些镌刻在传统文化中的理应继承发扬的精神,不能抱残守缺,更不能“一骑绝尘”,要在前人的水墨山水艺术成就下去看数字艺术,才能实现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还是山”的境界转变,从山水画中的虚与实发现中国人有关“反与正”“偏与侧”“聚和散”“远和近”的哲思[5]。

4 结语

清代画家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中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画家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在笔墨有无间。”这就是说,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品是取之于造化,但笔墨在此之上又构造了一处别有洞天的新境界。一名真正的艺术家使用现代高超的科学技术也好,参透古代艺术品也罢,真正具备文化内涵的艺术永远是对艺术规律的突破,也是对艺术规律的丰富。阻挡观者认识艺术规律和真谛的恰恰是“技术至上”思想下的现代化快节奏的“吞咽式艺术”。以数字技术“完善”水墨山水艺术或其他传统艺术形式,不是为了彻底改变艺术创造形式和审美方式,而是不断探索和运用其内在艺术规律,将终极目标回归到中国文化的艺术意志传承上。

参考文献:

[1] 陈永东,王林彤,张静.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53-54,58-61.

[2]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89-94.

[3] 王健.传统水墨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的运用研究[J].美术大观,2014(12):118-119.

[4] 陈池瑜.荆浩《笔法记》中的绘画美学思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82-90,135-136.

[5] 王赞.自画自说——水墨画的“虚实”谈[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1(1):30,33.

作者简介:李佳阳(1996—),女,吉林白山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猜你喜欢
数字媒体艺术
VR与AR技术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影响
浅谈传统水墨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数字媒体艺术与少儿美术教学概述
论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中专业方向细分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