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乐的发展探究

2021-08-09 04:52赵敏
艺术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摘要:弦乐四重奏是室内乐中最典型、最完美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本文以弦乐四重奏为研究对象,通过介绍室内乐的起源与发展,展现弦乐四重奏诞生的历史背景,突出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对弦乐四重奏发展到鼎盛时期的贡献。

关键词:弦乐四重奏;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0-0-02

0 引言

弦乐四重奏,顾名思义指四个弦乐器一起演奏,包括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是室内乐中最典型的一种表演形式。弦乐四重奏这一组合形式不论是在创作技法还是演奏训练等方面都超越了室内乐中其他形式的组合,逐渐成为室内乐的代名词。

1 室内乐的起源与定义

室内乐是当今最受欢迎的一种西方音乐体裁,最早出现于17世纪的欧洲,中文“室内乐”一词翻译自意大利语Musicade Camera,Camera是“室、厅”的意思。17世纪的欧洲,贵族和平民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那时意大利的Camera仅指王侯贵族以及与之有往来的豪门之家,所以室内乐在当时并不是平民的娱乐方式,只有王侯贵族才有资格演奏和欣赏。由此,最初的室内乐也被称为“宫廷音乐”。

17世纪,这种高雅音乐的演出场所除了Camera外,还有自古以来就举办音乐活动的教堂和歌剧院。从演出场所的大小来看,教堂和歌剧院的空间极为广阔,而Camera就“袖珍”了许多。从演出性质来看,Camera并不对外公开演出,只是喜爱音乐的贵族人士聚集在一起,由此出现了一批内行的音乐家;而教堂和歌剧院则公开演出,受众面较广,听众对演奏的专业要求也并不高。由于Camera是区别于教堂和歌剧院的演出场所,所以只要是在特殊的小空间内演奏的、被贵族人士所接纳的音乐都可称为“室内乐”。在当时,室内乐的重心倾向于小规模的乐器合奏,像管弦乐一类的包含大规模合奏或声乐的音乐渐渐被转移到其他演出场所。

2 室内乐的历史发展

2.1 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时期,除歌剧之外,其他的演奏形式几乎都可称为室内乐。17世纪初,器乐发展神速,室内乐以维瓦尔第、亨德尔、泰勒曼的作品为主导。例如维瓦尔第的《四季》小提琴协奏曲就是当时室内乐典型的演奏形式,在演奏中,主奏乐器(并非一人)和其他乐器共同演奏。

2.2 古典主义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出版物(人们现在所指的“乐谱”)的发展较为成熟。从当时的音乐出版物来看,家庭音乐在不断发展,音乐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巴洛克时期盛行的通奏低音在当时逐渐衰落,尤其是在家庭音乐中,通奏低音几乎完全消失。随着通奏低音逐渐淡出舞台,作曲家们也在不断尝试优化室内乐的演奏形式。与此同时,独奏键盘(人们现在所指的“钢琴”)和弦乐四重奏这两种新的音乐表现形式成为当时室内乐演奏的核心。17世纪到18世纪的欧洲社会对音乐和舞蹈修养有着较高的要求,人们喜欢一些娱乐性、实用性较强的音乐,举办类似的雅集能够展现个人的社会地位。这种音乐生活的存在促进了室内乐的成熟发展,也使弦乐四重奏的诞生成为必然。

2.3 浪漫主义时期

在19世纪的浪漫主义时期,旧时代室内乐(Camera)衰落,取而代之的是喜歡音乐的中产阶级沙龙,专业音乐家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那时,钢琴的发展趋于成熟,故而该时期的室内乐作品加入了大量的钢琴因素,例如钢琴五重奏《鳟鱼》等。与此同时,室内乐的演奏人数也大大增加,出现了五重奏、六重奏甚至八重奏的表演形式。法国大革命之后,皇室贵族逐渐没落,随之而来的中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中产阶级渐取代皇室贵族,音乐厅作为音乐的演出场所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作曲家们不再受控于皇室贵族,他们可以自由地创作内心想要的音乐,所以该时期的作品愈发自由和庞大。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作曲家是舒伯特,他一生创作了18首弦乐四重奏,他的很多室内乐作品都是从艺术歌曲发展而来,比如著名的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

2.4 20世纪

20世纪,Camera的传统气息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而完全消失,大量作曲家开始创作宏大或用来炫技的音乐作品,于是出现了独奏家的概念,如帕格尼尼。新创作的音乐体裁将室内乐引入低谷。该时期交响乐和管弦乐团的成熟发展使得室内乐古典编制的方式再次被打破,室内乐加入管乐和打击乐,丰富了形式的多样化,如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室内乐作品《士兵的故事》。

3 弦乐四重奏的鼎盛时期

3.1 “维也纳古典音乐三杰”之海顿

提到弦乐四重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海顿,海顿被誉为“弦乐四重奏之父”。海顿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弦乐四重奏作品,目前被学者所认可的作品数量为68首。在弦乐四重奏发展的前期,作曲家们对弦乐四重奏的乐章和曲式并没有明确的规范。受巴洛克音乐遗风的影响,当时很多弦乐四重奏都有六个乐章,例如小夜曲(serenade)、嬉游曲(divertimento)、遣兴曲(cassation)等音乐体裁,很多作曲家创作了三个或五个乐章的弦乐四重奏,包括海顿也写过很多三个乐章的弦乐四重奏。

但直到Op.50,小步舞曲(menuet)才被正式加入弦乐四重奏中的第三乐章,弦乐四重奏四个乐章(快—慢—小步舞曲—快)的典型范式才被最终确立下来,四个乐章的曲式分别为奏鸣曲式、变奏曲式、小步舞曲(后来贝多芬发展成谐谑曲式)和奏鸣曲式。至此,各个乐章的比重、速度和曲式结构才趋于完美。与此同时,海顿将歌剧中戏剧性的构造运用在弦乐四重奏的创作中,将庄严和通俗、宏大和细腻的音乐情感融合起来,这无疑是对弦乐四重奏发展的另一巨大贡献。此外,海顿还创作了弦乐四重奏的对话体裁,他将弦乐四重奏的演奏座位依次安排为: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这种座次为音乐的交流对话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对话体裁的确定对弦乐四重奏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海顿将之前宫廷性、娱乐性、任意乐章随意组合的弦乐四重奏升级成为四个乐章,将其变为内容丰富、鉴赏力极强的艺术形式。鉴于此,海顿被称为“弦乐四重奏之父”。早在海顿之前已有许多作曲家开始对四重奏这一体裁进行创作,而海顿的创作贡献是将这一体裁推进为高度发展的古典主义风格范式,他的大量作品体现出18世纪中叶音乐风格从早期的华丽风格再到情感风格和维也纳古典风格的逐渐变化的轨迹。甚至有些音乐史学家从海顿的作品中找出预示浪漫主义风格的印迹[1]。

3.2 “维也纳古典音乐三杰”之莫扎特

莫扎特在海顿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弦乐四重奏。可以说莫扎特每个时期的弦乐四重奏多少都与海顿有关。莫扎特一生创作了23首弦乐四重奏,他既是作曲家也是演奏家,他认为两者应该相辅相成,才能为观众呈现更好的作品。在莫扎特早期的创作生涯中,他的创作目的非常功利化。为了吸引和讨好赞助商、扩大自己的声望,莫扎特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主要为嬉游曲)。同时为了生计,他还创作了许多钢琴曲和小提琴奏鸣曲提献给了达官贵族。但他从创作弦乐四重奏作品开始,就再没将作品献给过任何人。莫扎特通过弦乐四重奏的创作去探索自己的内心,探索内在情感的音乐形式,从而使自己对音乐创作的追求得到了升华。

莫扎特的第一首弦乐四重奏是在意大利的旅途中受作曲家乔万尼·巴蒂斯塔·萨马蒂尼的影响所作。莫扎特早期的弦乐四重奏作品几乎都有意大利的音乐风格:三个乐章、调性相同、篇幅短小,两把小提琴共同承担旋律的演奏功能。莫扎特早期的四重奏共13首,在这些作品中,他努力让四件乐器进行平衡的对话。尽管如此,此时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依旧保留着之前嬉游曲的创作风格,与海顿中后期的弦乐四重奏相差甚远。在之后的9年中,莫扎特的创作重心由弦乐四重奏转向了歌剧和其他器乐作品。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莫扎特有幸接触到了海顿的弦乐四重奏Op.33,这部作品对莫扎特后期弦乐四重奏的创作来说可以称得上是“里程碑式”的影响。从那之后,莫扎特又创作了六首弦乐四重奏(K.387、K.421、K.428、K.458、K.464、K.465),这六部作品固定了包含小步舞曲的四个乐章,难度系数也比之前的作品高了很多。换言之,这时的莫扎特已经把弦乐四重奏当作了艺术品,摆脱了之前嬉游曲的创作风格。莫扎特后来将这六首弦乐四重奏献给了海顿,并将其命名为“海顿弦乐四重奏”,这几首弦乐四重奏显示出海顿的影响,但更多是莫扎特自己风格的体现[2]。由此可见,莫扎特是因海顿才领悟了创作弦乐四重奏的真谛。随着年龄的增长,室内乐在莫扎特的心中不再是娱乐大众的表演形式,莫扎特将室内乐作为表达自己内心思想的工具。总的来看,莫扎特的作品有嬉游曲的影子、海顿的影子、意大利歌剧的影子和他自己的影子。

3.3 “维也纳古典音乐三杰”之贝多芬

弦乐四重奏自海顿确立形式起到贝多芬将其推向巅峰历经了半个世纪。贝多芬一生创作了16部弦乐四重奏,虽然创作数量上不及海顿和莫扎特,但他的创作质量可以说是达到了弦乐四重奏的巅峰。在发展弦乐四重奏上,“乐圣”贝多芬可以说是将弦乐四重奏发展得最完美、艺术造诣最高的重要人物。贝多芬是一个创作时期分段非常明显的作曲家,其作品可按早期、中期和晚期进行划分。由于贝多芬曾跟随海顿、莫扎特学习,所以他早期的四重奏作品Op.18十分接近海顿和莫扎特的创作风格。例如海顿和贝多芬“小步舞曲”的乐章中都包含“Hemiola”——三拍变两拍的作曲手法,其中的不同之处在于海顿的“Hemiola”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幽默,而贝多芬“Hemiola”的则是将作曲变得更加复杂,甚至不在一个声部,变为二对二或一对三的形式。贝多芬的中期作品Op.95“严肃四重奏”是贝多芬所有四重奏中上演次数最多的一首。在这一作品中,贝多芬创造性地采用了serioso和末乐章重复的方法,用不断重复的创作手法强调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传达了重复就是力量的读谱内容,是贝多芬对弦乐四重奏的又一次革新。在作品《英雄交响曲》之后,贝多芬为了证明自己弦乐四重奏的创作功力(那时他已超越了海顿、莫扎特),他把自己E大调钢琴奏鸣曲Op.14之一改编为弦乐四重奏,将原本的E大调改编为F大调,而F大调的属音do是中提琴和大提琴的空弦,从而增加了新作品音区的明亮度。在贝多芬创作Op.95之后,节拍器问世了,节拍器的问世使得贝多芬创作的晚期作品都具有了明快的节奏。但贝多芬晚期他的耳朵几乎处于全聋的状态,尽管通过助听器可以感受到速度,但其实他“听”到的速度和谱面上记载的速度并不一致。很多音乐家认为贝多芬“听”到的是他“内心的速度”,其要比实际演奏的速度快很多,所以对于贝多芬晚期作品的表达,不同的演奏家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呈现。直至今日,贝多芬晚期的弦乐四重奏都被当作欣赏当代音乐的入门级“教科书”。

4 结语

最初的室内乐相当于一种贵族的“背景音乐”,具有极强的私密性,同时具有功能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在海顿、莫扎特后,室内乐渐渐转变为一种艺术性的音乐。由于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在演奏技术上的难度要比海顿、莫扎特的作品大很多,所以当时业余的音乐爱好者对弦乐四重奏的演奏也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使弦乐四重奏从最初“娱乐化”的室内乐逐渐变得“职业化”,而“职业演奏家”这一概念也在贝多芬时期诞生。

欧洲许多的作曲家都为弦乐四重奏的成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从古典音乐的角度来说,对其贡献最大的人物还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在海顿的基础上将弦乐四重奏发展到一个巅峰,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从音乐风格的角度来看,古典主义时期的室内乐处于一个过渡时期。前面的巴洛克时期以复调音乐为主,后面的浪漫主义时期以主调音乐为主。所以古典主义时期的室内乐实现了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的有机结合,使复调音乐的创作技法为主调音乐所用,使音乐风格经历了从复调向主调的转变。

時至今日,弦乐四重奏仍是欧美最盛行的古典音乐表演形式,绝大多数的演奏家都以演奏弦乐四重奏开启职业生涯。而在中国,当前社会似乎对培养独奏家抱有更大期待,以至于弦乐四重奏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这实在可惜,因为不重视弦乐四重奏错过的不只是精彩的音乐形式,还有可贵的人格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松兰.西方社会转型与音乐的变迁——以巴洛克晚期到古典主义音乐的转型为例[J].四川戏剧,2013(06):55-57.

[2]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203.

作者简介:赵敏(1996—),女,山东枣庄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

猜你喜欢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恰到好处的温柔和真诚
亦远亦近贝多芬
莫扎特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演说艺术在海顿钢琴奏鸣曲中的演奏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