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鑫
【摘要】本文根据广东广播电视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精心打造的22期大型系列直播节目《飞越广东》中“飞越数说”为基础,对其在节目中展现出来的数据可视化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表现方式、制作技巧、制作流程等方面来浅析数据可视化的新呈现形式,同时结合当下数据新闻的现状,剖析飞越数说的优势与不足,探究此类数据可视化新闻的特征,以及发展趋势。为制作更具视觉表现力、交互力的数据新闻提供参考。
【关键词】飞越广东;数据可视化;数據新闻;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448.2021.10..064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广东广播电视台携手全省21家地级以上市党委宣传部、电视台,精心打造22期大型系列直播节目《飞越广东》,从7月14日开始连续半年,每周日在广东卫视、广东新闻频道并机直播。很幸运能参与到这档大型系列直播节目的制作中,其中在数说环节参与的制作内容最多,例如肇庆篇、广州篇、国庆特辑、茂名篇、阳江篇、湛江篇、佛山篇等等,在制作过程中对这种别具一格的数据展示有些许心得,涉及前期拍摄以及后期制作,通过对飞越数说的分析与总结,探讨数据可视化的制作流程,对如何制作更加生动活泼的数据新闻深入浅出的描述,促进这种新兴的数据新闻传播样式的推广与发展。
数据新闻由来已久,且形式多样,可视化数据近年来也在不断的创新与发展,飞越广东特别直播节目中的数说环节就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1. 可视化数据的现状
1.1 可视化数据简况
可视化数据是对数据新闻的继承和发展。数据新闻是通过对数据的整合、抓取、统计、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媒体行业的迅猛崛起,使得新闻数据的可视化成为可能与发展趋势。
数据可视化,是关于数据视觉表现形式的科学技术研究。数据可视化主要旨在借助于图形化手段,清晰有效地传达与沟通信息,从而让受众一目了然的接收信息,更加轻松、简洁的阅读新闻。利用计算机技术转化为数字画面再呈现给观众,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美化新闻画面、丰富播报手段、提高新闻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2 可视化数据在新闻中的应用
可视化(Visualization)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再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可视化应用很广泛,大到科学研究,小到日常交通出行等等,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电视媒体也逐步引入可视化,特别是新闻数据的呈现。将数据利用计算机的图像处理技术,使之变为更加直观的图像,将枯燥的数据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使受众能清晰简单的接收到新闻信息。目前在新闻报道中应用最多的就是图表信息演示、动画模拟演示,大大的增强了新闻的可视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有效性。
1.3 可视化数据在目前新闻报道中的现状
新闻类信息由于题材原因,传播比较枯燥,观众观看时会比较乏味,很容易导致不能准确了解新闻信息,致使信息传递的不对等,在数据新闻报道方面更是如此。在信息过载的当下社会,如何降低阅读成本提高阅读效率就变得非常重要,数据新闻可视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很好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不过由于国内在数据可视化方面发展起步较晚,当下可视化新闻数据呈现上还是面临一些问题。
一是数据源在整合提炼上存在不够准确、简练,在信息飞速传播的当今社会里,获取信息变得越来越容易,但是如何筛选准确、有价值的信息却日益困难。在数据选取上,不可避免的会留下许多冗余信息,传递不必要的信息,浪费视觉流量,无法制作精炼简洁、让观众更容易读取的新闻数据;
二是数据制作上存在画面风格迥异,受限于设计人员对新闻理解程度以及其设计能力,对新闻内容的把控往往不能十分准确,导致画面与新闻内容格格不入的情况,大大削弱了信息传递的效果;
三是存在解说词与画面不同步的情况,一般数据的数字化处理都是由专业的设计人员完成,受于制作流程的限制,往往会出现解说与画面不匹配的情况,同样也会影响到信息的传播;
四是存在为了可视化而可视化的现象,为了追求新颖的传播手段,设计人员往往并不能很好地把握设计与功能之间的平衡,从而创造出华而不实的数据可视化形式;而对于复杂数据关系的表现又存在过于简单化,不能很好的表达整个新闻数据信息。
虽然有诸多问题存在,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数据可视化的优势,在数据信息传播上,可视化数据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正在不断优化整个电视新闻行业,也让新闻信息的传递更具有吸引力。
2. 《飞越广东》数说可视化制作
2.1 数据展示新形式
这几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5G等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新闻报道借助技术和硬件的飞速发展,不断革新报道的形式,越来越多的可视化手段被应用到新闻数据的报道中。
《飞越广东》特别节目每期都有一个时长约三分钟的数说环节,主要介绍各个地市区的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多方面的数据,这些数据大多都枯燥乏味,如果采用常规模式,通过数据图表或者实版字幕很难能吸引观众,不过制作团队创新技术手段,打造出独特的数据可视化展示形式,通过记者走读播报、配合跟踪字幕,灵动地穿梭在不同的场景里面,生动形象的将各地市大到GDP小到餐桌小食的变化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2.2 展示内容清晰化、播报形式生动化
数说,就是数据说明,在《飞越广东》中,记者在不同的场景中解说数据,配合特殊的数据字幕跟踪,生动形象地传达信息,记者、摄像、后期制作人员分工明确,相互配合,通过精炼的数据、炫酷的转场过渡、独特的视角以及生动的音效,使得整个短片播报形式生动活泼,数据展示清晰明了,进一步强化了传播效果,为整个节目增色添彩。
2.2.1 确定报道选题,优化出镜口播文稿
在數说中,报道选题的确定以及记者出境文稿的编写对整个数说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记者文稿撰写就必须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做到准确真实、言简意赅、表述适当、生动灵活。
选题上一定要切合主题,在《飞越广东》中数说的内容大多是涉及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治理等诸多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的数据,完美契合节目主题。主题选定后接下来就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说肯定不能缺少数据,数据对于整个作品来说非常关键,数据质量越高,来源越清晰、准确,整个作品就越能令人信服,传递信息的效果也就越好。
专题节目对于制作人员是有高要求的,记者在撰写文稿的时候一定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切忌冗长和面面俱到,由于后面拍摄制作基本都是长镜头走读播报,因此记者对文稿一定要非常熟悉,能够熟练的口述表达,文稿撰写必须自己完成,对引用的文字要进行整理重述,用适合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语言越具体,传递和承载的信息量就越大;语言越轻松、活泼,呈现出来的效果就会越生动、形象。
2.2.2 设计分镜,拍摄剪辑
文稿审定后,接下来就是根据文稿来设计分镜脚本了。整个数说的风格就是记者穿梭在不同的场景中走读播报,如何能做到很巧妙地在不同场景中切换就显得特别重要,处理的不好就会产生时空错乱、结构混乱的状态,适得其反,影响节目效果,因此设计分镜脚本就尤为重要了。
大多记者对于拍摄和后期制作还是不够精通,在设计脚本的时候需要多听取摄像以及后期制作人员的意见,特别是转场的设计。在《飞越广东》中,数说采用的比较多的几种转场有以下几种:
(1)、遮挡物抠像转场,主要是通过前景的遮挡物来遮挡镜头来转接下一个场景,难度系数不高,实用性很高,需要注意的是抠除时要仔细认真,不能出现穿帮画面,镜头衔接要留有余量,方便制作;
(2)、屏幕衔接转场,这种转场方式是通过拍摄正在播放下个场景的屏幕来实现转场,难度系数比较高,首先是要求摄像在上个场景快结束时能稳、准的聚焦到屏幕的画面上来,节奏把控很重要;其次是后期制作人员在制作上要精益求精,避免在衔接处出现跳帧、画面抖动的情况。制作软件主要是Adobe公司After Effects后期合成软件;例如飞越广东广州篇中的数说广州,通过茶杯镜面转场等等。
(3)、出境记者遮挡镜头转场,这个方式同第一种转场大同小异,主要还是要记者与摄像之间配合默契,身体遮挡,道具遮挡等等;
(4)、特殊处理转场,主要是利用人眼视觉残留的特殊性,运用动作衔接转场,具体操作就是保证前后两个场景的景别大致相同的同时通过记者的连惯动作转场,譬如脚步动作,摄像机通过摇镜头聚焦到记者的脚步动作上,下个场景再从大致相同的脚步动作摇回到正常机位。又譬如一些快速的动作,只要保证前后两个动作的连贯性,一般加速处理后,不会觉得有跳跃感;此外旋转摄像机转场也非常实用。
其实还有多种转场方式,只要能保证画面的连贯性,诸多创新手法都是可以应用的。
3. 展望新的可视化数据新闻
随着《飞越广东》总结篇的完美收官,整个系列节目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数说系列尝试的这种全新的可视化数据展示形式,也光荣地完成了任务,通过节目印证了这种操作方式的可行性,在未来更多的数据报道中存有一席之地。
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包装也必然会紧跟步伐,不断的革新技术手段,数据新闻在可视化领域也会有更广阔的施展平台,不断推陈出新,使整个数据新闻在生产、传播进程中不断创新。
4. 结语
通过一系列《飞越广东》数说的的制作,对这种独特的可视化数据新闻展示形式有了全新的认识,目前这种方式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有广阔的空间去发展,未来数据新闻的可视化传播肯定会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主流传播方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顺应时代趋势,创造出更好的数据新闻节目,传递更优质的数据信息,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邵楠.数据可视化,电视新闻节目转型的关键策略——以央视《数说命运共同体》为例.文/中国人民大学
[2]徐锐,万宏蕾.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J].编辑之友,2013(12):73.
[3]郭昌.浅谈数据可视化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J].科技传播,2017,9(13):50-51.
[4]宋国强,徐剑.数据可视化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J].视听界,2013(06):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