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联觉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略谈

2021-08-09 02:24徐蕾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意义策略

【摘要】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学生音乐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就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已经显示出明显的滞后性,很难满足当代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在欣赏教学中使用视听联觉的教学方式,可以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进行有效刺激,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方式对音乐进行综合体验,提高学习效果。本文中,笔者首先简述了视听联觉的概念,随即阐明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采用视听联觉的重要意义,最后,就视听联觉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一系列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基础音乐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视听联觉;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0-080-03

【本文著录格式】徐蕾.视听联觉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略谈[J].中国民族博览,2021,05(10):80-82.

引言

音乐欣赏属于一种主观性、自由性的音乐审美行为,整个欣赏过程为人类一种复杂而独特的心理活动过程。音乐能够对人的真实情感与社会现实等进行反映,其艺术表现效果并不像绘画一样具有直观性特点,能够通过对人像或者物象的描绘直接再现生活,还需辅助以特定的手段将音乐中的客体形象以及思维概念展现出来。所以说,音乐艺术具有无语意以及不具象等审美特点,基于此,为确保音乐审美效果,还应综合形象思维、联想思维以及创造思维等,充分激发人的视听联觉。近年来,我国小学基础教育工作的改革力度明显加大,音乐教学得到全面重视,对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加强自身教学工作创新,针对视听联觉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展开细致分析,逐步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实际需求。

一、视听联觉的概念介绍

视听联觉中的“联觉”也就是“通感”,意思是指人体各个感官系统间的相互联系与运动。人类的听觉、视觉、嗅觉以及触觉等实际上是可以互通的,眼、耳、口、鼻等不同的感官领域则不存在具体界限。在视听联觉的应用过程中,是通过对人体听觉与视觉形象之间的类比关系加以应用,并通过人体的视覺和听觉间的互通感觉引起相应的联想。通俗的来讲,也就是人们可以通过视觉获得一定的听觉感受,就如同听到了某种声音一样。就音乐审美而言,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并非只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用眼睛所看到的形象,视觉则为人们在头脑当中的一种联想与情景再现,创造之前生活经历中积累的视觉情景[1]。

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采用视听联觉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受传统教师本位音乐教学思维的影响,学生通常都是在被动状态下进行学习,学习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教改工作的深入落实,教师愈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通过学生发挥自身主观意识进行自发地学习。同时,随着多媒体教学等多元化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音乐教学资源已经不再局限于教材内容,现代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还增加了电影主题曲、音乐MV等学习资源,能够将音乐的抽象思维进一步转化,成为对人体听觉与视觉的双重刺激,以视觉感官直观地引导学生从音乐中的意向进行欣赏和理解,有助于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降低对音乐欣赏学习的难度。如在进行音乐作品学习时,可先组织学生对作品自由欣赏,教师结合曲目剪辑相应的视频并播放给学生,将作品中所展示的景象以视频的方式直观地体现出来,这种方式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展开想象,丰富自身情感体验,促进其将学习体验内化为音乐素养[2]。

(二)强化学生艺术欣赏能力与知识记忆能力

在学生视觉与听觉的联动作用下,能够使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多感官同时应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肢体动作和大脑思维的协调性,强化音乐艺术的欣赏能力,为后续音乐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用视听联觉有利于强化学生的音乐知识记忆能力。在视听联觉过程中能够实现学生视觉和听觉的有效共鸣,使其自主形成良好的音乐思维,在正确的思维作用下能够进一步巩固自身所学知识,逐步加强音乐知识的记忆,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自身特有、较为完备的知识储备能力[3]。

(三)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采用视听联觉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引导学生通感,也就是将学生的触觉、视觉及听觉之间建立最大的联系,使其融入音乐欣赏中,转被动学习为主动感受,并且在认识音乐元素过程中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例如,在欣赏《狮王进行曲》这一作品时,可将音乐配合多媒体视频,并在教师的带领下先唱第一句“我是狮子森林之王”紧接着由学生接唱。在合唱B 段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起身,一边模仿狮子的动作一遍合唱,使学生在相对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感受音乐欣赏学习的快乐,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多元性,利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完成模仿之后,教师也可以就此提问:“还有哪一部作品是以动物为主要内容的?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做这样的模仿练习呢?”这样不但可以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快速回忆之前接触过的作品,达到一定的巩固作用,同时还可以强化此类练习,提高教学效果[4-5]。

(四)增加学生的艺术认知

音乐属于一门流动的艺术,是学生感受和认识社会以及强化音乐艺术认知的重要途径。应用视听联觉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直观欣赏能力,同时,采用艺术图片、视频等资源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提供充实的意识形态,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认知能力,增加音乐艺术认知[6]。

三、 视听联觉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从听赏模拟性音乐入手

模拟性音乐主要是对现实中的声音进行一定的模仿,并且模仿效果较为逼真的音乐表现形式,例如音乐作品中所纳入的雷电声、鸟鸣声以及流水声等。在视听联觉中,从该类模拟性音乐的赏析入手,可以使学生在感受此类贴近生活的声音元素中自然地对相应场景进行自主感知,并达到视听联觉。在这种音乐情绪的渲染作用下可以直接再现这部分记忆的视觉形象。从听赏模拟性音乐开始学习,慢慢地过渡到情节性、描绘性以及情感体验性的音乐,循序渐渐地对学生的视听联觉进行启发,从而提高音乐欣赏学习效果[7]。

(二)通过视听联觉发现音乐的美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在视听联觉方法的应用下,可以借助教材图片中的图形及色彩变化等多元化形式,对学生的音乐思维发展进行科学引导。

1.在音乐音区变化中应用视听联觉

在音乐作品有音区变化的部分,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可将各种音区变化效果通过色彩、图形的方式形成视觉实物展示给学生,随即再进行作品音高部分的模唱或者演奏,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听觉的指引下对音乐音高的具体变化情况加以辨别,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图片的指引作用下,通过不同色彩的变化准确辨别音的高低,使其进一步加深对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赋予音乐一定的形象,从而促进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提高。例如,在赏析一部音乐作品的音区时,可将该部分所涉及音区,引导学生用柯达伊手势的不同位置加以辨别,然后将音区知识以多种音符以及颜色展示出来,在鲜明的色彩对比之下,可以对学生的视觉思维产生一定的冲击,从而联动其音乐思维的变化,进一步激发其音乐赏析学习兴趣[8]。

2.在力度变化中应用视听联觉

音乐中声音强弱变化是指音乐力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和人们视觉感官下的物体大小及形状的变化相比之下较为相似,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种相似法应用其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例如,在进行《玩具兵进行曲》这一作品的欣赏学习中,可在课前先为学生展示各种图形的音乐教学卡片,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主观思维进行自由赏析,活跃课堂氛围。在进行作品欣赏的结尾部分还可以通过这些教学卡片激发学生的自主创作灵感,将卡片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重组,实现音乐律动的自主编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

3.在乐思变化中应用视听联觉

静态画面的变化主要是通过音乐艺术形式的外部变化促进小学音乐教学中课堂教学效果的进一步展示,主要体现艺术表现图形、图形色彩的变化。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应用色彩变化,激发和加强学生在音乐旋律中对感情色彩的感知能力。例如,在进行音乐作品《春》欣赏的时候,可以根据作品整体结构将其分为几个不同的乐段,并对相邻乐段之间的旋律色彩进行比较,为更加直观地表达出比较效果,可利用图形符号将各个乐段进行明确标记,并以不同的音符表示其中的复杂旋律,以此形象地刻画出作品所描绘的形象。

(三)通过视听联觉发现音乐的动态美

1.在视听联觉教学中纳入外国民谣教学资源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多元特点日益明显,教学内容也得以不断扩展,兼具民族性和世界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外国民谣,这一类音乐作品篇幅较短、主题明显并且旋律较为单一,通常为抒情性音乐。在学生欣赏该类音乐的时候由于内容不难理解,不易溜号走神,同时辅之以视听联觉的方法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科的研究兴趣。为提高教学效果,可为学生选择一些电影主题歌曲的民谣,为学生播放电影片段,随即播放民谣,以此引导学生掌握作品的创作灵感,同时选择和该民谣旋律色彩相一致的动画,使学生结合视听效果欣赏,从中了解音乐的主体基调下,画面感是可变的。

2.充分应用中国戏曲作品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代表,属于一种综合舞台艺术形式,其特点在于可将多种艺术表现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在进行戏曲作品的欣赏中,学生不但要认真听戏,同时还应结合自身视觉体验对该门艺术进行更加深入的欣赏,提高学生音乐艺术的综合欣赏能力。

(四)分段与完整听赏相结合

不同的音乐作品篇幅长短也不尽相同,小学阶段的欣赏作品多为单乐段、单二部或单三部结构。在欣赏教学时,单纯使用完整聆听的方式教学,因有些作品篇幅较长,学生难以在聆听时保持注意力集中,但将每个作品细分成段落聆听,又可能造成将音乐碎片化,割裂音乐的完整性。此时应用分段与完整听赏相结合的方式则可以有效改善上述问题,学生在分段听赏中,经过老师的启发引导,对片段的音响感知、形象联想等已有印象,再进行完整听赏,就能较好地达到通过音乐审美锻炼提高形象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五)充分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随着近年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被应用于各级学校教学工作中,传统音乐欣赏大多以“听”为主,但大量的数据显示,单纯的听觉体验无法获得音乐的全部美感。要想真正体验和挖掘音乐的魅力所在,必须借助多媒体技术,适时融入视觉艺术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真实地感受音乐所要传达的情绪和内涵,通过联想方式使音乐欣赏具象化、情感化,从而达到丰富音乐体验的最终目标。

五、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落实,我国各级学校纷纷开始进行教学思维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在丰富学生各科专项知识储备、提高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作为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阶段,在音乐欣赏中采用视听联觉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艺术欣赏能力与知识记忆能力,强化其艺术认知,对此,教师应加强自身教学创新实践,进一步发挥视听联觉的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晓冉.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J].艺术评鉴,2020(24):150-152+177.

[2]吴婷.巧用联觉,让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更精彩[J].北方音乐,2020(23):220-222.

[3]翁晓敏.视听联觉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20(18):157.

[4]钟小艳.联动体验 趣味开放的音乐欣赏课[J].北方音乐,2020(8):228-229.

[5]杨梦瑶.视听联觉:突破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樊篱[J].艺术评鉴,2017(23):121-122+130.

[6]吴立明.视听联觉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考试周刊,2021(6):159-160.

[7]吴若琳.视听联觉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9):218-219.

[8]陈洁琼.视听联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0(11):129.

作者簡介:徐蕾(1976-),女,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意义策略
有意义的一天
我的手机在哪?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诗里有你
Passage Four
论巨型雕塑的多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