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地方志《艺文志》研究综述

2021-08-09 04:20花志红
文教资料 2021年13期
关键词:建昌艺文志西昌

花志红

摘   要: 本文从地域性的角度解读凉山地方志《艺文志》,阐述凉山地方志《艺文志》具有的地方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凉山地方志《艺文志》作为承载地方学术和文化的载体,保持着独特的地域特性和文化品质,史志、言情、义理三重功能彰显其中。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研究:凉山地方志《艺文志》总体情况,凉山地方志《艺文志》与地域文化之关系,凉山地方志《艺文志》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 凉山地方志   《艺文志》   地域文化

本研究以凉山民国及民国之前刊印的地方志为研究依据,以《西昌县志》《会理州志》《冕宁县志》《雷波厅志》《盐源县志》《越巂厅全志》《宁远府志》等地方志中的《艺文志》为研究對象。凉山地方志《艺文志》集聚了古往今来各个时代关于凉山的著述篇目和诗文辞赋,记叙和反映了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域的学术脉流、文化发展过程和文学创作成就,《艺文志》所录之记、序、碑文、诗、赋等内容,与政治、经济、宗教、伦理、教育等各个领域的相关联,与风俗习惯、民风民情相涉及,如建造城池书院、修路架桥赈灾、颂扬名人贤士等,皆与本地的人和事息息相关。凉山地方志《艺文志》多层面多角度反映了这一地域的社会文化风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地域文化内涵,能为地方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宝贵的资料。

一、凉山地方志《艺文志》总体情况

凉山彝族自治州历史悠久,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的地方。凉山彝族自治州辖西昌市,德昌、会理、会东、宁南、布拖、昭觉、金阳、雷波、美姑、甘洛、越西、喜德、冕宁、盐源及木里藏族自治县,共计1市16县。从历史角度考察,凉山彝族自治州自古以来是通往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在这里设置郡县,委派官吏进行管理。先秦至民国,这里建置不同,有古邛都国、越巂郡、巂州、建昌府、建昌路、四川行都司、宁远府、宁属之称,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历史沿革,反映了在不同朝代与中央政权的隶属关系。尽管在历史上,凉山彝族自治州辖地范围有所不同,但大抵上是北至大渡河,南及金沙江,东抵乌蒙(今云南昭通),西迄盐井(今四川盐源)。由于地处偏远、地理环境独特、民族众多、交通阻塞等原因,这一地区具有明显的封闭性。使这一地区的文化带有极浓厚的个性色彩、地域色彩,加之物产富饶,民族风情多样,文学创作呈现出独特的风貌。

从凉山地方志《艺文志》所收录的诗文来看,作家、作品、体裁、风格从明代开始,呈现出繁荣景象,但明以前的作品流传较少。虽说西汉初期司马相如开发了这片土地,但这里的文学发展情况,由于年代久远,少有资料记载。加之这一地域有将近400年的战乱频繁期,自公元九世纪至十三世纪中叶,这一地域不归中土,先后属于南诏和大理国,因此文学作品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

(一)凉山地方志《艺文志》收录标准

凉山地方志《艺文志》仅纪一地之文献。凉山地方志《艺文志》总体数量较多,但名家、大家存作较少,正如《冕宁县志》所云:“蜀中《艺文志》,以升庵先生选本为最著,体例精严,搜罗宏富,固不待言。其中,若司马长卿《喻巴蜀檄》,王子渊之《九怀》,杨子云左太冲之《蜀都赋》,以及王、杨、李、杜、苏、黄、范、陆诸君子之诗词记序,任举一篇皆足以开拓心胸,推倒豪杰。他处省志尚难媲美,况边隅蕞尔更何足言艺文。不知渝舞巴歌,民情可见,蜀弦陇曲,乐府并传,邑乘之说以重,岂必借资于古人哉?凡一文一诗,有关于邑之利病、沿革者,汇尔载之,无不可验政治、观风俗焉。”[1](127)凉山地方志《艺文志》是将关乎地方的大量文献经过筛选编辑的,通过这些选录的内容,可以感受到时代的脉搏,考见地方的文化风貌,洞悉时代精英所关注的问题,提供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民族等问题的系统资料。

收入凉山地方志《艺文志》的或者是有关地方志记述范畴之内的作品,或者是地方本土文人所作的作品,或者是客籍此地记述此地的作品,于人、于事、于理都必须关乎“地方”,或记风景名胜、抒情言志、吟咏民情风俗,或是书目反映学术,或是碑铭序跋记载时事,或是地方官员策论时政,都营造了凉山这一地域特有的社会和文化氛围。凉山地方志《艺文志》多方面、多角度地提供关乎地方的信息,这一特征对构筑地方文化有独特的作用,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二)凉山地方志《艺文志》体例

考察凉山地方志《艺文志》,体例并不一致。《西昌县志》是诸县志中收录艺文最多、分类最细致的。分类的原则诚如编者所言:“边隅郡县,成帙既难,发刊尤不易,韩陵片石,仅有足珍,一爪一鳞,无不可贵,岂能拘于古例。兹订正县志,分著述、文苑二门,艺文成书者,归著述门,从经籍志例,仅列书名卷数,间附按语,或录原序。散见者归文苑门,去取虽严,珍奇必录,庶乡先达风度,可于片纸只字间,想像得之。”[2](749)《西昌县志·艺文志》分著述、文苑二门,著述仅列出书名、卷数、序文,文苑分为书牍类、碑志类、记叙类、辩论类、箴铭、墓表类、辞赋类、诗词类,共八类,诗歌按体裁分为五言(五言古体、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和七言(七言古体、七言律诗、七言绝句)及蜀中新乐府。

再如《盐源县志·艺文志》分为奏疏、纪略、序、记、传、赋、诗、歌八类。《冕宁县志·艺文志》分为记、跋、禀、诗四类。《会理州志·艺文志》分为文、赋、诗、词四类。《宁远府志》按照先文后诗的顺序排列,并无明确体例之分。

(三)凉山地方志《艺文志》作家构成

凉山地方志《艺文志》作家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以李京、朱簋、周光镐、范守己、顾汝学为代表的宦游作家,作品以风物景观、仕宦见闻为主;以查礼、德福、牛树梅、书纶、崔志道、胡薇元为代表的地方官员,作品多表达任职作为、日常政事;以李拔萃、杨学述、杨鼎才、颜启芬、颜启华、颜启芳、颜汝玉为代表的本土文人,特点是数量可观、情感真切、富于乡土气息。

以明代仕宦凉山的官员为例,看凉山地方志《艺文志》收录情况:朱簋,浙江山阴人,明嘉靖年间以按察司副使身份分巡建昌道,留有诗作《打冲河督修索桥二首》《泸山望海楼六首》;周光镐,广东潮阳人,曾于万历十四年任征南监军,率兵平建昌土官瞿绍良部属之乱,又多次巡视建南,有《孙水二首》《万历丁亥泸山寺饮至二首》;范守己,河南洧川人,曾于万历二十四年任建昌兵巡粮储督学道,留有《建南杂咏四首》《巡建昌杂咏五首》;顾汝学,南直仁和人,万历二十七年任建南兵巡粮储督学道,有诗《晒经石》《登泸山感怀》。这些仕宦官员所留下的与凉山有关的诗篇,对了解这一地域的文化有独到的价值。

以清代西昌地方官员为例,看凉山地方志《艺文志》收录情况:查礼,乾隆三十二年任宁远知府,有诗《暮春东郊劝农》;德福,嘉庆六年任宁远府知府。有七言律诗《嘉庆七年冬十月游泸山》;牛树梅,道光三十年任宁远府知府,有诗《西昌地震纪变》《八月十二新晴纪异》;崔志道,光绪九年任宁远知府,收录碑志《宁远府重修泸峰书院》;书纶,三任西昌,有《西昌杂咏十四首》;许震祥,光绪年间任西昌县令,有《西昌留别六首》。胡薇元,光绪二十一年任西昌知县,有诗《和书硕农丈西昌杂咏十四首》、碑志《研经书院记》、记叙文《重修西昌县南坛记》。李淇章,光绪二十六年任西昌知县,收录碑志《创建节孝总坊记》。

二、凉山地方志《艺文志》与地域文化之关系

文学是语言艺术,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地域既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又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凉山艺文的创作离不开特殊的地域环境。虽说在岁月交替、朝代更迭之中,凉山这一地域的界线不完全相同,但在文学中所展现的山川景物、物产资源、浓郁的乡土气息、独具特色地方风土民情,可视为每一位创作者对这一地域文化的接受与濡化,因而受同一地域文化浸染的创作构建同一文化心理结构。

对凉山地方志《艺文志》与地域文化关系的研究,从作家群来看,无论是本土文人的创作还是外籍文人的创作地域文化色彩都非常浓郁。一方面,本土文人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有自然而然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乡土意识使诗文呈现地域性特征。另一方面,外籍文人或宦或游于此,对凉山政治、文化及文学产生了积极影响,地域文化的深厚穿透力逐渐浸染外籍文人的审美倾向、诗文内容形式及风格特征,二者形成了双向互动。

(一)地域自然环境的表现

地域自然环境是地域文化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地域文化形成发展的物质条件。自然存在的状态是地域文化中的自然特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跨横断山脉、东抵四川盆地、北负大渡河、南临金沙江,西有大雪山、东有大凉山,雅砻江和安宁河由北而南注入金沙江,还有邛海、马湖、泸沽湖等天然湖泊,复杂的地貌,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四季如春的天气,给文学的书写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纵观凉山地方志《艺文志》所收录的诗文,以展现地域风物景观的诗文为多,如《西昌縣志·艺文志》收诗249首,与西昌风物景观相关的诗作有120余首,占总数的50%。以凉山名胜风景诸如:邛海、泸山、望海楼、螺髻山、泸沽湖、玉墟山、晒经石、公母山等为吟咏对象的诗文占据相当篇幅。

在自然景观的展现方面有几点特别引人注目:

1.咏月诗的地域特色

中国文人历来有咏月的传统,凉山地方志《艺文志》中的咏月之作有相当数量,地域特色的表现非常明显。古人云:“清风雅雨建昌月。”说的是清溪的风大,雅安的雨多,建昌的月明。无论是本土作家还是外籍作者,都有涉及凉山月的篇章。一方面,凉山的咏月之作大多紧扣凉山境内地名,如:《龙湖夜月》《金沙夜月》《甘泉夜月》《泸山》《邛海棹歌》等,将地名作为凉山地域的标签。另一方面,凉山的咏月之作与地域风景名胜相连。如:邛池、泸山、螺髻山、马湖、泸沽湖等。

2.景观题名诗的地域特色

凉山地方志中的景观题名诗,数量多,有显著的地方特色。从收录情况来看,《西昌县志》有“八景六名胜”诗,有杨学述《建南十景诗》;《越巂厅全志》有马如龙《越巂十景诗》;《冕宁县志》有蔡以成“冕宁内外八景”诗16首、陈鹏举“外八景”诗2首。《会理州志》有《金沙夜月》《普济苍松》《玉墟春帐》《皈依白塔》《东崖瀑布》《月鲁笔峰》诸诗;《雷波厅志》有“雷波十景诗”30首。这些景观题名诗都是当地景观的代表。更重要的是,这些景观题名诗的写作者要么生于凉山,要么长于凉山,要么宦游凉山,对本土地域风貌熟悉程度高,且情感上有认同感。

3.诗题中的地域性呈现

凉山地方志《艺文志》中以山川景物为题的作品数量颇多,所吟咏者皆为当地的名胜之地。如:

刘瓒《葛砧春望》,葛砧,山名,在会理城东南十五里,峰峦翠秀,上建文塔,“塔峰翠霭”为会理著名胜境之一;刘松《游胜功寺》,胜功寺在会理城东二里许,明指挥佥事邓昂建。寺后有泉,“胜功泉水”为会理州十景之一;胡衡《游东岩》,东岩,会理东三十里,岩巅飞瀑百丈,从云雾中喷薄而下,“东岩瀑布”为会理胜境;顾汝学《晒经石》,“晒经文石”旧称越嶲十景之一;刘戬《龙湖夜月》,龙湖,又名马湖、龙马湖,在雷波县马湖乡与黄琅之间,是四川的三大淡水湖之一。王自诚《题金马涌泉》,金马山,越西城南二十里,山下“万斛泉涌,鱼自洞出”,是《越嶲厅全志》所载越嶲十景之一“金马鱼洞”;陈震宇《公母山得句》,公母山在盐源县境内,山中突兀二石,高约十数丈,相距甚近,形同男女相偕,号为公石、母石;万正魁《永定公母石》,永定,在今德昌县永郎镇一带。公母石,石一对,一大一小,一尖一圆,相依相偎,俗称公母石;曹永贤《绿镜摇山》,绿镜摇山为盐源八景之一;陈九德《龙潭沟》《泸沽峡》《梳妆台》,龙潭沟、泸沽峡、梳妆台皆为冕宁古迹名胜。

自然山川往往以自然存在的状态展示外部特征,有独特性与地域性,文人在对自然山川的描绘中找寻心灵的慰藉,产生物与心的对流,这类诗的地域文化色彩尤为明显。

(二)地方风土民情的反映

每一地都有独有风土民情,凉山彝族自治州民俗风情古朴而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凉山地方志《艺文志》中的不少作品呈现当地居民的生活、活动、饮食、风俗等各种状况。诸如宜人的气候、渔民的生活、城市的特色、乡下集镇状况、民间招魂习俗、农村妇女的田间农事、建昌制盐业、春节拜年、上元灯会、清明踏青上坟、春日饮酒、火把节盛况等。从区域地理特点写名物的作品也有相当数量,如展现当地特产建昌马、蜡虫、建板、鸡枞、蚌蛤、蛤菜、篾帽等。再如范守己《密勒狮山》,有密勒山产银矿“藏珍献帝京”的记载;陈初田《打水围》“大鱼卤莽不畏祸,飞跃直上黄瓜船”[1](153),书纶《打鱼二首》“黄瓜小船逞便利,凫鹭出没轻于尘”[1](152)中黄瓜船的特色描述。黄瓜船,安宁河特有的一种小木船,船身狭长,头尾略翘,形如黄瓜。这些诗歌都颇具民俗特色。

从展现民风民俗而言,竹枝词在这方面力度最大。竹枝词地方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淳厚,以吟咏民情与习俗为主,极具地域文化色彩。凉山地方志《艺文志》中有不少竹枝词。《西昌县志》存有颜汝玉的《建城竹枝词》30首、杨学述《建昌竹枝词二十首》、颜启芬《西昌竹枝词八首》;《冕宁县志》收录陈九德《竹枝词五首》;《越巂厅全志》收录张昭明《涐江竹枝词四首》。这些竹枝词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如杨学述《建昌竹枝词》中对建昌养蜡虫、贩运蜡虫的描述:“年年养种上搞枝,商贾怀金待摘时。全仗弓衣联小队,能防劫掠盗奚为。”[2](908)就是当时这种贸易真实的反映。清代,凉山一带虫会是以蜡虫为主的山区贸易盛会。由乐山、洪雅一带商人来此收购蜡虫,包装好后,分成担运回挂蜡花、生产白蜡,蜡虫的运输促进了沿途的商业发展。白蜡树,为农民副业之首。此树生蜡虫,专供川南一带人民采购,只售虫而无蜡。此虫放在女贞树上又呼荒虫,专产幼虫,由雄虫分泌蜡质,为工业原料。清代每值春末虫会,远商咸集,极盛一时。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彝族聚居区,民族风情浓郁,在凉山地方志中专列有《夷族志》《夷歌志》《夷俗》等专章介绍少数民族风俗与传统,但凉山地方志《艺文志》中亦有不少篇章涉及彝族生活。

以彝族火把节为例,胡薇元《和书硕农丈西昌杂咏》、颜汝玉《建城竹枝词》《星回节泸山观火炬吊古四十八韵》、倪星朗《星回节》、何成瑜《火把记》等诗文从各个方面介绍了火把节的由来、传说及节日风俗。再如彝族生活的描述,颜启芳《菩萨蛮》:“菩萨蛮,来自唐朝德宗年。金魁头上龙蛇盘,璎珞被体珠宝缠。”题下自注:“今黑夷束其发于额端,以布缠裹之,向前长尺余,名曰菩萨。”[2](871)介绍了彝族男子的形象;书纶《西昌杂咏十四首》其十:“椎髻披毡毳,榛榛自在游。锅椿连袂舞,酒债计田酬。混沌齐无凿,遐荒安有忧。忘机对鸥鸟,亲近可同舟。”[2](888)介绍了彝族的发饰、穿着、跳锅庄的情形,都很有直观感。

三、凉山地方志《艺文志》的文化价值

(一)展現凉山的教育状况

1.教育世家颜氏家族

凉山彝族自治州历史悠久,但因民国前是科举制,都属私馆教学,有关教育的资料并不多。在研究凉山地方志《艺文志》的过程中,发现有好几位颜姓作家,仔细考究,发现他们来自一个家族,并且是教育世家。教育世家颜氏秉承父志,通经史百家,名儒之家,从事教学自成体系。

颜启芳,字桂山。将众人教法融为一体,文行并重,成为西南学术教法之首创,掌泸峰书院和研经书院。《西昌县志》称其为“教育家之模范”。喜游名山,随即赋诗作记,别开生面,有《螺髻山赋》。善八股,长歌赋颂记,修《西昌县志》,撰稿多件,为修志提供大量资料,《星回节泸山观火炬吊古四十八韵》《建城竹枝词》是其代表作,《西昌县志》云:“道咸以后,经策史鉴,诗古文辞,作者辈出,大抵渊源于颜氏,而桂山先生大集其成。”[2](626)

颜启华,颜启芳之弟。字实甫,号竹邨,丁卯举人。先后主冕宁、礼州书院。著有《颜氏先德隶》《寤语拾存》一卷,留下《菩萨蛮》《邛池行》《泸山赋》等多篇文章为后人赞赏。

颜汝玉,颜启芳之后,自幼自成家风,力图公益,相继为尊经(亮善)书院山长、研经书院山长。教学严谨,耄耋之年,率书院师生,响应辛亥革命,是西昌儒士首先明确表态者。

颜世儒,颜汝玉长子,中秀才,再欲升考举人,适废科举,兴学校,乃入成都四川高等师范学堂,继承父志。作品如《风筝谣》《古意》《游螺髻诸峰,时白云遮满》《过晒经关观唐三藏嗮经石》等。

2.书院教学的记载

凉山书院起步较晚,据《西昌县志》记载:“西昌自乾隆十三年王公恺伯守宁远,加意人材。特开书院,聘教谕黄垣为师。是为县有书院之始。后安守洪德,建修泸峰书院。胡薇元创立研经书院。他如礼州之亮善,德昌之凤池圣功。各有成就,见重儒林。”[2](348)

凉山地方志《艺文志》中与书院教育相关的诗文有以下几首:

杨鼎才《主讲泸峰书院》诗,泸峰书院,始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是西昌最早的书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停闭。

王者政《募修泸江书院启》,王者政做过越嶲厅同知、宁远知府。泸江书院,在越西县大树堡。为募集经费修建泸江书院,当时任越嶲厅同知的王者政,亲拟了这份文告。

崔志道《宁远府重修泸峰书院碑志》,清光绪十一年(1885)重修泸峰书院,作者以当地父母官(宁远知府)的身份写这篇碑记,对端正士习办好书院提出切实要求。全文分析时弊,对书院办学的正面主张。《西昌县志》中还录有宁远知府牛树梅为泸峰题写的对联:“河岳英灵钟此辈,国家元气在斯文。任天下是秀才事,学古人为君子儒。”崔志道的《题泸峰书院联》:“深造有资,须借鉴源头活水;景行不远,要无愧对面高山。”[2](349)

胡薇元《研经书院赞》,研经书院为西昌知县胡薇元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所创,胡薇元兼首任山长,并撰《研经书院记》刻石树碑。研经书院建成后在传道、授业、解惑、藏书、育人、养士方面,均为当时这一地方书院之冠。

3.学子应试的信息反馈

清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学者何绍基于咸丰甲寅四年(1854)年的秋天自成都到宁远府主考同生,在西昌停留期间写了十几首诗,并且发现了三位文采出众的学子,并赋《去年中秋按试酉阳,冉生崇文〈以山为城赋〉最奇杰。今日中秋试宁远,曹生永贤〈筹边楼赋〉可与相埒;又吴生钟麟、颜生启华之作亦俱不凡。夜晴见月,喜成一律》一诗,何绍基对三位学子十分器重,认为他们是能为国家建功立业的人才,这三位学子是:曹永贤(盐源县人)、吴钟麟(会理人)、颜启华(西昌人)。

(二)凸显历史文化资源

凉山彝族自治州自秦至民国各个时期的辖区范围、隶属关系、行政区域管理机构等各不相同,以西昌为例,西昌,古称邛都,自西汉元鼎六年建置以来,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代多数时期是上一级行政机关郡、州、府、司、路的治地,也是川南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西昌历史上有邛都、越嶲、宣化、三阜、寧远、木逵、建昌之称。建昌一名使用800年,始于南诏在此设置建昌府,大理沿用,元、明、清续作路、卫、厅名,它们都设在西昌城,于是成为西昌另一别称。西昌的很多特产都以它命名,如建昌马、建昌鸭、建昌杉板。阅读《艺文志》,诗文中常有邛都、越巂、建南、宁城之称,反映了凉山彝族自治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称呼。

凉山彝族自治州有一条著名路线经邛崃而下,从大渡河南岸的甘洛经越西、喜德至西昌,南渡金沙江入云南姚安一带,进入印度。《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通灵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3](3047)的灵关道,三国时越嶲太守张嶷重开的旄牛道,都是这条古道的修复与拓展。《史记·西南夷列传》将这条古道称为“蜀身毒国道”[3](2995)。在研究《艺文志》的过程中,找到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如周光镐《孙水》中的“孙水”,即《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桥孙水,以通邛都”中的孙水。孙水,古水名,即安宁河,发源于冕宁县北部,流经西昌、德昌,在攀枝花市境内合雅砻江注入金沙江。范守己《过雪山岭》有“相如持汉节”一语,即司马相如奉汉武帝命略定西南夷一事的写照。

通过对凉山地方志《艺文志》的研究与总结,能增进后人对凉山文化、历史发展及社会风貌更深层次的了解。

参考文献:

[1]李昭,纂辑.冕宁县地方志办,校编.冕宁县志[M].凉山:冕宁县印刷厂,1996.

[2]郑少成,杨肇基.西昌县志[M].西昌市地方志办公室民国《西昌县志》重印本,2012.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资助项目“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凉山方志《艺文志》研究”;西昌学院“两高”人才科研支持项目“凉山方志《艺文志》文化资源研究”;西昌学院科研平台“凉山地域文化研究中心”项目成果。

猜你喜欢
建昌艺文志西昌
“V”字形‘早金酥’梨在辽宁建昌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窑变刻瓷,工巧合一
西昌近6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西昌月
《明史·艺文志》史部地理类订误十一则
论李氏朝鲜王朝末期文人李建昌对杜甫诗歌的接受
To what extent might organisational structure influence group dynamics and team working in a 21st century organisation?
风云四号运低西昌本月中旬择机发射
《南明史·艺文志》经部著录标准商榷
《汉书·艺文志》“辑而论篹”句释说——“论语”二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