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潞
《准噶尔盆地构造沉积与成藏》一书通过以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成藏为例,介绍油气成藏影响因素,总结油气成藏类型和特征,重点分析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成藏规律,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成藏,上部为第三系安集海河组,中部为侏罗统八道湾组、三工河组,下部为二叠系芦草沟组。砂岩储层、砾岩储层、中—下三叠统、古及新近系是成套储层的基本构成。砂(砾)岩储层包括二叠系至第三系;中—下三叠统砂砾岩主要包含小泉沟群扇三角洲;侏罗系砂砾岩包含三工河组、头屯河组等。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成藏类型:第一种即盆底基岩地层型。以准噶尔盆地陆东石炭系为代表,不整合面底部岩石类型主要为火山岩、沉积岩、变质岩。烃源岩为侧向远源或近源头,缝隙主要为次生孔隙或裂缝。油气存储方式主要為自生自储或新生古储;第二种即盆内地层型。主要处于不整合面和盆地基岩之间,岩石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油气存储主要为原生空隙,侧向近源或垂向。储层类型为碎屑岩,侧向近源、原生孔隙;第三种即次生油气藏。存储条件较差,烃源量相对较少,规模较小。断裂带垂向运动、运移。古近系泥岩、中—下侏罗统煤层是烃源岩存储主体。
圈闭型油气藏不同于连续型油气藏,从位置分布、圈闭类型、分布特征、运移动力、储量计算、开发工艺等方面来看,圈闭型油气藏呈独立性、非连续性分布,圈闭界限较清晰,常规储层集中分布,流体饱和度较均匀,运移次数为两次,浮力起主要作用。圈闭式计算,常规技术开发,油气收集量较高。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成藏规律,构造运动方向、地层分布、沉积分布存在差异,对油气藏组合分布规律变化起关键性作用。围绕时间轴分析与之相关的盆地、山体等,在构造运动下,沉积中心位置发生明显变化,地层、沉积相应发生改变。通过资料对比可知,准噶尔盆地南缘沉积中心由东向西运动。距山体最近的构造带运行方式为垂直向运动,侏罗系为中心体;中部构造带中心体为古近系,是山前推举带之后的坳中背斜带。距山体较远的构造带以新近系为中心,属坳边背斜带。烃源岩第一套为中二叠统,油气藏为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东段;第二套为中—下侏罗统,油气层垂向分布。白垩系原油主要分布于内凹位置,具自生自储特征,在侏罗系油气混合模式下,形成油气成藏组合,储层油气藏分布受储层展布影响较大;第三系储层状态良好,为上部油气层重组提供了有力条件。侏罗系下层油气储集状态较优,为成藏组合有力条件。南缘西部油气藏分布受塔西河组沉积中心运动影响较大,沉积厚度大于500 m,小于1 000 m,西段油气成藏组合效果较优。
安集海河组区域盖层发育良好,为南缘中、西段油气成藏提供所需条件。卡因迪克油田、呼图壁气田规模较大,为油气勘测与开发提供源地支持。安集海河组区域盖层下,吐谷鲁油田大规模被列入重点保护及勘测对象。中、西段发育良好,为中部油气成藏组合提供所需支撑。吐谷鲁群属由浅到深的湖相暗色泥岩区域盖层,具沉积厚度大、分布稳定等特点。准噶尔盆地南缘东段和山前断褶带第一排构造带发育过程中,侏罗系区域盖层起至关重要作用。准南西段、东段、中段第一排构造带下部发育油气成藏组合的可能性较大。
综上内容均在《准噶尔盆地构造沉积与成藏》一书得以论述。油气藏勘探者应客观总结油气藏勘探规律,不仅节省勘探时间,还能大大提高勘探效率。因此,适时创新油气藏勘探先进技术和方法,可为油气成藏组合特征与分布规律研究提供必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