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长骨,课外长肉 ”

2021-08-09 02:00王雪梅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课外学会习惯

王雪梅

“21世纪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而要学会学习,首先就要学会阅读。” 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完成,语文阅读教学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见效的,而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用个比喻就是“课内长骨,课外长肉”。“课内长骨”就是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内的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课外长肉”就是通过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把课内学的知识迁移到课外加以运用,把课外学到的东西再带回课内消化吸收。学生通过课内外阅读拓宽视野,提升自主阅读能力。那如何做到“课内长骨”呢?我们可采用多种方法。

1.变课堂为读堂,培养自主诵读习惯。

语文课堂应该重视朗读指导的训练,这是语文教学的精华,通过自然的朗读来握文章的“道”。在朗读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学生们对文章的理解,学生是在朗读中获得体验,获得感悟的。课堂上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语调、有节奏地全身心地投入“读”,就能体验语言正误感受、语言形象感受、情感色彩感受。

就《珍珠鸟》而言,若让学生诵读,他们就会渐渐地从课文所营造的轻柔婉约的意境中读出作品所蕴含的丰富、细腻的情感。只有通过反复、投入地读,其情味感、美感等才能流泻而出,才能逐步养成诵读的好习惯,进而培养良好的语感。所以朗读是阅读课文的第一基本功,是进行阅读训练的第一基本技能,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故此,教学内容当围绕熟读成诵进行,以理解促诵读,以诵读促理解,读而有感,感而能发,久而久之,自主阅读意识就会在潜移默化中生成。

2.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阅读习惯。

徐特立说:“不动笔墨不看书。”这就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获取知识。在课堂上,学生要学会跟随老师的讲解,对重点语句及文章结构内容作点评,把教师讲解中的关键言简意赅地记在相应的位置上,可记难认字的音,难解词的义,关键句的作用,还要做一些简单的评点,这对培养自己良好的读书习惯、训练深刻的思维方法很有好处。课堂教学中,认真进行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亲身感受书本知识的熏陶,掌握更多的知识,更是教会学生掌握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授人以渔受益终身的大事。不仅课内,在课堂以外读书也要教育学生保持这样的好习惯。若把这良好习惯持之以恒,定会获益匪浅。

3.立足课堂,合作探究阅读技巧。

“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是知识的萌芽。”阅读鉴赏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庞杂,鉴赏起来倍感困难,开设以问题讨论为主要活动形式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有助于培养其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养成独立思考、探求知识的良好习惯。

比如在学习鲁迅的《风筝》一文时,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久远,成文的历史背景和现在大不一样,学生在学习这篇名篇时都很吃力。我介绍了作者、背景,但效果不好,于是我让学生课后合作,把互相查到的资料共享、总结,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作者的年代和写这篇文章的用意,然后第二天再来理解这篇文章。第二次再理解本文时,学生们都把握了作者的心意,了解了那个时代对少年的摧残。通过这一事例,学生学会了了解背景和理解课文的关系,自学水平大大提高。

在課内教师如此苦心经营,但学生所得毕竟有限,因此在立足课内的同时,还应重点落实好课外的阅读训练,使学生养成自觉读书的好习惯。课内是基础,课外是延伸和补充,课内课外必须相互结合,互补互助。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总之,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就会主动地去阅读文章。我们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思考相结合的习惯,多摘录、多写读书笔记,多作评论,多讨论交流,从而做到“课内长骨,课外长肉”的效果。

猜你喜欢
课外学会习惯
习惯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上课好习惯
学会分享
好习惯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取经之路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