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在太原市晋源区有这样一处小院,墙外紧邻田野,墙内绿树粉花。熟悉的人都知道,在这处院子里,春可赏花,夏可品果,但最特殊之处,是能近距离欣赏到难得一见的民间传统手工艺——雕贴木艺。6月30日,《科学导报》记者来到晋源区东院村,见到了70岁的高树泉老人,他既是小院的主人,也是雕贴画技艺的传承人。
高树泉是东北人,17岁高中毕业后在老家沈阳跟随古建筑队开始学习砖雕、木刻手艺。1986年,哥哥到太原开办耐火材料厂,高树泉也跟着一起落在了南大寺村。后来,因为环保要求,厂子从南大寺村迁到了阳曲县,高树泉却没有走,而是选中东院村,还把户口从老家迁了过来。
办企业、做买卖不是高树泉的初衷,那些年尽管跟着哥哥一起开工厂,他的心思其实还是在自己喜欢的雕刻工艺上,有事没事总要找块材料、划划刻刀——那是他的乐趣所在。
“我这一辈子就爱好这一件事,别人觉得枯燥乏味,我却觉得乐趣无穷,每天不动动手,都觉得浑身不自在。”高树泉说着伸出一双手来让记者看。那双粗糙的大手上,布满了深灰色的纹路,看上去像风干了的老树皮,高树泉说,这也是他经年打磨的“结果”。
高树泉的院子很大、房间很多,可在这里只有一个主题——“雕贴画”。在他家楼上楼下的60多个房间里,挂满了高树泉多年来制作的雕贴作品,有红梅争春、连年有鱼,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也有毛泽东诗词等书法作品,内容各异,种类繁多。这些作品的存在,让普通农家小院有了艺术气息。
说话间,来到他的工作室,高树泉一边介绍一边给记者演示起来,干活的细致程度连熟练的裁缝也自叹弗如。只见他先铺一张白纸做设计,用铅笔精修细描之后,再拓印到质地绵软细腻的椴木板材上,然后启动线锯机,用铅笔芯粗细的锯条,沿着画好的细线,一点一点开始切割。
“开始雕刻前,一定要在大脑中提前对整幅作品进行合理分解,想好先刻哪一块,后刻哪一块,等都刻好以后,再一点点打磨,一片片粘贴,全部环节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心中有数,手下不乱。不过,这个需要长时间实践、不断积累经验。”高树泉说。
雕贴技艺是高树泉来到太原后的首创,源自于传统的木雕、圆雕工艺,不过制作起来却更加繁琐复杂。“很难想象吧,为了展现纷繁的花朵,作品中每一个花瓣都是他单独雕刻出来,再一一粘贴上去的。”一旁,陪同的晋源区职工创新交流中心主任姜欣介绍说道。
前人书法作品中的飞白、枯笔,是雕贴作品中最难体现的部分,高树泉也是在反复推敲和试验之后才找到技巧的。“有时候枯笔上的小孔不足1毫米,钻刻和打磨时都必须特别谨慎,否则一不小心,整幅作品就毁了。制作名人书法作品雕贴画,最难克服的就是形似神不似。”高树泉介绍说。
为了更传神地展现原作,高树泉闲暇之时常动手临摹名家书作,以领略其书法作品中所特有的气势和神韵。如今,虽然可以借助电脑对这些作品进行复制、放大,但高树泉仍尽可能地不用电脑,以确保作品的手工特性。
从事雕贴艺术30多年来,高树泉有不少作品获得过全国和省、市大奖,他本人也被评为山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民间艺术大师、太原市工艺美术大师,是山西省民间文化遗产的杰出传承人。
与许多传统民间工艺的境遇一样,高树泉的雕贴技术虽然远近有名,但由于工作环境简陋,再加上创作环节多,制作时间长,到目前为止还后继无人。高树泉的老伴儿说道:“老头子和木头打了一辈子交道,别看木头硬,但是天然质朴,和老头子一样,看起来坚硬,其实最纯粹,这30年来也有人来学艺,老头子每一次都倾尽所有去传授,可过程太枯燥、太磨人,往往坚持不了多久就都走了……别看老头子嘴里啥也不说,但心里难受着呢。可最近,老头子脸上重新挂上了笑容,多亏晋源工匠的选拔活动,让社会重拾失落已久的工匠精神,让工匠享有本属于他们的尊重和敬意,让他和其他身怀绝技的的手藝工匠都倍感欣慰。”
谈及感受,高树泉语重心长地说:“我希望,随着工匠精神日益深入人心,自己手中掌握的技艺也能够得到年轻人的青睐,让他们把民间手工艺继续传承下去。虽然我这一辈子只做了这样一件事,但我不后悔,我还会在追求民间艺术的道路上,继续执着不懈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