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寒等
案例中的教师困惑于幼儿为什么没有问题,我不禁思考,幼儿是真的没有问题吗?未必。幼儿之所以看起来“没有问题”,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第一,问题是基于实践提出的,幼儿虽然实践了,却没有机会梳理和表达自己的实践过程,没有充分地与教师或同伴进行交流,因此没有发现问题;第二,幼儿关注的问题或许不是教师觉得有意义的、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被教师忽略了。那么,幼儿没能提出问题时,教师应该怎么办?回顾此案例,幼儿收获花生之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了“花生可以吃”,因此教师不妨把“品尝花生”作为接下来的活动内容。花生是比较常见的食品,可以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研究“花生可以怎么吃”,一起用不同的方式烹饪花生,煮、炒、炸,有条件的还可以做成花生糖、花生酱。有了如此丰富的生活体验,幼儿还会没有兴趣、没有问题吗?
(江苏南京市第二幼儿园 郭 寒)
案例中的教师将孩子分成三组,轮流去收获花生,轮到第三组的时候,地里的花生已所剩无几。由于缺乏对比,孩子没能很好地发现“地上有‘草”和“地下有花生”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转而认为是泥土干硬导致挖不到花生。三个组都收获完之后,教师组织了集中交流,但发现孩子们的交流并不热烈。我觉得这里有两点非常可惜。一是很可惜第二、第三组的孩子没能和第一组的孩子一起参与收获花生,尤其是第三组,因为体验不够充分,无从判断从哪里挖一定可以挖到花生。二是很可惜教师没能听到第一组、第二组的孩子收获完回活动室后是否即时做了交流、做了怎样的交流。收获了花生之后,孩子们该有多兴奋,多想立刻和同伴分享自己激动的心情、交流自己收获的心得啊!而等到第三组收获完回到活动室之时,很可能前两组的孩子已经交流得差不多了,况且,他们与第三组同伴的收获体验大不相同,此时教师再提起话题,让他们互相交流,他们反而没什么可交流的了。
(浙江安吉县梅溪镇紫梅幼儿园 马雅萍)
案例中教师预设了活动,希望引发孩子探究花生如何剥壳、花生仁长什么样,但发现中班孩子有过一些剥花生、吃花生的经验,所以表现得比较淡定。其实,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更有趣味性、挑战性的活动,引发孩子的兴趣。比如,在组织孩子剥花生时,给每个孩子5个花生荚,让孩子们比一比谁剥得快,谁剥的壳更完整,谁剥出来的花生仁多。剥完后,鼓励孩子们分享交流自己剥花生的方法,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同样是5个花生荚但是剥出來的花生仁并不一样多,怎样的花生荚里花生仁多。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有操作、有比较、有发现、有思考、有发展。
(江苏常州市藻江花园幼儿园 李 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