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丽
吼声如雷——蓝鲸
蓝鲸是地球上已知的体积最大的动物,长可达33米,重可达180吨甚至200吨,相当于三节火車皮的长度和载重。这么大的块头,它的声带功能和肺活量可想而知。据测量,蓝鲸的叫声高达188分贝,可以在海中传播到800千米之外。这么大的声音能把人的耳朵震聋。
然而,蓝鲸的叫声是人类听不见的次声波,所以,生活在海边的人,不会被如雷的吼声所惊扰。
次声波能绕过障碍物,能量衰减少,能传播很远。这样,蓝鲸可以用叫声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同类联络。蓝鲸“说话”时,会调整各自的声波频率,避免发出的信号相混淆。
近年来,蓝鲸叫声的频率正在降低,原因是人类过量捕捞,降低了它们的种群数量。为数不多的蓝鲸常常聚在一起生活,无需“大喊大叫”。
大嗓门之王——吼猴
顾名思义,吼猴是以大声吼叫而著称,被人们誉为“大嗓门之王”。吼猴生活在南美丛林中,一旦叫起来,让树上树下所有动物都恨不得塞住耳朵。因此,在吼猴活动之地,很少能看见爱睡懒觉的棕熊和野猪等动物。它们远离吼猴,才能睡得踏实。
吼猴的叫声相当于一台大卡车全速行驶的轰隆声,5千米之外也能听见,是陆地上当之无愧的吼叫冠军。
吼猴嗓门大的秘密,全在于它与众不同的喉咙。它的喉部有一片“U”形的大舌骨,不与任何骨骼相连。当声带随着呼气产生振动时,这块近乎悬空的舌骨与喉腔组合成一种特别的回声器,产生共振,从而加大音量。
吼猴是群居动物,同一家族成员,常常在夜晚或日出时,齐声吼叫,声音响彻四方,最容易暴露自己。目前,人们对吼猴的吼叫用意还不清楚,只能猜想:它们在激动时,用叫声来平缓情绪,或是像公鸡啼鸣那样报告时辰,或是向外界刷自己的存在感。
自制“音箱”——蝼蛄
在农田里钻来钻去的蝼蛄,嗓门不算最大,可叫声达90分贝,如同一台大功率割草机。农民朋友听到这种害虫鸣叫,就觉得禾苗好像被镰刀割得嚓嚓直响,十分心疼。其实,蝼蛄在啃食庄稼时几乎没有声音。
蝼蛄声大的原因,在于它会自制“音箱”,有效放大叫声。它呼叫同伴时,先用两只强有力的前肢在地上挖一个喇叭状的小坑,然后钻在里边鸣叫。这种“喇叭”相当于一个音箱,能增加30%响度,大幅提高音量,人在600米外也能听到。
蝼蛄的扩音手法高明,但叫声给人带来的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是为了让异性听到后前来交配,所以,声音越大,它们得到交配的机会就越大。而蝼蛄对农作物危害极大,它们挖吃新播的种子,咬坏农作物的根苗。对此,我们可在田间播放雌虫发情时的叫声,把那些糟蹋禾苗的雄虫诱骗过来,一网打尽;或播放雄虫的叫声,将损害庄稼的雌虫诱杀掉,让它们断子绝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