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者》中文明进步与道德堕落的冲突

2021-08-09 09:31申少娟
雨露风 2021年6期

申少娟

摘要:《继承者》被威廉·戈尔丁视为最成功之作。在小说中,威廉·戈尔丁用平淡、纯粹而又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了世间最凝重而又最宏大的主题,即人类文明的进步。该小说通过描写人类祖先尼安德特尔人的生活及其和智人之间的冲突,对人类的文明继承做了反思。人类文明的进步是要以最残酷而又血腥的方式来达到进步吗?本文借助文学达尔文主义,从两大部落在生存方式、生存环境和进化模式以及最终适者生存即尼安德特人灭亡的悲剧三方面进行阐述。重新解读戈尔丁的《继承者》,并期待赋予小说新的阐释与评论价值。

关键词:《继承者》;文学达尔文主义;道德堕落

威廉·戈尔丁(1911—1993),英国当代最伟大作家之一,出身于英国西南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文学启蒙极早。《蝇王》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一经出版便获得极大成功,之后又出版一系列精彩之作,包括《继承者》《品契·马丁》《塔尖》等。他于198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88年被授予爵士爵位。威廉戈尔丁的小说《继承者》以尼安德特人的视角,讲述了当面临一个未知种族的到来时,自己种族的彷徨、好奇与恐惧。他们被新种族所追杀并灭绝,这是极其残酷的,也是生与死的交替。全书一共十二章,其中前十章的叙述视角主要以尼安德特人为主,特别是洛克的所见所闻为中心来进行叙述的。具体来说,前四章主要描述尼安德特人的生活平静又和谐。接下来的四章内容是洛克以及珐对于“新人”的观察。第九和第十章是洛克与“新人”正面交锋并且落败殒命的过程。第十一章是以第三人称的客观视角进行描述的。全书最后一章则通过智人部落成员图阿米正面描述“新人”。

本文将从文学达尔文视角下来解读《继承者》,从尼安德特人与“新人”之间在生存方式和所创造的生存环境的不同,最终导致了尼安德特人的灭亡,来阐述人类文明的进步与道德堕落的冲突并赋予小说新的价值与意义。

一、文学达尔文主义

文学达尔文主义是近20多年来西方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流派。该流派的学者将文学作品与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和进化心理学相结合起来,遵循进化论物竞天择的理论进行文学批评。他们认定有一种普遍的人性存在,因为基因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倾向,于是人们在行为动机、情绪、性格特征、认知行为方面可以区分彼此,这也就造就了不同的作家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分析,丰富了文学世界。文学达尔文主义的产生,极大地激起了西方学术界的研究热情。他们试图彻底否定将科学知识置于“话语”或意识形态中的后结构主义理论。文学达尔文主义是一种具有进化风格的文学批评理论,它以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为中心——生存、结合;其次,它非常重视进化心理学中需求范畴,并将其应用于文本中人物行为的分析。

总之,文学达尔文主义运用基本的进化论原理来研究文学。它把文学作品的研究应用到实际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语境中,把人类大部分精力集中到繁衍后代上。正如达尔文对动物的研究是为了寻找动物进化的模式一样,文学达尔文主义对文学的阐释也是为了探讨人类行为的内在模式[1]。他们认为,如果不考虑人类共同的行为模式,就不能全面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二、从文学达尔文主义视角下分析威廉·戈尔丁的小说《继承者》

(一)生存方式

从达尔文主义角度看,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我们的基本需求都是生存。人类首要的原则是通过生存来达到进化。因此,生存是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在戈尔丁的作品《继承者》当中,尼安德特人的世界质朴、单纯而又充满温暖。他们发展了原始宗教并崇拜大地母神欧阿,“伟大的欧阿来到了世间。她从她的腹中孕育出大地。她赐予乳汁。大地产生了第一个女人,女人从她的腹中孕育出第一个男人”[2]。他们报以最大的感恩给孕育他们的土地,以及孕育他们的女人。在他们看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外在的社会环境和大自然的赐予。他们采集植物茎叶果为食,不愿宰杀活物,不过也不拒绝享用其他动物猎杀的动物。这样既可以补充能量,又不违反教旨,所以珐看到鹿尸时说“有只大猫已经吸光了她的血,没什么可指责的。那两只黄色的东西还没有吃到肝脏呢”[2]。在这里,他们指称鹿为“她”,而不是“它”。这足以表明在他们的心中生灵平等的观念。即使他们食用被其他动物所猎杀的动物,“人们”心里也有负疚感和罪恶感。“人们”觉得这是他们内心的黑暗,这样的做法是有悖于信仰的。所以在洛克背着鹿肉回到他们营地的途中,对山谷里想象中的黑暗,大声地说着话:“当人们从海边回来的時候,几乎没有什么事物。没有野莓,没有水果,没有蜂蜜,几乎什么东西都没得吃。人们饿得瘦骨嶙峋,所以他们必须要吃东西。他们不喜欢肉的味道,但是他们必须得吃”[2]。这足以看出尼安德特人的善良与淳朴。他们兴奋地将肉带回他们的营地,并把肉带给生病的马尔吃,“他一边流着口水,一边摇摇摆摆地走着,这时,他又有了一个很棒的想法:‘这鹿肉是为了生病的马尔准备的。”[2]。尽管在当时,“人们”可能都是饥肠辘辘,但是洛克的奉献和善良表明了尼安德特人那种发自内心的淳朴与善良。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维持生命的方式是以最平缓和最慈善的方式来进行的。

与尼安德特人相比较的是“新人”的生存方式。他们相较于尼安德特人,野蛮并且更加残忍。他们也继承了原始人的宗教,但是掺杂了一些由巫师主持的相对复杂的崇拜仪式。他们冷酷无情,将活物作为他们的祭祀品,因此莉库在“新人”部落里,献作牺牲,遭到屠杀。在“新人”部落中,“人们”都是为自己的利益考虑的。在开始的时候,洛克在树上观察到莉库就在“新人”部落里,他无所顾忌地就把鹿肉丢向了莉库,但是那块肉并没有落在的莉库的手里,而是到了老翁的手里。老翁在所有人都不注意的时候,“他把手伸进了他胸部的皮肤里,然后掏出了一块东西。洛克嗅了嗅,看了看,他认出了那块东西”[2]。那块东西正是洛克扔给莉库的那块鹿肉。这个场景是描写老翁独自一人享用鹿肉的过程,在这读者可以看出:在“智人”部落里,没有所谓的亲情温暖,“人们”都是自私自利,以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和让自己的生存得到最大保障来作为生存前提的。他们也不惜牺牲部落人的生命,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族长女人维瓦尼,“她的身上盖着一块华丽的兽皮,是那洞穴熊的皮,为了得到它,先后两人丧命黄泉,同时这也是她的第一个男人为了她所付出的代价”。在这,读者可以感受到一个残忍又残暴的世界。仅仅是为了一块兽皮,牺牲的是两条生命,相较于尼安德特人对于食用被其他动物所猎杀完的动物,“人们”心里也有负疚感和罪恶感而言,可以体会到“智人”对自然的破坏和对大地的毫无归属感。

(二)族群秉性与进化模式

在尼安德特人的部落中,他们所创造的生存环境是和谐的。所有人都为生病的马尔而做出贡献,我们可以感受到尼安德特人对部落成员之间的亲情温暖。在马尔奄奄一息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围在他的身边,替他挡风,给他取暖,将所有可以利用到的自然資源、可以想到的办法都为他做了。甚至,是在马尔死去之后,“人们”也以最温柔以及最温暖的方式来结束他最后的时刻。“人们”以最古老和质朴的方式把他送入到大地欧阿的腹中。“珐和老妪托起他的上半身,扶住他的脑袋。老妪轻轻地在他耳边说:‘欧阿很温暖。睡吧。”[2]。用这样的方式把马尔送入土地中,表明尼安德特人的感恩之心。“人们”从大地中来,到大地中去,一切都有归宿,而一切又是那么有秩序。更让读者感触深的是哈的失踪,当妮尔返回来报告给大家哈失踪了之后,“人们”的惊慌、担忧与悲痛,更让读者感受到尼安德特人部落之间的温暖与深情。这样的深情,这样的关怀,似乎不应该发生在人类亚文化之中。尼安德特人的进化模式是温柔而又平缓的。他们尊崇自然,尊敬长辈,同辈之间充满爱与真诚。放眼望去,这在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中,似乎是不可能永远存在的。

相反“新人”所创造的生存环境是充满血腥和杀戮的。当哈发现“新人”部落时,他努力向他们示好,但是却被他们无情地推下悬崖。他们所认为安全又可靠的生存的方式就是排除异己,直接采取的方式就是粗暴地将异己消灭。“新人”们拒绝了解与沟通,直截了当地采取防卫的手段来斩除可能出现的一切危险。“听着。别说话。那些新人拿走了那根木头,然后马尔死了。哈在悬崖上,一个新人也在悬崖上。哈死了。那些新人来到,突岩妮尔和老妪死了”[2]。虽然在刚开始珐带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怀疑所有这一切的死亡事件都与“新人”的出现有关系,但是他们还是留有温情,愿意相信“新人”不会伤害他们。事实与想象恰恰相反,洛克和珐在夜晚闯入“新人”部落中,想要带回被劫持的莉库和小欧阿时,“新人”就开始了他们疯狂的杀戮。“新人”想尽一切办法竭尽所能的驱赶并追杀他们。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的结果总是在相互竞争中,优胜劣汰。在这我们可以看出,“新人”作为自然选择的结果中的最终获胜者,会最终消灭他们原始的祖先——尼安德特人。这也是在“新人”部落中所存在的进化模式,他们认为一味地杀戮才能存在社会这个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文学达尔文主义者把“人性”作为自己的核心思想和研究课题,因为它代表了人类动机和情感的典型特征。[3]“新人”一系列的行为反映了他们内心的心理发展模式和动机。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无所顾忌地生存在自然环境中,而杀戮,也是他们选择的进化模式。面对他们自己的部落成员也依旧如此。“新人”对待自己的小辈,用呵斥严厉的口吻讲话并训导。对待自己同辈的兄弟姐妹,也会分出上下级,会按照等级制度来界定自己的身份和他人的身份。面对外来异己,他们利用或者是毁灭。因此,相较于尼安德特人所创造的温暖、质朴的生存环境,“新人”所创造的生存环境是残暴又残酷的。

(三)适者生存——尼安德特人的悲剧

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下,往往存在着一种竞争。而由竞争产生的结果,无疑就是两种。一种是积极的、和谐的竞争会带来双方的互利和社会的发展,相反另一种消极的、杂乱的竞争会让双方的互相破坏和让社会的进步退化。在《继承者》中,尼安德特人与“新人”的竞争就属于后者。这也正反映了戈尔丁的悲观主义和“人性本恶”的特点。真正让整个社会倒退的不是社会制度,而是人,是人把社会变得动荡和不安。尼安德特人的灭亡也反映了这一点。

尼安德特人的智力不如“新人”们,“新人”们懂得使用新工具,比如他们使用弓箭来作为射杀的武器,将动物的皮毛取下来作为驱寒的外衣。尼安德特人对“新人”不断地接触和观察刷新了他们的认知观。作为纯真质朴的尼安德特人的继承者,“新人”最终生存在了整个社会环境中,只有最小的欧阿,被他们当作宠物留了下来,这无疑是尼安德特人的悲剧。在面对新出现的“新人”,尼安德特人没有去杀戮,只是单纯地好奇并且敞开胸怀去包容“新人”的所作所为,尼安德特人的这些特质变成了善良的标记。相反,“新人”在面对自然和“新人”内部成员的冲突,以及对“他者”的敌对、排斥中的智慧、机警和谋略却显现出了他们的冷酷残暴和阴险邪恶。这些鲜明的对比,无疑是对“新人”的讽刺和鞭挞。作为善良的尼安德特人的继承者,“新人”所表现出的是完全不同的处事方式和社会制度,这就体现出“新人”文明的进步就是以牺牲前者优秀的品质作为代价,而历史的进步也一定有牺牲者。反思到现代人类,作为继承者的继承者,在原始文明的世界中我们究竟继承了什么?是善良,是残暴,还是包容。是否如瑞德帕斯(Philip Redpath)所说“我们继承了继承者们的观点”[4],即理性认识世界和对他者做价值评判并作出相应行为反应的倾向和态度。

故事的结尾,“新人”们抱着小欧阿乘着独木舟离开了森林,远离了那些他们认为内心像恶魔但是无比善良的尼安德特人。“他向前张望着,越过船帆,要看看在这座湖的另一端有着什么,但是它是如此的长,湖面上还闪烁着那样的光芒,所以他无法看清那条黑暗线是否有一个尽头”[2]。“新人”们也无法预测他们的未来会如何发展。但是读者可以感受到戈尔丁对人性的思考,体会出作者对恶战胜善的悲观主义的诠释。后人排除异己,不惜一切代价用新工具的出现会推动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但是这种进步也伴随着道德的堕落。究竟这种进步和发展是好是坏,一切都是未知的。虽然社会复杂多变,障碍重重,会不断地有继承者出现,但如果能在各种挫折中成长并生存下来,他们将会是社会的赢家,这也是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完美诠释。

三、结语

文学达尔文主义是西方近十年来兴起的一个新的文学批评流派,它运用基本的进化论原理来研究文学。因此,从文学达尔文主义解读《继承者》,不仅促进笔者对文学达尔文主义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赋予这部小说新的阐释和鉴赏角度。在小说中,尼安德特人的善良和质朴感化了人们,对他们产生怜悯之心。但是换个角度来说,他们的生存模式和生存手段是否能够推动文明的进步?相较于尼安德特人这些优秀的品质,读者对“新人”们的印象可能是消极的,但是考虑到他们对于新工具的发明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头脑,是不是只有这样文明才能达到进步?

文明的进步就一定会伴随着道德的冲突,这是必然也是不可避免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就是像是一条因果链,部落间的冲突必然会有获胜的那一方,只有竞争,才会实现种族的迭代和文明的进步。但是,对于继承者的我们来说,我们要继承的应该是两个极端的融合。一个极端就是像小说中的尼安德特人一样,继承他们善良质朴的优秀品质,而另一个极端就是继承像“新人”一样对于自然资源的大胆利用和发明新工具。这样极端的融合,才能使人类文明的进步达到超越性的进步,才能达到文明进步与道德进步的平衡。否则,只偏向于一方,人类的文明与道德的进步只能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会像小说结尾所写的那样,“无法看清那条黑暗线是否有一个尽头”。[2]

参考文献:

〔1〕宋海萍.文学达尔文主义视角中的《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J].外国文学研究,2013,35(01):88-93.

〔2〕[英]威廉·戈尔丁.继承者[M].刁俊春,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

〔3〕王丽莉,王晓群.论文学达尔文主义[J].国外理论动态,2007(12):61-66.

〔4〕Baker,James R.Thefablesofdemonicpossession[J].Twentieth Century Literature,2000,46(3):31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