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绿成金

2021-08-09 14:56思敏
第一财经 2021年8期
关键词:降雨量价值链气候变化

思敏

耶鲁大学教授威廉·诺德豪斯因关于“创新、气候和经济增长的量化研究”获得了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发表于1977年的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预判也因此被奉为圭臬—如果全球平均气温再增加2℃,将对地球气候造成过去几十万年都未曾出现的巨大影响。

这种影响在2021年让人尤其印象深刻:欧洲多国遭遇洪灾,北美多地出现极端高温,以及离我们更近的,7月20日河南那场“千年一遇”的暴雨—郑州一小时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这一数值超过了中国内地所有国家级气象站的单小时降雨量纪录。

国际灾害数据库(EM-DAT)的统计显示,2000年后,人类每年经历的极端天气灾难大多在300至400次之间,这意味着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

为地球降温,已不能再停留于喊口号阶段。

同样在2018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迄今为止关于气候变化科学最重要的科学文件之一”,阐释将全球升温水平控制在1.5℃的意义。再低0.5℃,就可以进一步保护海岛国家、最不发达地区,以及许多大国的沿海区域。

围绕着1.5℃这个目标,许多事情都运转起来—这是过去一年里“碳中和”成为全球热词的最重要基础之一。“环保”“绿色”“可持续”等老概念也都重新找到了落脚点,关注环境成了一种全球互认的政治正确。

过去数年,可持续对绝大多数企业而言更像是一种围绕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关技巧,但现在,它们有机会借助这股绿色浪潮将其变为重要的品牌策略。谁能够在新的游戏规则中取得短期竞争优势、受人关注,就有机会获得长期胜利。

但商业世界里没有点金石。越是像“绿色”这样看似空洞的概念,越是要制定极为具体的实战策略,才可能让环保主张的可信度稍加提高。

从政策、能源、制造、品牌、产品,再到消费者,这是一条漫长的绿色价值链。在本期封面报道中,我们试图从一些很熟悉的商品、概念和困惑入手,将这条价值链拆解开—比如追踪一双声称100%可以回收的运动鞋,或是摸清楚一个企业的碳排放“家底”—这个抽丝剥茧的过程,也令我们大受震撼。

中国将达到“碳中和”的目标时间设置为2060年,距离现在并不遥远。届时,哪些独特的企业和商业模式能在新的发展語境下赢得市场,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降雨量价值链气候变化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降雨量与面积的关系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洞庭湖区降雨特性分析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
罗甸县各乡镇实测降雨量分析及应用研究
降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