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美球 王文涛 蔡利华 戴翠荣
摘 要:我国新疆地域辽阔,但因海拔较高等特殊性,所以可用于栽培的作物并不是很多,由于新疆地区属于棉花高产的重点区域,自然环境与棉花生长需求之间有着较高的相似性,且在棉花高产、优质、高效方面对于栽培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对此,简要分析了新疆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的途径,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疆棉花;高产栽培;优质;高效途径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9-013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62 文献标志码: A
近些年我国棉花市场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棉花价格处于持续下降的阶段,对于质量要求越发严格。对于棉花市场的发展条件,新疆地区需要抓住发展机遇,注重市场空间的不断开拓,通过科学技术支持,借助调整棉花种植密集度等途径,强化常规密度,提高棉花高产、优质水平,为新疆地区棉花生产市场的竞争提供有效支持。对此,探讨新疆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的途径具备了显著的实践性价值。
1 实现棉花高产、优质、高效技术的基本思考
棉花高产、优质、高效技术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尽可能提升棉花种植的单位面积产量,另一方面需要提升棉花的整体质量[1]。随着近些年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政府对棉花栽培管理重视度越发明显,新疆地区的科研部门也将棉花作为重点研究课题,处于持续深化研究以及示范性推广阶段。各棉花产区的小面积高产田、大面积丰产田不断增加,当前新疆棉花种植区域皮棉产量可达到200 kg/667 m2,高产田面积也在不断增加,这也间接展现了棉花有效栽培与市场前景的发展空间,增产潜能较强。
棉花属于重点纺织工业原材料,棉纺产品的花色品种类型相对较多,同一品种还涉及不同的当地分级。当前高产、优质、高效的含义不能单纯理解为部分棉纤维品质能够达到标准,对此,基于高产、优质、高效的品质设置与层次性的管理理念,对影响原棉品质可分为内在及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是品种和种子品质问题;外在因素是生态环境、栽培技术以及收花与加工等环节的问题。目前国内自我培育的棉花品种基本可以适应现在纺织工业所需要的原棉品质,但是由于生态环境、栽培技术方面的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区域进行种植,原棉品质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为了更好地论证品种布局的合理性,需要注重品種区域化,提升原棉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并针对某品种原棉的生态环境与效益进行深入探究。
2 新疆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的途径
2.1 合理布局调整种植结构
棉花种植结构调整的核心目的在于合理应用棉花种植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并实现棉花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等目的,提升市场竞争力。首先,在棉区布局方面,新疆棉区从地域方面划分为南、北、东疆三大区,其中北疆属于特早熟的陆地棉区,东疆与南疆则属于中早熟与中熟陆地棉区[2]。相对而言,北疆地区的热量主要分布在宜棉区、次宜棉区以及风险棉区3个区域,同时南疆也有高海拔及接近山区的次宜棉区。
对于次宜棉区因热量不足,棉花的栽培效果相对较差,虽然在推广期间地膜种植技术较成熟,但是对于棉花苗期热量补充不足,尤其在秋季霜期、气温快速下降时棉花晚熟问题仍然无法得到解决。另外,需要积极调整布局,尽可能减少次宜棉区以及风险棉区的种植数量,保持产区集中化处理,同时棉花生产不应过于注重产量。
在市场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应当积极调整并及时压缩种植面积,采取相对集中化措施,严格掌握技术和管理方式,保障整体质量及产量优势,保证棉花的高产高效。因棉花长期连作会导致病虫害问题不断加重。对此,在种植期间需要严格控制棉花种植技术措施,采取轮作方式保障产量。针对低产棉区,应积极更换其他作物,同时注重季节性作物更换,加快低产田的改造,促使土地与栽种资源的良性循环。
2.2 扩大经营规模
为了提高棉花高产优质高效,需注重经营模式的扩大,同时基于棉花生产的区域集中化特征,落实植棉单位棉花生产向种植经营高水平人员方面集中,更好地展现资源优势及技术管理优势,从数量及质量方面实现棉花效益的提升。在具体经营中,应积极引导棉花向宜棉区转移并保持集中化管理,提升棉花的产量及品质;在灌溉设施方面及时完善配套设施,同时提升机械化生产水平,注重自然资源的利用,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在棉花栽培技术方面适当引入先进设备,并注重优质棉建设。在棉花生产方面注重植棉高水平人员的集中化,在机械作业水平不断提升及植棉技术不断成熟的背景下,可以有效提升植棉人员的种植经营水平,从而提升棉花生产综合水平。目前来看,可以通过固定面积中物化的投入并降低管理成本,尽可能提升承包人的经营面积并提升其经营规模[3]。
2.3 强化科技投入与管理
首先,南疆区域可以引入相应品种,在主栽品种不明确的情况下,种植区域无法落实,此时也会阻碍高产优质高效的实现。对此,需要解决南疆当前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以专家技术评审方式明确主栽品种,以种业公司供应优良品种,在生产单位用原种作为种源,实现区域化种植。鼓励生产单位从外地引种的同时自繁自育,对重病田进行轮作倒茬。改善重病田土壤结构,选择抗病品种种植,同时构建良繁种植体系,以种子公司研发品种同时推广品种,从而提高棉花的综合生产效益。
其次,应当积极做好科技攻关,尽快研究新疆棉区的自育优质棉花品种。当前新疆自育品种普遍不抗黄萎病、枯萎病,同时无法抵抗蚜虫及棉铃虫。外引品种在培育方面应加大筛选区域适应性品种,尽可能加大研究及资源投入力度,培育更加完善且能够适应新疆自然环境的品种。
最后,注重棉花后期增光管理措施,在棉花生产期间注意增温,对于高密度的栽培环境,后期忽视增光问题,这也是导致打顶较晚、预留果枝过多、田间生长量过大以及通风透光效果较差的问题[4]。对于后期增光问题,可以从田间管理为主,从头水后的营养生长以及生殖生长角度着手,严格落实营养生长、生殖生长等方面的同步性原则,同时注重水肥方面的协调,严格控制株高以及单位面积的籽棉产量。
2.4 注重高产栽培技术落实
目前来看,新疆棉花栽培期间高产栽培技术较多,在具体栽培期间需要高度重视相关技术的应用,现总结几点常用技术。
2.4.1 种子处理
精选种子,避免选用体积小、外皮厚的种子。为达到全苗率,要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并用晾晒种子的方式灭菌,同时注意每年更换品质优良的种子,并在干燥后选用对棉种无害的农药对其浸泡处理,浸泡完成后2 h内进行播种,以提高发芽率,实现棉花高产的目标。
2.4.2 培育壮苗
适时早播,当膜下5 cm地温连续3 d稳定通过12 ℃时即可播种,南疆一般在4月上旬,北疆在4月中旬,并且根據土壤的实际情况,种植时多采取轮作倒茬的方式。
2.4.3 合理密植
基于棉花种植的株型为基础特征,果节相对较多,在配套地膜栽培的条件下,密度以18万~21万株/hm2为宜。
2.4.4 棉苗看护
棉苗进行看护对棉花的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根据其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株型并进行枝叶修剪,促进其光合作用及生长,并根据棉花的采摘方式合理适量地使用缩节胺。此外,在新疆特殊气候条件下,还可对棉花进行打顶处理,促使其横向生长发育,以提高产量。
2.4.5 水肥促控
棉花施肥分种植前和种植后施肥两种,前者要添加适当的底肥以预防虫害,后者要增加营养成分,确保棉花的健康生长。滴灌棉田在6月上旬灌第1水,以后每隔10 d左右灌水1次,每次灌水量220~310 m3/hm2。进入花铃期,温度逐渐升高,棉花需水量增大,每8 d左右灌水1次,每次灌水量380 m3/hm2。按照棉花需肥规律,施足基肥,重施花铃肥,补施叶面肥。化学调控,在旺苗期、盛花期棉田,喷缩节胺45~75 g/hm2,打顶后喷施75 g/hm2。适时打顶:南疆7月2—10日,北疆7月1—5日。
2.4.6 病虫害防治
根据虫害发生规律,做好预测预报,掌握不同时期的虫情动态,以预防为主。苗期主要有蚜虫,花铃期主要有叶螨、棉铃虫,做好虫情调查,以预防为主,做好综合防治。
3 结语
新疆高产优质高效技术间应保持相应关联性,同时基于因地制宜的基础原则,强化相应的栽培管理工作。除此以外,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性建设工作,针对性完善农机的配套更新,强化专业科学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服务网络建设,促使棉田管理工作更具规范、标准化水平,提升新疆棉花的栽培效益。
参考文献:
[ 1 ] 陈云.有机液体肥料推动新疆棉花产业优质高产[J].中国农资,2018,22(21):155-156.
[ 2 ] 白云.新疆地区棉花种子优质高效繁殖栽培技术探析[J].种子科技,2019,37(8):62-63.
[ 3 ] 张旺锋,田景山,董恒义,等.新疆北疆机采棉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规程[J].中国棉花,2019,14(21):144-145.
[ 4 ] 哈丽玛·夏坎.新疆沙湾县棉花高产群体因素分析及其栽培技术途径[J].农业与技术,2018,38(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