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2021-08-07 15:06张赛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3期
关键词:后处理肋骨螺旋

张赛晨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影像科 江苏 南京 211100)

肋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胸部损伤,对这种骨折进行定性定量的诊断是临床医学鉴定当中的主要内容。因为肋骨结构、骨折部位、骨折深度、骨折线等都可能会对骨折的诊断产生影响,所以有一部分肋骨骨折,在诊断上具有较大的难度[1]。常规对患者实施X线平片诊断存在着诊断效率低下的表现。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开始被应用在临床诊断当中,并且能够在诊断当中表现出较高的可靠性[2]。多层螺旋CT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对多种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所以将其应用在肋骨骨折诊断中也具有较好的表达。本文基于此研究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详见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疑似肋骨骨折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文7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18~65岁,平均(45.05±11.34)岁,骨折到入院间隔1~5 h,平均间隔(2.46±1.13)h。所有患者均在我院的《知情同意书》上面签字,临床资料经验证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中的标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在临床上均存在胸部或者两侧疼痛的表现,呼吸的时候有胸腔软组织肿胀,通过X线或临床CT常规检查,高度怀疑存在隐秘性肋骨骨折[3];(2)所有患者既往没有肋骨骨折史,也无胸骨外科手术史,所有患者没有先天性的骨骼畸形或发育不良;(3)所有患者均自愿配合检查和研究,有完整的临床资料。

1.2.2 排除标准 (1)合并严重的其他部位骨折[4];(2)怀疑存在脏器损害、内出血等患者;(3)精神障碍、沟通交流障碍的患者;(4)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5];(4)严重的肝脏、肾脏器质性病变;(5)严重的凝血功能异常;(6)对CT及后处理技术不耐受或不适用的患者[6]。

1.2 诊断方法

患者入院之后,通过多层螺旋CT(飞利浦Brilliance iCT 256)后处理成像技术对患者进行疑似骨折部位的检查,受伤24 h以内对患者拍摄疑似骨折部位的正位和侧位X线片,通过多层螺旋CT对骨折部位容积扫描,协助患者选择适当的体位。在扫描的时候设置管电压为110 kV,管电流为210 mA,层厚3 mm,重建层厚1.5 mm,并且以X线片为参照来确定具体扫描的范围。将采集所得的原始数据利用Simenz后处理软件进行图像(MPR、MIP、VR)重建。MPR图像重建需要从上到下实施横断面图像的重建,之后对患者实施冠状面的图像重建,再进行矢状面的图像重建。矢状面图像中间要遵循由内向外的原则,根据患者诊断的需求重建斜状面,并根据不同角度观察骨折的具体状况。MIP、VR图像重建应根据人体解剖结构,围绕着人体左右横轴和人体上下纵轴来进行多角度的全方位的图像观察。要充分了解患者的胸骨骨折的部位和形态,还要全方位的对骨折部位进行前后位、后前位、左侧位、右侧位以及鸟瞰位的全方面观察。部分病例可能需要根据骨折部位的不同摄取斜位图像,在鸟瞰位的图像之上将疑似骨折部位分为前外、前内、后内、后外4个象限。然后通过两名至少具有10年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共同阅片,遇到意见不统一的要进行协商,最终达到统一意见。

1.3 观察指标

统计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诊断和确诊的符合性。统计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注[7]:灵敏度=真阳性数/(真阳性数+假阴性数)×100%;特异度=真阴性数/(真阴性数+假阳性数)×100%;准确度=(真阳性数+真阴性数)/(真阳性数+假阴性数+假阳性数+真阴性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验证选择IBM公司的SPSS 25.0软件包,计数资料记为(n、%),验证卡方值(χ2)。以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表示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效果

72例疑似肋骨骨折的患者最终确诊67例肋骨骨折,经过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检出6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多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和病理诊断的相符性(例)

2.2 检出质量

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灵敏度为94.03%(63/67)、特异度为80.00%(4/5)、准确度为93.06%(67/72),见表2。

表2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肋骨骨折(例)

3 讨论

临床常规利用胸部CT对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密度的分辨率,克服传统X线诊断时存在的不足,也可有效避免因多种重叠因素而导致的影响,更容易发现一些不易发现的隐匿性骨折。但是因为肋骨的走形和扫描层面并不平衡,这就很容易导致肋骨的长轴不能被显示出来,这样在观察的过程中没有立体感,很多时候对肋骨和胸椎的定位计数存在困难。有学者[8]通过利用CT的定点水平对隐匿性骨折进行扫描,得出这种检查方法可以提高诊断的相符性。

最近几年因临床CT技术在不断发展,后处理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强化。通过多层螺旋CT可以快速的对各向同性容积扫描,这能更精确的完成三维重建和二维重建,对于肋骨骨折以及其他的隐匿性骨折诊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检查过程中,会应用到MPR、CRP、VR等技术,这也是胸部创伤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肋骨骨折重建常应用的方法。表面阴影显示和最大密度投影在应用的过程中常常会掩盖一些细小的骨折线,而导致存在一定的漏诊或误诊,所以在临床应用的时候相对较少。

王少健等[9]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130例胸部创伤当中肋骨骨折的CT漏诊情况。最终得出,单纯轴位,CT扫描存在58处肋骨骨折漏诊,还有52处肋骨骨折在轴位图像和冠状位重建图像方面均被漏诊,21处肋骨骨折伴随同一肋骨多发骨折。分析漏诊的骨折形态,可以看出漏诊的肋骨骨折会累及肋骨内层骨皮质“扣”,因此很容易被漏诊。通过CPR重建可以有效显示轴位,以及其他重建方法难以发现的肋骨骨折表现,但也存在不足,那就是肋骨的曲面重建会沿着某个肋骨的走形,这样就很难了解其他胸部损伤的表现,使得整体诊断不具备立体感。

本文研究通过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多层螺旋CT可以实现对肋骨骨折的诊断。因为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通过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相关骨折部位因为其他因素而产生的干扰和遮盖,这项技术能够充分的对患者的病灶进行显像,这种诊断技术可以从冠状位、矢状位、横断位等多个不同角度来对骨折部位进行具体的检查和观察,在检查中还能适当地对各项参数进行调节,能够利用短重复时间和短回波时间来获取骨折的3D重建,这能够实现对骨折程度的准确性的判断[10]。而且多层螺旋CT技术还在不断发展,其各项技术也越来越成熟,通过MPR进行观察,使得诊断当中的图像质量获得更加完美的表现,各个角度都能观察到骨折的具体情况,在实际操作当中,可以根据VR或其他的角度图像来实现观察,这能够较高水平的解决和平扫角度平行的骨折容易漏诊的问题,使得整体检出质量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利用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的需求,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后处理肋骨螺旋
果树防冻措施及冻后处理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乏燃料后处理的大厂梦
旋风“螺旋丸”
一根肋骨
迷人肋骨
乏燃料后处理困局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肋骨带外固定加外敷万伤接骨膏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