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血管瘤的临床价值评价

2021-08-07 15:06刘新文高志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3期
关键词:浅表彩色多普勒

王 波,刘新文,高志超

(1陆军第九五七医院医学影像科 西藏 阿里 859000)

(2陆军六九二二零部队医院医学影像科 新疆 阿克苏 842000)

血管瘤源自中胚层血管生成组织发育异常的残留组织,是先天性的血管发育不良或是血管错构,该疾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血管瘤可分为浅表性与内脏性,浅表血管瘤在临床中更为常见[1]。浅表血管瘤多出现在头颈部、四肢与躯干,发病不被机体位置所影响。浅表血管瘤患者发病后需及时接受有效诊治,有利于改善预后[2]。因此,探究浅表血管瘤的高效诊断方法具有十分很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寻浅表血管瘤诊断中采用彩色多普勒的临床效果,以期帮助更多的浅表血管瘤患者了解病情状况,控制病情进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自陆军第九五七医院收治的100例浅表血管瘤患者,以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为前提,抽取时间为2017年9月—2020年11月。男38例,女62例;年龄20~65岁,平均(35.38±3.64)岁。研究对象均为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均经过术后病理结果确诊。

纳入标准:(1)确诊患有浅表血管瘤,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浅表软组织局部肿块,伴有疼痛;(2)临床资料齐全;(3)年龄在18~80岁之间。

排除标准:(1)合并急性严重的心脏器质性疾病;(2)合并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性疾病;(3)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或是其他有高度传染性疾病;(4)合并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肿瘤性疾病,例如肺癌、白血病等。

1.2 方法

使用型号为SONOSCAPE S35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将探头频率设置为5 MHz~15 MHz,通过直接探测法,显露病变位置的表面皮肤,实施多切面扫查,保持手法柔和、动作轻缓,对肿块的大小、形态、位置与内部回声进行全面检测。查看肿块通过附近肌肉与大血管之间的关系。检查肿块内部的阻力指数情况、血流速度与血流分布情况。实施加压实验,适当增加探头的压力,再将探头放松,观察肿块的血流信号变化与形态改变。如果对探头增加压力时,瘤体形状发生改变并且血流颜色呈现大片蓝色,如果对探头释放压力时血流颜色呈现大片红色,则能够判断为加压实验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 21.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通过率(%)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疾病分型与组织学特征

100例患者中,具体的病变部位为:头颈部29例,躯干部22例,四肢49例(上肢病变13例、下肢病变36例)。病 变 范围为3.4 cm×3.7 cm×2.1 cm~18.7 cm×11.7 cm×4.0 cm。100例浅表血管瘤患者全部成功检出,检出率为100.00%。

2.2 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同术后病理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血管瘤的符合率为100.00%(1例),见表1。

表1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例)

2.3 比较不同类浅表血管瘤的超声特征

海绵状血管瘤:包含弥漫型与局限型两种,局限型多具有明显的边界与规整的形态,弥漫型则形成广泛浸润,大部分没有明显边界与规整形态。本研究中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有67例,局限型18例,弥漫型49例。弥漫型会侵袭肌肉层,局限型发生于皮下组织。海绵状血管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属于回声类型,多为混合型,通常没有明显边界与规整形态,其内部回声表现呈现蜂窝状,有着十分丰富的血流信号,一些肿块出现钙化现象。当操作人员给予探头压力时,瘤体的形状会随之改变,血流大面积呈蓝色,操作人员释放探头压力时,血流大面积呈红色,无回声的肿块部分则会产生红蓝相间的血流信号。

蔓状血管瘤:通过超声检查可显示皮下软组织内部回声呈现出低回声团或是混合回声,没有规则的形态与明显的边界,内部有不均匀回声。一些扩张迂曲的管状无回声区呈现出网状变化,病灶内部有着丰富的血流信号。

毛细血管瘤:属于错构瘤,通过超声检查可显示皮下软组织有不规则的高低回声团,有着明显的边界,内部回声不均匀。病灶内部有血流信号,呈现红蓝色弥漫血流信号。

静脉型血管瘤:此种类型较为特殊,血流信号呈红蓝相间并且形状为片状。患者声像图特征为厚度增大的软组织内出现管状暗区。

3 讨论

血管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疾病,其病因目前尚未明确需加以研究。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血管畸形,瘤体突起,少数患者可能并发出血、溃疡、血栓等表现,若是病情严重还有可能引发心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的健康安全。该疾病的病灶可能出现在全身任何部位,多为皮下组织与皮肤组织,因此该疾病可能导致美观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外观。依照临床表现、组织学分类与病理类型可将血管瘤分为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静脉型血管瘤等类型[3]。血管瘤疾病的病情发展一般为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内皮细胞肥大,产生纤维化与退化,二是内皮细胞未明显增多,血管扩张迂曲,产生血管团[4]。血管瘤的好发人群为婴幼儿,女性更为多见,一旦发现要及时就诊,患者及时接受有效诊治才能控制病情进展,改善预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浅表血管瘤会随着机体的增长而扩大,当机体停止发育时也会终止,对其进行分型并实施有效诊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浅表血管瘤最为重要的检查方法为病理学检查,可有效区分血管瘤的具体类型与良恶性,血管瘤的类型不同,其病理学表现也不同。除病理学检查外,医务人员要积极研究其他安全高效的检测方法,更大程度提高浅表血管瘤检测的准确性。

当前超声技术不断发展,应用范围也一直在拓展。超声成像是指借助超声波物理特性与人体组织声学参数实施的成像技术,用于疾病诊断可取得良好效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又被称之为彩超、B超,适用于人体各部位脏器超声检查,特别是心脏、浅表器官与肢体血管等[5]。尤其同其他成像技术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有着很高的安全性,利用超声诊断体内有无器质性病变[6]。浅表血管瘤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想起展示出病变的层次、范围、深度、同周围组织的关系,还可判断病变内血流灌注程度与血流动力学类型,因此临床医师可合理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浅表血管瘤患者的病变类型。开展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对于浅表血管瘤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具体效果,为此选取100例浅表血管瘤患者纳入研究范围。结果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血管瘤的检出率为100.00%,检查结果同病理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与毛细血管瘤的声像图特征、血流指标水平、血流信号分布有明显差异。由此可见,在浅表血管瘤诊断中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区分不同分型的浅表血管瘤。在浅表血管瘤的诊疗过程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快速、高效、无电离辐射影响、可反复检查的检测技术,有着较高的检出率,可对血管瘤的部位进行精准定位提示具体类型,同时还能提供患者的解剖结构形态学信息,体现心血管运动器官的生理功能与其特征表现[7]。医师可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了解掌握浅表血管瘤的病情进展,为进一步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孕妇在妊娠期间要重视体检。若胎儿患有先天性血管瘤,孕妇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可最早于妊娠12周时检测出来,安全有效且操作便捷。治疗血管瘤要依照类型与病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通常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如果不是重要部位的增殖期血管瘤可先定期进行观察,一些婴幼儿患者的血管瘤会在2岁之内自行消退。部分患者不需要接受治疗便能治愈,且多数患者都可治愈,若婴幼儿患上血管瘤,患儿家属不必太过担忧,及时进行诊治一般不会干扰其正常生活。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具有检查、高效、无创等优势,用于浅表血管瘤诊断中可取得良好效果,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推广。

猜你喜欢
浅表彩色多普勒
彩色的梦
彩色的线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三七总皂苷调节PDGF-BB/PDGFR-β的表达促进大鼠浅表Ⅱ°烧伤创面愈合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有那样一抹彩色
彩色的风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价值
剖宫产术后浅表伤口愈合过程中使用白砂糖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