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俊
(广州市正骨医院放射科 广东 广州 510000)
肩关节后脱位的发病率约为1/10万,在临床并不多见,伴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会出现上肢疼痛、挛缩和肌张力增高的症状,若未能及时给予治疗干预则会造成患者上肢功能永久性丧失,同时治疗时间越晚,存在越多的不确定因素,危险性越高[1]。因此,损伤早期对肩关节后脱位患者开展有效积极诊断意义重大。以往在肩关节后脱位骨折的诊断中多采取X线平片等方法,然而在肩关节的X线检查方法中,主要采用正位、肩胛骨侧位、穿胸位等体位进行投照,但存在一定的误诊和漏诊概率,进而导致患者病情贻误,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2]。近年来研究发现[3],改良腋位X线照射影像技术在诊断肩关节后脱位中有着良好效果,能提升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此,现对2017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68例肩关节脱位患者开展研究,分析传统正位片、侧位以及改良腋位对该类患者的诊断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将2017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68例肩关节后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存在程度不一的肩痛、关节肿胀,上臂处于被动内旋位,自主活动明显受限等表现,其中男46例,女22例。年龄在20~64岁,均值(32.45±4.68)岁。致伤原因:35例为交通事故所致,17例为跌落或摔倒所致,10例为挤压伤所致,6例为打架斗殴所致。受伤到检查时间在0.5~6 h,均值(3.12±0.68)h。纳入标准:(1)出现肩关节脱位时间均≤6 h;(2)不存在肩关节脱位史;(3)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签署有关书面说明;(4)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排除标准:(1)肝肾心等重要脏器存在严重疾病者;(2)免疫系统或者凝血机制存在异常者;(3)产生休克或者脑死亡以及急危重症患者;(4)存在慢性传染病者;(5)存在肺结核者;(6)1年内开展≥3次X线检查者。
选择X线管装置(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型号:UH-6FC-31E)开展检查,摄影条件如下:60~70 kV,20~30 mAs,采取爱克发打印机及胶片。先行传统的肩关节正位及穿胸位进行投照,控制旋转角度于15°~55°,随后取改良为腋位,患者站在台前,患侧向前,身体后倾20°~30°,将X线片盒置于肩关节下方,以肩关节为中心,自上而下行垂直片盒投照,对于肩关节损伤且不能外展肩关节较为适用,且能够清晰观察肱骨头后脱位于肩盂后方。
全文数据使用SPSS 19.0软件计算,所有统计检验均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将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根据资料类型,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多个样本采用F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改良腋位诊断肩关节后脱位的符合率达到了100%,显著高于其他两个部位的投射(P<0.05),见表1。
表1 不同体位投射X线片检查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
本组68例经正位与穿胸位X线片检查显示肱骨头边缘与肩盂前缘之间的平行关系不存在,肱骨头与肩盂后缘所组成圆形,且影像面积减小;而改良腋位片下显示,肩关节后脱位均为肩峰下型,清晰地显示肱骨头与肩盂的关系。
肩关节脱位是临床骨科相对少见的一种疾病,其中肩关节前脱位是后脱位的8~9倍,多因跌倒上肢处于外展外旋位,暴力从远端传输到肱骨头处,使其从关节囊薄弱处脱出,肩关节囊前壁缺乏肌肉韧带包裹,故肩关节更易出现前下方的脱位[4]。而肩关节后脱位相对少见,解剖结构特殊同时会受患者年龄、耐受性、外力作用大小以及骨折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产生差异,同时存在多处或者单处骨折可能性,需通过医疗技术以明确骨折部位及程度,有助于后期开展针对性治疗,进而减少各类并发症出现,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赢取最佳的救治时机[5-6]。
传统X线片是通过摄影、水洗、干燥和显影等一系列操作技术显示骨关节结构,后由专业医师对影像图片开展观察,最终得出诊断结果[7]。临床多采用正位及穿胸位,虽能准确诊断肩关节前脱位病变,但X线片历经较多成像程序之后,在曝光条件、药液、胶片质量、机器老化以及暗室环境等因素影响下,成片质量明显下降,同时观察范围较小,且无法调节,获取的影像易出现重叠,存在隐匿性骨折概率较高,清晰度较差的影像图片易引发误诊或者漏诊情况,均会影响到医师对患者的病情判断[8-9]。此外,伴随X线片的保存时间不断延长,画面的清晰程度不断下降,当医师阅片或者患者转院需提供出清晰的影像学资料时,常常需患者开展二次X线复查,除会造成诊断时间耽误之外,还会额外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尤其是对于肩关节后脱位,除因肩关节的解剖结构有关之外,因多为肩峰下型,即使脱位后关节在一定范围内仍可活动,只拍肩关节正位片时脱位难以显示,诊断医生在面对如肱骨小结节骨折、肩盂骨折等,主观认为这些损伤均为引起关节疼痛的原因,加上后脱位的病例相对罕见,对其影像学特征认识不足,从而忽略了进一步检查[10-12]。但本研究采用改良腋位诊断肩关节后脱位的符合率达到了100%,显著高于其他两个部位的投射(P<0.05),本组68例经正位与穿胸位X线片检查显示肱骨头边缘与肩盂前缘之间的平行关系不存在,肱骨头与肩盂后缘所组成圆形,且影像面积减小;而改良腋位片下显示,肩关节后脱位均为肩峰下型,清晰地显示肱骨头与肩盂的关系[13-14]。
综上所述,改良腋位投照法在肩关节后脱位在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图像层次清楚,可使医师更能清晰观察患者的病灶位置,尽早发现到隐藏病情同时开展针对性分析,快捷方便,能协助完成远程会诊以及学术讨论等工作,促进工作效率提升,有效减少误诊漏诊现象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