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

2021-08-07 01:44贾平凹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1年48期
关键词:秦川秦腔

贾平凹

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京、豫、晋、越、黄梅、二簧、四川高腔,几十种品类。或问:历史最悠久者.文武最正经者.是非最汹汹者?日:秦腔也。别的剧种可以各省走动.唯秦腔则如秦人一样.死不离窝。

但是,几百年来,秦腔却没有被淘汰,被沉沦,这使多少人大惑而不得其解。如果是一个南方人,坐车轰轰隆隆往北走,渡过黄河,进入西岸,八百里秦川大地,原来竟是:一抹黄褐的平原:辽阔的地平线上,一处一处用木椽夹打成一尺多宽墙的土屋,粗笨而庄重:冲天而起的白杨、苦楝、紫槐,枝干粗壮如桶,叶却小似铜钱.迎风正反翻覆……你立即就会明白了:这里的地理构造竟与秦腔的旋律惟妙惟肖的统一!再去接触一下秦人吧.活脱脱的一群秦始皇兵马俑的复出:高个,浓眉,眼和眼间隔略远,手和脚一样粗大,上身又稍稍见长于下身。当他们背着沉重的三角形状的犁铧,赶着山包一样团块组合式的秦川公牛.端着脑袋般大小的耀州瓷碗.蹲在立的卧的石磙子碌碡上吃着羊肉泡馍,你不禁又要改变起世界观了:啊,这是块多么空旷而实在的土地,在这块土地摸爬滚打的人群是多么“二愣”的民众!那晚霞烧起的黄昏里.落日在地平线上欲去不去的痛苦的妊娠,五里一村,十里一镇,高音喇叭里传播的秦腔互相交织,冲撞,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

八百里秦川,以西安为界,成阳、兴平、武功、周至、凤翔、长武、岐山、宝鸡,两个专区几十个县为西府。秦腔,就源于西府。这里民性敦厚,说话多用去声,一律咬字沉重,对话如吵架一样,哭丧又一呼三叹,呼喊远人更是特殊:前声拖十二分的长,末了方极快地道出内容。声韵的发展.使会远道喊人的人都从此有了唱秦腔的天才。

秦腔是秦川农民大苦中的大乐。秦腔于他们,要和“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羊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被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当他们在收获时节的土场上,在月在中天的庄院里大吼大叫唱起来的时候.那种难以想象的狂喜、激动、雄壮,与那些献身于诗歌的文人,与那些有吃有穿却总感空虚的都市人相比,常说的什么伟大的永恒的爱情是多么渺小、有限和虚弱啊!

每到农闲的夜里.村里常听到几声锣响:戏班排演开始了。演员们都集合起来,到那古寺庙里去。吹、拉、弹、奏、翻、打、念、唱,提袍甩袖,吹胡瞪眼,古寺庙成了古今真乐府,天地大梨园。寺庙里有窗无扇,屋梁上蛛丝结网,夏天蚊虫飞来,成团成团在头上旋转,熏蚊草就墙角燃起,一声唱腔一声咳嗽。冬天里四面透风,柳木疙瘩火当中架起,一出场一脸正经,一下场凑近火堆,热了前怀,凉了后背。排演到什么时候,都有观众看.有抱着二尺长的烟袋的老者,有凳子高、桌子高趴满窗台的孩子。排演到三更鸡叫,月儿偏西,演员们散了.孩子们还围了火堆弯腰踢腿,学那一招一式。

一出戏排成了,一人传出,全村振奋,扳着指头盼那上演日期。一到演出.半下午人就扛凳子去占位子了,未等戏开,台下坐的、站的人头攒拥,台两边阶上立的、卧的,是一群顽童。那锣鼓就叮叮咣咣地闹台,似乎整个世界要天翻地覆了。各类小吃趁机摆开.一个食摊上一盏马灯,花生、瓜子、糖果、烟卷、油茶、麻花、烧鸡、煎饼,长一声、短一声,叫卖不绝。锣鼓还在一声儿敲打,大幕就是不拉.演员偶尔从幕边往下望望,下边就喊:“开演呀,场子都满了!”幕布放下,只说就要出场了,却又叮叮咣咣不停。

终于台上锣鼓停了,大幕拉开,角色出场。但不管男的女的,出来偏不面对观众.一律背身掩面.女的就碎步后移,水上漂一样,台下就叫:瞧那腰身,那肩头,一身的戏哟!是男的就摇那帽翎,一会双摇,一会单摇,一边上下飞闪,一边纹丝不动,台下便叫:绝了,绝了!等到那角色儿猛一转身,头一高扬,一声高叫,声如炸雷哗啷啷直从人们头顶碾过,全场一个冷颤,从头到脚,每一个手指尖儿,每一根头发梢儿都麻酥酥的了。如果是演《救裴生》,那慧娘站在台中往下蹲,慢慢地,慢慢地.慧娘蹲下去了.全场人头也矮下去了半尺.等那慧娘往起站.慢慢地,慢慢地,慧娘站起来了,全场人的脖子也全拉长了起来。

秦腔在这块土地上.有着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基础。每每村里过红白丧喜之事.那必是要包一台秦腔的,生儿以秦腔迎接,送葬以秦腔致哀,似乎這个人生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台。人只要在舞台上,生、旦、净、丑,才各显了真性。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秦人自古是大苦大乐之民众.他们的家乡交响乐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还能有别的吗?

(选自《秦腔》,有删改)●一读一练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第一段揭示出秦腔的缺点——“死不离窝”.隐含了作者对它的发展的担忧。

B.作者以一个南方人的视角观察八百里秦川大地.让读者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C.通过对比.作者表达了对大吼大叫的秦腔的赞美和对那些空虚的都市人和讴歌爱情的诗人的鄙视。

D.从秦腔的排演到上演.村民们都热情高涨.秦腔使他们的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慰藉。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以“秦腔”为线索展开.笔墨却多在秦腔之外的秦地秦人,很少写秦腔艺术本身,写作角度独特。

B.八百里秦川的厚重辽阔孕育了高亢宏大的秦腔,而秦腔又展现了秦川的厚重悠长.两者巧妙地融合为一,相互关联。

C.文本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秦人唱秦腔“快板”时的高兴、狂喜之情比作“像被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生动形象。

D.结尾呼应标题.强调只有也只能有秦腔才能承载起秦人的喜怒哀乐.流露出作者对秦人生存状态的理解和对秦腔文化的欣赏。

3.从排戏、盼戏到演戏,文章多次通过场景描写来表现秦人对秦腔的痴迷,请选取一处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

4.为什么秦腔“死不离窝”却“没有被淘汰,被沉沦”?

答:____________

猜你喜欢
秦川秦腔
战疫秦川
在雨中“躲雨”的绵羊
“秦腔名旦”是怎样练就的?——《双官诰》、李娟及秦腔艺术的传承
该得奖的李老师
宁夏现代秦腔“三部曲”的实践意义
“反思”中的自由践行——我排秦腔《狗儿爷涅槃》
在“秦腔现代化与现代秦腔实践之路”研讨会上的发言
秦川丽教授简介
《主角》与秦腔:彼此成长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