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院士头衔更令人自豪的是成果的产业化,人民能享受你的东西,那你才成功。”2021年,83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淳生说话中气十足,语速飞快。很多人不知道,他曾经身患重病,20年前接受了肺癌手术,切除了右肺及三分之二的胃。但病痛丝毫没有改变他对心中目标的追求:一定要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超声电机。因为他明白,“技术是买不来的,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
1938年11月,趙淳生出生在湖南。“1岁多时,父亲就参加革命,后来牺牲了.9岁时母亲也生病过世了,家里只剩下我和祖母。我靠砍柴、放牛挣钱生活。”儿时清苦的经历,让赵淳生分外感激党和政府对他的帮助,“新中国成立前.地下党支持我读完了小学。新中国成立后,我又在政府帮助下读完了中学、大学,并在我不惑之年出国留学。我从心底感激党、感激国家,这是我搞科研最大的动力。”
20世纪90年代初,在国外访学的赵淳生从一场超声电机的讲座中得知,日本的超声电机已经用在照相机上了。麻省理工学院两个系都在研究超声电机,航空航天系想用到火星探测上,电机和计算机系想用到机器人上。1994年,他提着箱子回到祖国。“当时没有启动经费,我向系里借了15000元,买了一台台式计算机和一台简易打印机。一名硕士研究生、一名博士研究生、一名博士后.我们4个人一头扎进一个20平方米的房间里,不分昼夜地工作起来。”经历多次失败.1995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台能实际运行的超声电机“行波型超声电机”的原型机成功转动起来了!2013年,超声电机应用于“玉兔号”月球车,使我国成为第二个将超声电机应用到外星球的国家。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只要生命不停止.我就照样工作。我觉得工作是一种乐趣,可以延长生命。”赵淳生笑言:“我还要坚持健身,搞科研!
(选自《科技日报》2021年7月13日)
速写示范
事业成功,离不开痴心。“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赵淳生院士痴心于工作、痴情于事业,不追求生活上的奢华,不攀比物质上的享受,因而才能取得如此成就。生活与事业都离不开自控。他面对常人谈之色变的癌症,不忧亦不俱,以乐观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应对,最终战胜病魔,继续在科研道路上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