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盈,断裂之后的愈合

2021-08-06 03:49鄞珊
粤海风 2021年3期
关键词:艺术家艺术

鄞珊

女性的性别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备受歧视和逼迫,于是在各种社会中才不断涌现出女权运动。而性别下的女性艺术,更是在相同的环境中,无法得到与男性同等的疆域,她们一直被边缘化。而另一方面,封建社会里,琴棋书画,却是大家闺秀之功课,女子善丹青,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纵观历史,书写丹青史的名字,绝大多数却为男性。

这双重标准是断裂的层面,并非对等的层面,让生出的藤蔓好些曲折攀延。殊不知,女性的性别,从来是艺术的易感者,并非比男性处于劣势的位置,她们对艺术,更容易有心物一体的交融,皆因封建社会特定的环境、人文,封建社会隔断了女性的社交,也割裂了她们的才华,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中,艺术才华对一个女性来说并不是好事。女子不能像男人一般考取功名,甚至连抛头露面都被视为洪水猛兽,没有与外界的交流沟通,画艺才华只能关门内,湮没在自家花园里,才致许多才华如明珠般深埋闺阁。

所以现代人得以认识史册中的艺术作品,男性几近一统江山。

当然,也有许多名字留于史册,我们耳熟的有元代管道升、明代的柳如是、薛素素、顾眉、马守真、仇珠、文俶等。

管道升为著名画家赵孟頫之妻,工于山水,擅长画竹,为世人所熟知。许多女子丹青里手,善画梅兰竹菊,传统的工笔、写意画,比男人多了婉约清丽之气。本来应该有更多的名字流出,皆因她们没有合适的环境和机会,即如《红楼梦》里描述的大观园,一群才华超群的女子,即使艺术文学丹青里手也束缚在封建道德的罗网中,丹青能手的惜春也只能在深府里自我陶醉、孤芳自赏了。

有研究者指出,封建社会的女性艺术,传留下来的多来自青楼文化。这说法虽然有些失之偏颇,却不得不承认,女性艺术,在封建时代,它是一个特定社会和人文裂变孕育的花朵,它们佶屈聱牙地绽开在男性社会的土壤中,在历史长河中穿缝滋生,而这摇曳的花朵背后,是多少默默深藏于土地中的才华,她们从没有破土而出的机会。

那些流传下来的女性艺术,体现的居多是与封建社会不断地冲突与对抗,和最终的湮没。书画艺术无疑是她们自我疗伤的一种手段,并在艺术过程中进行的自我愈合。正如明代柳如是在《初夏感怀四首(其四)》中写道:“荒荒慷慨自知名,百尺楼头倚暮筝”,最终却还是“只有大星高夜半,畴人傲我此时情”。她们的家国情怀甚至高于男性,却只剩下感叹与无望,这是她与时下环境达成妥协的无奈心境和自我疗伤的呈现。

当封建之门被打开,西方的绘画体系与东方的传统在这块土壤上不断碰撞交汇。这时不仅是女性,男性画家也前所未有地接受了以结构和明暗关系为主体的西方绘画。这个时候妇女解放,走出国门、求学、工作,跟男人一样的履历,人文和语境的改变,使得她们的画不逊于异性。此时所涌现的女画家,近代女性画家方君璧、潘素、李青萍、潘玉良等人的作品诸多为世人所欣赏。潘玉良因她的传奇人生被拍成电影,名字被大多数人所熟悉。如方君璧的油画,不论风景抑或人物,都呈现出其精湛的造型功力和细微的观察力。这些能让其时社会侧目的作品,流传至今都令人感叹。

现代的绘画史中,女子的才華得以“抛头露面”,且慢慢占领了自己半壁江山的阵地。当然,这其中的路程曲折,是许多女性艺术家付出了“飞蛾扑火”般的勇气,才换来了凤凰涅槃的变化。潘玉良、李青萍、方君璧她们几乎是一代人的传奇,在我们这个时代看来,其时的社会观念匪夷所思,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人文意识何止是一座大山的阻碍?这些横亘在社会和时代里的观念,给女性性别带来的阻力甚至是毁灭性。我想,那个时代肯定有无数个这样热爱艺术的女性名字,只是无法像她们一样一路“杀”到最后,留下笔墨在青史,很多女性早已在社会潮流中灰飞烟灭,即使能像流萤般闪过一点光,也无法在历史上记下一笔。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女性才真正在艺术的田垄占据“半边天”的耕作。新中国成立以后涌现了许多女性艺术家,而改革开放以来,女性艺术家更是呈现出不逊须眉的劲头,艺术园地姹紫嫣红起来。

听过美术院校的许多老师这样的感叹:“读美术的女生几乎多过男生了。”

在当下,女生因着性别的特征,在艺术学习中更占优势,更容易被美术院校录取。而艺术创作中,女性也具有男性所没有的特点。特别是在学生时代,女性更沉稳,更容易进入艺术的刻苦钻研中。

因着自己浸淫墨色多年,喜欢艺术专题研究,更喜欢“评头论足”,与艺术同好的来往频繁,不时“话”画,把话艺术家长里短,自然会谈论起这样一个话题:女性艺术。在我的访谈中也多次提到相关问题。

我赞同绘画没有性别,我更欣赏绘画中的个性语言,包括性别所体现的特征。周思聪是我非常喜欢的女画家,我喜欢其作品,娴熟高超的艺术技能里面不经意凸显出来的女性的柔美,特别是她画的人物小品,曾看到友人收藏的周思聪人物册页,我爱不释手,这样的人物小品是女性特有的细腻柔美,却是小作品具有大气魄,不以尺牍圈定乾坤,那些负重的藏女,那些牦牛,整个川藏的气魄尽藏其中。她的笔墨、线条和色块,有刚毅凌厉的风格,而整个画面的人物,却显示了女性的温婉秀丽,这种秀丽是在强大的技能作铺垫而不经意飘逸出来的,甚至感觉到女人骨子里的脉脉温情。

我喜欢这种凌厉之中显现出来的花语般的艺术感觉,因为女人就是女人,花自有花语。

某位老艺术家参观了我们女性专题展,因着熟稔,他半开玩笑,指着画说道:“女人画,女人画。”他的话并没有贬义之意。他肯定地说:“女性的画,就是要有女人的味道。”在他看来,女性温润典雅且内敛,表现于外,即是艺术的独特魅力。

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在繁华的广州大都市中,每每有瑰丽多彩的女性艺术活动,每次参加女画家联展,居多以“三八”节为契机作各种艺术联展和艺事活动。如“润物季——女画家联展”“女之雅——女性书画家作品展”“最女人——女性艺术家作品联展”(我隐去具体专题,以免有广告之嫌)。特别是2014年广州市妇联主办有关女性艺术的高峰论坛,就女性艺术家和其作品进行了谈论,难得对女性艺术进行专门的探讨。自己进行这么多年的创作和理论研究,我也很关注女性艺术,特别是当代的女性艺术创作,难得跟那么多专家学者一堂进行相关方面的探讨,从另外的角度,听取了高校的艺术教育者,还有各行业对女性艺术家的见解,同时也开拓了我的思路,我们是社会职业女性,隔行如隔山般的观望,只有融合每座山流出的清泉,才能拓展我们的视野局限:教育者,理论研究者,创作者……汇聚了对女性艺术的看法的阐述。纵观当今的艺术创作,女性是一个课题,甚至可以分述很多支流话题。

在艺术院校中,女性,已经占据了一半(甚至超过了),其绽开的艺术之花也是千姿百态。当代的女性艺术家,为此花园贡献的何止五彩缤纷?特别是比较前卫的当代艺术,其采用的艺术语言多姿多彩,我们很难从其作品看出其性别,正如前面所讲的,无性别的艺术,其艺术的魅力呈现在人们跟前,跨越性别、国界、地域。但许多艺术作品,依然透出其美丽的女性倩影来。正如上帝造人,一男一女,构造不同,自有其不同的呈现。那么女人对其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即使是有意的掩盖,仍然难以掩饰其性别的特征,这是个有趣的现象,就像“最女人”联展所呈现的:女子柔美而感情细腻,女性艺术家的表达则往往如酒中贵妃,浓烈而真挚,感性而迷人;女性美丽而充满诱惑,同时作为社会中独立的个体,女性艺术家通过艺术抒写自己对社会、人生所感;女人甜美而风韵秀彻,女性艺术家的情感抒发独具魅力,婉转动人、娓娓道来。

我很赞成女性性别带来的优势观念:女性的感性。

感性是艺术创作的铺垫。

艺术是感性的,而女人是感性的,可以说,每个女性都是艺术的,只是其艺术成分能否找到突破口而已。所以,女性的艺术,不管是国画,还是油画、水彩画,抑或书法,很多人以为女性作品就是“秀媚”的同义词,其实不尽然,更多有其刚烈的表现,也有其厚重的书写,这看个人的性格和其本身的艺术历练。看着当下各种女性艺术,画人物的,我们看到线条的飘逸和秀气之外,也看到她们的凌厉风行之性格。画花鸟的,虽然呈现的是温婉清丽的画风,我们也能看到其不屈的品格。写意水墨的,我们除了看到女性的清淡风气,同时也看到她们的洒脱和飘逸之风。在瑰丽的女性作品中,我们更多感受到女人的浓浓情絮——这个世界是她们释放花絮的花园。

顺便把谈论点切入“最女人”女性艺术展的十几个女性中,看出女性对艺术的铺展是全方位的,不仅汇集油画、水彩、国画,也积聚了人物、花鸟、山水,异彩纷呈。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更多带着自身的痕迹:如性格、阅历、教养等,这是与男性完全不同的,在许多方面既是长处,也是其特殊的符号。男性艺术家的作品,更多的是一种原动力的爆发。女性的感性特征,使得其作品更重视自己的感受,更重视自身价值观的选择和理念的闡述。女子如美酒,不管年轻年长,有文化底蕴,便如美酒绵长。而在绘画体系中,女子更如花园里的鲜花:清丽风格的作品,如茉莉,秀气纯洁,我们像闻到阵阵若隐若现的清香;浓烈厚重风格的,如牡丹,浓彩淡抹,我们感受的是炽热的情怀。飘逸洒脱的,如杜鹃花,在春色满园中,有晨鸟低啭鸣唱。女性的线条更如情丝缠绕,清丽、热烈,真个是:说不仅,道不完……

在参观完画展,研讨会谈论时,时候渐晚,而大家谈兴正浓,个别女性艺术家却开始显得心不在焉,因为还惦记着家里、孩子……我与女画家林蓝老师交谈中都有同感:作为女人,我们都得忙碌着自己的家庭孩子,她戏称自己是最不像画家的画家。而我们并非人们心目中不沾柴米油盐的艺术家,我们在凡俗尘间,家庭家务照旧,笔墨纸张先退后。

我们忙碌着生活,忙碌着女人该做的一切,然后才是自家天地:艺术。

忙碌却是“揪出”了女性艺术的一个“结”——女性的家庭角色,正因为女人能沉浸在自己的家庭角色:如妻子、如母亲,她们才能在自己的画中更细微、更不自觉地表现出自己的母性情怀,更有着感性的丰润。如林蓝的《三果图》,画面虽然很简洁,但寥寥数笔,即达其境,更有其深意在其中。罗寒蕾老师的女孩画面,充满了母性的情怀,温馨满满。而同时画家们又是现代社会的职业女性,职业的角色面对着社会,社会的各种事件临在,使得女艺术家们在画面上,不仅寄托着自家的情怀、情感,同时有着对现实的思考,甚至重大事件的历史反映和在场体验。

女性参与社会,参与政治,参与各行各业……女性艺术在当今肥沃的土壤上,自然结出丰盈多姿的果实。

即使我创作上表现的是女性性别下的情怀,画面上呈现的是一种性别倾向,这个性化的表达,也仅仅是当下百花园中一朵纤弱的花,在超乎“技术”语境的艺术中:女性艺术,既可表达性别特质,又展现女人丰富的内涵。在当今,女性和男性拥有同等的条件,女性艺术家的画作,已经跨越性别的认知,这也是一种新的突破。

女性艺术强化性别特征的表达,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局限,也是一种殊色:我沿用着女性的角色在这个时代里,一个参与社会的工作者、一个父母膝下的女儿、一个普通的妻子、一个抚养孩子的母亲——这是我呈现的画面,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上帝的赐予。“若有丹青色,愿做花仙人。”我们是花,牡丹芍药玫瑰茉莉海棠杜鹃……呈现大自然丰润的色彩。

(作者单位:广东省作家协会)

猜你喜欢
艺术家艺术
纸的艺术
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