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元
李尔昭是一位木匠,擅长做各种乡下农具,风车、水车、犁头、耙子,总之,全是那个年代农村集体公社需要的农具。而且,只有李木匠做的这些农具好使,深受十里八乡社员们的喜爱。
包产到户,没有了集体社干活这一说法,加之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李木匠的这门手艺不吃香了,没人请他了。他就在自己家里做农具,风车、水车、犁头、耙子,小巧玲珑,大不过巴掌,总之,能揣在衣兜里或者拿在手里把玩的那种。
在一旁忙活儿的妻子说:“你一天天净干些没正经的事,做这玩意儿能当饭吃吗?”
李木匠不吭声,继续打磨这些玩意儿,消磨时光。
有一天,李木匠带上这些玩意儿走进金贵饭店,把它们放在餐桌上,几个客人前来围观,一个说:“这玩意儿还挺精致呢。”另一个说:“哟,谁这么有才?”又一个说:“谁?李木匠呗。”“这玩意儿卖不?”李木匠说:“不卖。”贵老板大步走过来,说:“卖。”说完,抓起一个风车,问客人:“你出啥价?”
贵老板叫李金贵,曾是一位乡村厨师,当年生产队安排他专门给李木匠烧饭。如今他是金贵饭店的老板,乡里人都叫他贵老板,也有叫他金老板的。
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大家争相购买。李木匠的兜里有钱了,兴致大发,回家后天天在家里做这玩意儿。逢年过节,就挑着去城里,边走边卖,不承想,喜欢这玩意儿的人还不少。
后来有一天,李木匠挑着这些手工物件来金贵饭店吃饭,饭后说:“弟,这些玩意儿就放你这儿吧,你帮忙给卖了,抵消些酒钱。”
李金贵说一声“好嘞”,就把这些手工物件挂在饭店里,为饭店增辉添景了不少,再加之店里新近添了几样特色菜,生意愈发兴隆,来往的客人也愈发多了。
一天,来了一位外乡人,一走进饭店就被店里挂着的手工物件给吸引住了。“老板,这些玩意儿卖吗?”“卖。”“还有吗?”“你买多少?”“有多少,买多少。”贵老板一惊,看着外乡人。外乡人说:“有多少,买多少。现钱,现货。”“这方坐,老板。”贵老板一声吆喝,“打酒,上菜!”又高声唱道,“红烧猪蹄,清蒸大肚——”招呼外乡人坐下来,贵老板立刻派人去通知李木匠。
李木匠即刻赶到。
这位外乡人姓钱,是一位港商,他一次性买走了李木匠家里的全部现货,并且与李木匠签订了十年的供货协议。
李木匠与港商的交易—下子在乡里传开了,沉寂一时的李木匠又成了乡里响当当的人物。
有了销路,李木匠的眼睛闪闪发亮,他的创业计划早已孕育在胸,现在一切都顺风顺水,朝着他预想的方向发展。
李木匠在小镇上租了几间民房,建了工厂,招来工人,李金贵为其担保,在信用社贷款了20万元,购买了一些设备。工厂很快就开工了,剪彩那天,热闹非凡。
工厂开工后,工人加班加点,很快,风车、水车、犁头、耙子堆了一屋子,眼看着约定的提货时间已经过了,钱老板却迟迟不来提货。电话打过去,传来的声音是:您拨打的号码是空号,请核对后再拨。反复拨打,都是这一句。
李木匠核对合同上对方留的电话号码,用手指头指着数字一个一个细心拨,传来的声音仍然是:您拨打的号码是空号……李木匠着急了,眉头皱成了“川”字。李金贵说:“哥,再等等吧。”
三个月过去了,仍无音信。
李金贵说:“哥,我看你得去一趟香港,会会这位钱老板。”
李木匠却愁云满面。李金贵心里清楚,此时的李木匠,已身无分文,负债累累。李金贵说:“哥,赴港的花费,我给你备,你只管去安排吧。”
李木匠把工人都暂时打发回家,锁了工厂的门,很快就启程去了香港。
到了香港,费尽周折找到了钱老板的门面房,李木匠兴奋万分,满脸堆笑,走过去说:“请问你们老板在吗?”
从里面走出来一位胖子,问:“你有何事?”“是这样的……”李木匠说明来意。胖子说:“我们这里没有钱老板。我姓张,是这里的老板。”李木匠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僵住了。
李木匠拿出与钱老板签订的协议给张老板看。张老板看了一眼协议说:“这个房子是我最近才租的,之前这里是干吗的,我一概不知。你都看见了,我们是经营灯具的。”
李木匠反复核对,协议上钱老板签的就是这间门面房的地址,沒有其他信息。李木匠仍不死心,央求张老板告诉他,钱老板如今迁往何处。张老板不耐烦了,连推带搡:“走走走。”就这样把李木匠推出了店外。
李木匠蔫蔫地走了,后来又在附近多方打探,也未能打探到半点有关钱老板的信息。
李木匠眉头紧锁,不知道钱老板唱的是哪一出戏。说是骗局吧,未提走他一分钱的货物,前期的货物全是现款现货。难道是想让他的货物堆积如山,再杀价购买?或者……李木匠越想越后怕,当今的骗局五花八门,他一时间也理不出头绪来。
李木匠怏怏地回到小镇,一句话都不想说,时不时有工人前来找他讨要工资,李金贵都为其解难。
这时候,房东也跑来催收房租,说是不交的话就让他腾房。李木匠心有不甘,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工厂怎能就此关门呢?于是,他厚着脸皮去找李金贵,李金贵替李木匠支付了房租。接着,收水电费的来了,信用社的信贷员也来催收贷款。
李木匠债务缠身,妻子帮着想办法,挑着那些风车、水车、犁头、耙子去城里售卖,在过一个路口时,被一辆摩托车撞飞,骑车的小子跑了,幸好村子里的老赵途经那里,见状赶紧叫车把李木匠的妻子送去医院。
李木匠赶到医院时,眼睛里全是泪水,没几天,整个人就脱了形,消瘦得不像样。李金贵赶来替李木匠缴纳了医药费后,来到病房看望嫂子,又安慰李木匠。
李木匠不说话,呆呆地坐在凳子上,满脸悔恨,悔恨当初不该有这样的创业计划。李金贵看出了李木匠的心思,搬来凳子坐在李木匠的跟前,说:“哥,你千万要保重身体啊,这个时候不要把自己的身体弄垮了哟。坚持吧,哥,我相信上天不会这样对咱的。”
李木匠说:“哥这辈子欠你太多了。”话刚出口,就哽咽了。
李金贵说:“哥,你别再说这样的话,弟的这条命都是你给的。”
十多年前的一天晚上,天降大雨,李金贵突发疾病,人蜷缩成一团,双手死死地压住自己的上腹部,疼得在床上翻滾。妻子急得在一旁哭。哐当一声,风把门吹开,正在门外避雨的李木匠看见屋里的情形,大喝一声:“赶紧送医院啊!”李金贵的妻子说:“家里没钱。”李木匠说:“都这个时候了,说哈钱哟,走!”说着,李木匠背起李金贵一头扎进雨里,往小镇医院跑去。跑进医院,李金贵被立即送进手术室,后来医生走出来说:“再晚来一步,蛔虫钻进心脏就没救了。”李金贵得的是蛔虫钻进胆囊的重疾,幸好送来得及时,否则就没命了。
李木匠替李金贵交纳了医药费,从那以后,李金贵与李木匠称兄道弟,无论谁有了难,都相互帮衬,共渡难关。
如今,李木匠遇到骗子的事在小镇传开,为避免食客视物谈论,李金贵把挂在饭店里的那些手工物件都取了下来,放进柜子里。为资助李木匠,金贵饭店的家底几近掏空,只好缩减规模,改卖馄饨。昔日的辉煌一下子成了过眼云烟,饭店里没有了吆喝声、划拳声,灯火也不再辉煌。
一天,来了一位客人,背着双肩包,样子很是精明。在餐桌前落座后,客人把双肩包放到凳子上,拿起餐桌上的菜单点菜:“来一份红烧猪蹄。”“先生,没有红烧猪蹄。”“那来一份清蒸大肚吧。”“先生,没有清蒸大肚。”客人把手里的菜单往桌上一丢,看着贵老板,不高兴地说:“这样没有,那样也没有,那有什么?”“面条。”贵老板说。
客人站起来,背起双肩包就要走,贵老板给客人鞠躬,说:“先生,实在是抱歉,我们给你煮碗面条吧。”贵老板不想让走进店里来的客人饿着肚子走出去。
来者见贵老板态度真诚,说:“那好吧。”就又坐了下来,贵老板把金贵饭店的窘况告知了客人,从柜子里取出那些手工物件。客人猛地站起来,兴奋地叫道:“找到了,找到了,终于找到了!”
客人的举动吓了贵老板一大跳,他看着客人,不明就里。客人冷静下来,说他是钱老板的弟弟,他哥哥与几家外商签订了农业用具供货协议——但他哥哥在一年前意外去世了,断了供货。当初与李木匠签订协议是哥哥一手操办的,因为是商业秘密,在哪里进货,家人一概不知。哥哥意外去世后,弟弟便独自在全国各地寻找,今天终于找到了。
贵老板一听,喜出望外,立即派人去通知李木匠。
李木匠很快赶来,三个人在小镇的一家餐馆里共进了午餐,随后贵老板和李木匠领着钱老板的弟弟参观了李木匠的工厂和库房。钱老板的弟弟很快与几家外商取得了联系,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盘死棋,又给走活了。
李木匠把贷款还清后,出资把金贵饭店装修一新,把那些风车、水车、犁头、耙子又摆在了店里,还在墙壁上镶嵌了一些古色古香的画。金贵饭店的生意又蒸蒸日上了。
佳话风传,传到县里,赵副县长带领一行人来小镇考察了李木匠的工厂和金贵饭店,又来到小镇旧街。小镇的这条旧街冷冷清清,几间清朝时期的民房破败不堪,瓦楞上、墙面上,长满青苔,街道石板路上也长满杂草。
“我看这里很不错嘛,打造一下,建成古镇,就是商机啊。”赵副县长的手一挥,随行记者咔嚓咔嚓拍照。
古镇建设很快就动工了。李木匠突发奇想,在古镇建了一座艺园博物馆,取名叫“李尔昭艺园”。里面的物件全以实物尺寸为准,揽括所有农具之精华,什么风车、犁头、耙子……但凡那个年代的农业用具,都将它们一一再现。
如今,李尔昭艺园已成了当地小学生教育园基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园内时常响起阵阵稚嫩的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