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绮敏
胡德勤,1932年11月生。1951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第十二军文工团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回国后到中央警卫团文工队工作,转业后在中国青年出版社从事革命回忆录、传记文学编辑整理工作。2020年获“中国人民志愿军抗关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70年前,18岁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第十二军文工团团员胡德勤,跟战友们一起历经了20多天艰苦的夜行军,于4月中旬到达朝鲜谷山地区。如今88岁高龄的她,凝望着手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韶华往事又回到眼前:“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我们不能后退一步!”
自1951年3月24日黄昏时分跨过鸭绿江,战火中的记忆就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入胡德勤的脑海,第五次战役、金城防御作战、上甘岭战役……
几乎与他们同期入朝的,还有一支颇具规模的队伍——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祖国人民时时刻刻牵挂着正在朝鲜战场浴血奋战的“最可爱的人”。1950年11月,抗美援朝活动在全国开展起来,仅两个月各地就送出慰问金113亿余元人民币(此为旧币值,约合新币值113万余元),慰问信45万封,慰问袋36万余个,慰问品61万余件。1951年1月22日,中共中央下达了关于组织赴朝慰问团的指示。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先后三次派出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分别于1951年3月、1952年9月、1953年10月启程。慰问团规模一届比一届大——_第一届575人,第二届1091人,第三届5448人,体现出中国人民支持为正义而战的决心。
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叶盛兰、常香玉、赵丹、侯宝林、马三立、马思聪、王昆、郎毓秀等著名演员纷纷来到前线,奉献精彩的演出,是抗美援朝战争史册上打动人心的一页。胡德勤说:“作为文艺战士,看到很多知名艺术家参加赴朝慰问团,我们特别感动。这是对战地文艺工作的巨大鼓舞。”
一场鲜有的告别仪式
战地文艺,也是战斗。在不分前方后方的朝鲜战场上,天上有敌机轰炸,地面有慰问演出。生死考验面前,第十二军文工团同作战部队一样,传承着“亮剑”军魂。
1952年9月29日,是第十二军文工团刻骨铭心的日子。早饭后,为了迎接国庆、迎接祖国人民慰问团,各个节目组都忙着排练:胡德勤和战友钟文龙在山沟里的掩蔽部排练《阻击战之歌》,小歌剧《一门火箭筒》节目组正在排练棚里忙碌着……
突然,4架敌机来袭,一轮机枪扫射后,投下80多枚炸弹,还有燃烧弹。用茅草搭的排练棚燃起大火,《一门火箭筒》节目组的7位同志壮烈牺牲。
编剧兼作曲杨肖永,参军前是音乐专业三年级的大学生,这次遇袭前不久回国去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却因个人水平早已达到课程培养目标,光荣地被老师特批“免修”而归。此时,她的面部完全变成了血洞,战友们不忍心看着鲜血流淌,纷纷拿出自己的毛巾,像平时处理伤口一样堵在她的脸上,完全无法接受她已牺牲的事实。
扮演火箭筒班班长的潘光汉,胳膊被炸断,满脸血肉模糊,已睁不开眼睛。他是小战士佘琳心中像亲哥哥一样的好战友!余琳冲到担架旁,忍不住地哭。潘光汉声音微弱地对她讲了最后一句话:“是小余琳吗?你要好好工作……”
受伤的人员也很多。胡德勤、钟文龙、黄业敬、余黎、丁光曦、刘国华都被送进医疗二所。最初,胡德勤被诊断为大腿擦伤,医生对其伤口进行了包扎处理。可几天后,她就开始发烧,伤口上方出现红肿。医生判断可能是盲管伤,从伤口处插入铁丝做的探针,在伤口上方12厘米处顶到了留在体内的弹片。开刀、取弹片,胡德勤的左腿从此留下了两道疤:一道是炸伤留下的开花状疤痕,一道是手术缝合后留下的条状疤痕。
为牺牲的战友送行,是痛苦的过程。工兵营赶制了七口棺材,其中一口是特制的——因为烈士姚锐牺牲时高举的手臂已不能放下。
战友们强忍着眼泪,默默地给烈士们换上干干净净的军装。将干净的白毛巾盖在杨肖永的脸上,把军帽放在毛巾上面,给她的发辫扎上鲜艳的红色蝴蝶结……
当天晚上,军首长、战士代表、朝鲜老乡都来为烈士们送行,这是战场上鲜有的告别仪式。
“同志们,我们不要被敌人吓倒,要化悲痛为力量,还有许多任务等着你们去完成。”说完,军首长拿起铁锹,带领大家一起掩埋了牺牲的战友。
各节目组迅速调整、补充演员,日夜加紧排练。杨肖永烈士牺牲前尚未完成《欢迎歌》的谱曲,由王玉琴、杨承德承担起这项特殊重任。
10月1日,欢迎祖国人民慰问团的演出照常举行。这是一场表现部队战斗生活、战斗作风的高质量演出,这是一场在文工团刚刚伤亡十多位同志的情况下,把对敌人的仇恨化为力量、继承先烈遗志的演出。观看演出的慰问团同志深受触动,重庆代表团还撰写了《战斗的十二军文工团》一文,发表在报纸上。
悲痛埋在心底,但永志不忘。第十二军政治部干事杨奇多年后写下这样一段怀念战友的文字:“军部移防时,天近黄昏,我在盘山的汽车上回望这些愈来愈小的新坟,心中怅然若失!逝者已矣!但愿能在月白风清之夜,这条寂寞荒凉的山沟里仍会响起他们‘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用以唤起人民对侵略者的警惕和仇恨!”
炮火硝煙,流血牺牲,挡不住志愿军文艺战士的脚步。据新华社1953年9月的报道,在上甘岭前线的某部文工团、文工队,曾在8个月中配合各时期的战斗任务,深入部队演出945次,有10位文工队队员15天内走遍45个阵地,演出59场,表演节目511个。
前线指战员纷纷道出心声:“文工团的同志能来到这里,什么都有了!回去请告诉首长,有我们守在这里,敌人就打不过来!”
“看亲人是政治任务”
2021年春节,胡德勤同堂姐胡德嘉通电话,谈起当年在朝鲜的难忘相聚。胡德嘉同样获得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1953年10月,她作为西南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剧团舞蹈队演员,参加了第三届赴朝慰问团第三总分团歌舞剧团。
这是停战以后派出的慰问团,成员包括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1994人,还有由全国40个剧团组成的文艺工作团约3100人等。他们带去了大量慰问品,包括刻有“中朝友谊万岁”“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纪念”字样的金笔,印有天安门图案的搪瓷杯等。还有近百万封慰问信、800多面锦旗。
1953年深秋的一天,一辆吉普车开到第十二军文工团驻地,竟是专程来接胡德勤的。原来,胡德嘉参加的赴朝慰问团正在慰问志愿军第三兵团,兵团首长得知她与胡德勤的关系,且该慰问团此行没有去第十二军的安排,便当即指示派车来接胡德勤,让姐妹俩相聚。首长说:“祖国人民是亲人,亲人里面看亲人,是政治任务。”一句温暖的话,姐妹俩记了一辈子。
在胡德勤同祖国人民慰问团朝夕相处的3天里,姐妹俩有说不完的话。胡德勤认真观摩慰问团带来的精彩演出,欣赏堂姐和一群姑娘在福建民歌《采茶扑蝶》的优美旋律中翩翩起舞,心里感到特别温暖。演出间隙,她跟着著名歌Ⅱ昌家郎毓秀学习花腔女高音的演唱技法,得到了不少真传。
在朝鲜期间,胡德嘉所在慰问团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及朝鲜人民群众带去了歌剧、合Ⅱ昌、独唱、舞蹈、曲艺等众多节目,演出115场,观众达13万人次。
这些慰问演出的场地,有的是简易剧场,有的是弹痕累累的工厂车间,有的是山坡密林中的露天土台……演职人员不怕艰苦、不惧寒冷,只要战士们喜欢,每场演出均一再加场,有时加场到6小时,有时连续演出3场。胡德嘉随慰问团于12月16日奉命回国,又为志愿军归国部队演出40余场,观众达4万余人次,直到1954年2月才完成慰问使命返回重庆。
“慰问信哪,飞满天呀:一封一封,紧相连哪。随风吹来顺水送,送到志愿军的手里边……”胡德勤在战地笔记本里抄录的柯蓝作词、贺绿汀作曲的《慰问信飞满天》,真实展现了祖国人民的热情。
前线战士喜读祖国慰问信的场景,给第十二军文工团美术队队员何孔德留下了深刻印象。战争结束后,他参加了中央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毕业作品就是根据战地记忆创作的著名油画作品《祖国来信》:战斗间隙,一名志愿军战士靠在坑道口旁,借着微弱的光线朗读祖国来信;身旁两位志愿军战士坐在火炉边,聚精会神地听,露出可爱的笑容……
第十二军文工团团员徐菜被北京石油学院一名大学生的来信打动了,欣然回信,从此两人建立了联系。停战后,徐菜回北京治病时,还应那位大学生邀请去学院参加团支部活动。
有热情的大学生问徐蕖:“我们写了那么多慰问信,为什么收不到回信?”
她笑答:“祖国来信千千万万,怎么可能回得完。但如果你们在信封上写出志愿军战士的名字,就能得到回信了。”
于是,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向她索要文工团团员的姓名:有的说,要认识舞蹈演员;有的说,要认识弹奏乐器的同志……
“我想给唱歌的同志写信!”学院学生合唱团指挥吴书年满怀期待地说。他原本是大连工学院石油炼制专业的学生,因为院系调整转到北京,最终成为北京石油学院的学生。在大连时,他就经常去火车站抬志愿军伤员,还多次主动为伤员献血——并且要求加倍,一次献出400毫升。
“好,我就把文工团里唱歌最好的同志告诉你。她叫胡德勤!”
没过多久,胡德勤收到吴书年写给她的信,开头竟是这样写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祖国人民的最可爱的人、英勇顽强的志愿军文艺女兵胡德勤同志……”
吴书年连续给胡德勤写了数封热情洋溢的信后,终于心愿得偿,收到第一封来自志愿军的回信。
胡德勤严守部队纪律,不写日记,不存信件。但她永远铭记,那往来于战地和祖国之间的飞鸿所承载的至真至纯的情,那由此而生的缘。
“让真理铿锵的声音,永远回旋”
1954年4月,第十二军文工团回到祖国。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融入血脉,人生开启新的里程。“艰苦就是光荣,坚持就是胜利!”这是赴朝前,胡德勤和战友们在誓师大会上集体喊出的誓言,这也成了陪伴她人生的“口头禅”,鼓励了家人、教育了晚辈。
根据组织安排,胡德勤先是调入中央警卫团文工队工作。转业后,她在中国青年出版社从事革命回忆录、传记文学编辑整理工作40余年。她是参加《红旗飘飘》丛刊编辑工作时间最长的人。她经手的文字,讲述重大历史进程,展现了革命领袖、革命先烈、著名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也不乏描写“普通一兵”们的革命斗争生活。
胡德勤因工作而结识大量的党史、军史的见证者和讲述者,包括元帅、将军、士兵、作家、画家、音乐家、导演、编剧、演员……文艺宣传、历史传承、军旅之缘,贯穿其全部职业生涯。她的目光聚焦着历史的星空,抗美援朝精神始终鼓舞着她。
回忆过往时,胡德勤常讲:“我们永远怀念那些牺牲的战友。作为战争的幸存者,只能好好工作,对其他的事情不能有过多的要求。”
胡德勤是刘白羽书作《大海—记朱德同志》的责任编辑。他们在一起谈书稿时,总是不经意间回忆起抗美援朝的一些往事。1952年秋,刘白羽在朝鲜同第十二军文工团一起开座谈会,胡德勤讲了许多战地文艺工作的心得体会,使刘白羽很受启发。没想到,时隔几十年,他们的工作又有了交集。
为表示对胡德勤在記录党史、军史工作中辛勤耕耘的敬意,刘白羽特地挥毫落纸,赠送一幅题词:“胸罗星斗德勤同志正”。
“我愿与作者同举擎天史笔,汲尽三江之墨,历数世界风流人物。让真理铿锵的声音,永远回旋,叩启人们的心扉。”写下这段编辑寄语时,胡德勤已届退休之年,依然透出从战场上走下之人所特有的气概。
“我们要告诉今天的青年,无论何时都不要惧怕外敌霸凌,我们中国人能够胜利。”作为从“钢少气多”年代走过来的老战士,今天的她依然有这个志气、骨气、底气,坚信胜利一定属于正义的一方。
胜利能够赢得和平、赢得尊重,这是被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明证了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所说:“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