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舞蹈的文化生态适应研究

2021-08-06 13:18李建勋孙姗姗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8期
关键词:文化适应

李建勋 孙姗姗

【摘要】本文以J.H.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为研究视角,通过对燕赵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梳理,分析燕赵舞蹈的文化生态适应。燕赵文化的产生是由历史决定的,燕赵舞蹈的形成是受到其密切的影响而产生,这其中包含文化、历史、环境等诸多生态因素,其文化适应在形成、发展、成熟多阶段具有相互的适应性,这也是燕赵舞蹈形成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燕赵舞蹈;文化适应;文化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J7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8-119-03

【本文著录格式】李建勋,孙姗姗.燕赵舞蹈的文化生态适应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4(08):119-121.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燕赵群文舞蹈生态环境研究”(项目编号:17BE095)的阶段成果。

燕赵是一个地理概念。南至黄河,西至太行山脉,北至燕山山脉,东至渤海。形成以河北为中心,辐射周边多省市的地域概念。同时又是华北平原北部的核心,因此农耕文化是该区域的主导区位。燕赵是一个历史概念。从战国时期燕国和赵国区域内产生的区域文化,进而延续至今。燕昭王报复伐齐标志着燕文化的形成,胡服骑射标志着赵文化的形成,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别融入到晋文化体系、邢文化脉络和成邺文化。近代历史中,燕赵地区又是“革命”的主要阵地,许多具有标志性的战役在此发生,从而汇聚成“慷慨悲歌”的英雄群落。加之中国两次人口的大迁徙——闯关东、走西口,都以燕赵大地为枢纽促使了燕赵文化以文化、历史、环境为纬度,进行多元化发展,从而构建燕赵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955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在其代表作《文化变迁的理论》中,首次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其核心概念包括“文化生态适应”和“文化核心(culture core)及其余留物(remainder)”。“文化生态适应”是指“一个社会适应其环境的过程进行研究”[1];“文化核心”是指“同生存活动和经济布列最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特征群集”[2]。“文化的余留物”包括“社会结构的许多方面及仪式行为”[3]。国内学者对这一概念所存在的技术体系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提出了文化适应的概念“由个体构成的不同文化群体间,由于持续而直接的文化接触,从而导致个体或群体在文化模式上变化的现象”[4]。

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创生与其对自然和文化环境的适应是密不可分的。如齐鲁文化与儒家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关东文化与其地域环境是相互促进的;岭南文化与其历史境遇是无法割裂的。然而对燕赵文化,尤其是燕赵地区的舞蹈文化的概念构建,与其生存的环境、文化、历史有哪些密不可分的因素?在近年来燕赵地区舞蹈作品的创作与燕赵文化之间又存在哪些必然的联系?河北被称作“民间舞蹈之乡”,其多样性的民间舞蹈,又是遵循了怎样的文化适应策略而逐步建立?这些问题都有助于丰富燕赵地区舞蹈文化的构建,同时能够为燕赵舞蹈未来的发展,提供较有利的佐证。

对于“燕赵舞蹈”这一概念的阐述,主要集中在以下文章。如《燕赵民间舞蹈文化对推动河北省旅游业发展的研究》一文中,将燕赵民间舞蹈等同于河北民间舞蹈,研究的主要对象也是河北地域内的民间舞蹈。这与“约定俗成”的燕赵概念相吻合,即燕赵为河北的别称。此文第一次将河北民间舞蹈以燕赵民间舞蹈的称谓存在于学术研究之中。此外,《革命烽火熔铸燕赵文脉》一文中,燕赵文脉建立在“燕赵大地成为敌后抗战的主战场”之上,并以代表性的人物、艺术作品,以时间为序,梳理燕赵地区作为“战场”的红色革命题材的创作。本文以此为蓝本,对燕赵的“民间舞蹈之乡”和“敌后抗战的主战场”以文化生态适应的角度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与探讨。

一、地域环境和历史遭遇奠定燕赵舞蹈品格

燕国地处北寒地区,气温寒冷,且经济较为落后。有学者认为“燕文化是苦寒文化,猥琐而局促,卞急而狷介,是由政治经济的相对落后导致激变而产生的文化。”[5]更有学者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燕蓟为边缘苦寒之地,故而人口稀少。可以说,燕赵之地的生存环境相对艰难困苦得多。”依据环境决定论,气候能够决定人的体格和性格。那么燕赵地区的人民因其生活在“苦寒之地”而“易于形成一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价值认同”[6]。因此出现了侠胆义肝的英雄情结。在李新撰写的《悲歌慷慨 地灵人杰——论“燕赵文化精神”的内涵与生成》一文中将燕赵文化精神总结为“山川雄峻,地灵人杰”“英雄豪俊,层出不穷”和“儒学传统,尚质求实”[7]。不仅强调燕赵文化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中衍生而来,而且从史学角度,对燕赵大地上的历史典型英雄人物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文章还从儒学的角度分析燕赵文化的构成,认为河北诗人能够在诗歌中直抒胸臆,真实地表达个性思想是儒家思想和燕赵文化的契合。

此外,在河北大学贺志朴在《论燕赵文化的美学精神》中,还论证了燕赵文化与京城之间的关联,这与河北的民间舞蹈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流传于承德的满族宫廷舞蹈、皇室守灵人的易县“摆字龙灯”等。文章还在京城文化和中原审美的基础上,提出乡土文化也体现着“慷慨悲歌”的核心精神。“冀南、冀北、冀东分别体现了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8]。如徐水舞狮体现了燕赵文化的尚武精神;二人台充满了阳刚之气;沧州落子体现了燕赵文化的侠义精神等。

这些因素共同构建燕赵文化的精神特质:燕赵独特的自然环境奠定了“侠胆义肝”的精神基础,厚重的历史境遇发展成为“慷慨悲歌”的精神核心,多元的文化构建“刚直厚朴”市井文化气息。

二、慷慨悲歌中的燕赵舞蹈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当时的燕国和赵国有着极为生动的描述,大致可以概括为为“雕捍少虑”“悲歌慷慨”和“好气任侠”[9]。

首先,“慷慨悲歌”在河北民间舞蹈中有着集中的反映。如沧州落子吸取了当地武术的动作作为舞蹈姿态,如《河北民间舞蹈的文化生态学研究》中提到“沧州滨海而多盐碱的恶劣自然环境在造成农民减产、饥荒频仍的同时,也用丰富难点海盐为沧州民众提供了一条谋生之路。由于贩盐需要保镖,这就促成了沧州本地的习武风尚……从而促使当地民众将落子舞发展成为一种具有鲜明武术色彩的独特民间舞蹈。”[10]沧州地处温带季风性气候,本应以农业耕作為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其海拔较低,海水倒灌,形成不适宜农耕的返碱地。于是沧州人民开始贩卖海盐,在封建王朝贩卖私盐是大罪,只能够依靠“镖局”的保护防止官府的稽查和盗匪的抢劫。习得一身武艺成为沧州人谋生的手段,后来,沧州落子舞蹈中就融入了武术的元素。同时,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继承·河北卷》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康熙年间,黄天霸为破一山寨,命士兵扮做卖艺人,手持鞭、棍,内藏武器,且歌且舞,上山献艺,趁机出去武器,杀死山大王,为民除害。后人为纪念他们,就打其霸王鞭、敲起竹板,从此有了落子。”[11]黄天霸这种为民除害的行为,能够充分体现燕赵文化中的“好气任侠”的文化品质。

此外,现当代艺术作品中,对燕赵的“悲歌慷慨”有着较为丰富的诠释。如由东北师范大学创作表演的《鸡毛信》是以同名电影为蓝本改编的舞蹈作品。电影版《鸡毛信》其渊源为华山创作于1945年7月的小说版《鸡毛信》,主人公海娃“是晋察冀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众多儿童团员和小通讯员们的英勇事迹,经作家提炼、升华、创造而成的”[12]。舞蹈中革命仁人志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质,正是“慷慨悲歌”的真实写照。

2021年来河北本土的舞蹈创作也在红色文化中孕育出新的作品。如河北经贸大学创作的《岗南新娘》演绎了抗日战争期间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老区平山县岗南村,送男人上战场的女人在饱经生活和精神摧残,饱尝家国恨、民族仇之后,咬紧牙关誓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存在状态。再如河北大学创作的《棋盘陀》以狼牙山五壮士为原型,表现无畏战士在战斗中临危不惧,英勇阻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从主峰棋盘陀纵身跳下。“狼牙山五壮士”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舞蹈通过“狼牙山五壮士”为人物形象的舞蹈化演艺,讴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以此唤醒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燕赵舞蹈文化中的市井气息

如果“慷慨悲歌”是燕赵文化中“超我”境界,那么“好气任侠”却是“本我”的自然流露。“赵文化‘好气任侠,有富厚的市井因素”[13]。国家的气象,能够通过当时的民间文化展现出来,同时,又能够通过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展现市井人民的生活状态。市井气息的流露,也是在自然和社会的变迁中逐渐形成的。

河北拉花民歌《大过门》“第二段歌词便是讲述冀中大水灾中,灾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的情景……灾民的遭遇与井陉人民有着心理、情感的内在联系……在拉花中得以体现。”[14]井陉拉花舞蹈的产生,跟灾民求生存、求发展的心态密不可分。河北拉花舞蹈的产生,能够窥探到灾民面对困境的乐观精神,也是市井情感的自然流露。河北地秧歌主要流传于唐山、秦皇岛一带,以昌黎最为典型。在对其进行田野考察时,地秧歌至今任然活态传承。地秧歌已经成为带有广场舞性质的民众娱乐活动,民众参与性极高,仍旧保存着较为传统的风格特征。地秧歌人物扮相基本按照我国北方秧歌“四梁四柱”的传统样式,但丑角却是非常浓墨重彩的一笔。“丑是地秧歌中的核心角色,因为没有丑就没有‘逗。用当地人的话来说‘闹秧歌不丑,就同吃饭没肉一样不上口。”[15]唐山乐亭县地区,至今任然保留着地秧歌的特征,非传承人的普通民众,在丑角的塑造中惟妙惟肖,如傻柱子、丑公子等,极具滑稽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河北人民的面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心态。

舞蹈艺术作品《走山梁》,采用拉花的动作语汇,塑造了一群极具市井特色的山沟里的年轻人。舞蹈中大量采用“上山步”,是太行山脉人民居住环境的真实写照。滑稽风趣的表演风格,展现出大山中人民的探索。舞蹈《走山梁》恰如其分地展现了河北山区贫民百姓的质朴生活。走出大山,就是奔向新的生活。

除此之外,作为多元文化相互渗透的河北,又地处环北京地带,势必受到皇族和宫廷文化的影响。作为守陵人的后裔,保定易县忠义村的村民所舞动的“摆字龙灯”是皇族文化的延续。其龙舞道具分为十三节,是为了纪念雍正在位十三年。石家庄鹿泉北白砂龙灯在乾隆出巡时进行表演,并被赐予黄马褂。这些宫廷文化的发展,更加能够体现市井百姓对宫廷文化的敬畏。

四、结语

“慷慨悲歌作为燕赵文化的精神特质,是燕赵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的,而后人对这种文化精神的认同,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对这种特殊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16]河北地域辽阔,形成了多文化形态共存的局面,如张家口以游牧文化为主,秦皇岛以海洋文化为标志,冀中和冀南地区以农耕文化为典型。还有一部分地区古时以渔猎为主要生活方式,后因自然环境的变迁,逐渐演变成为农耕。河北地域是燕赵文化的重要组成,自然环境及其变迁、社会变革、历史遭遇共同构建了燕赵文化的多样性。第一,河北传统民间舞蹈能够体现积极地乐观主义态度,能够展现热爱生活,笑对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如唐山地秧歌中以丑角的表演最为典型。这也是赵文化“好气任侠”的当代呈现。第二,河北的历史遭遇,造就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红色文化特征。如晋察冀革命根据地、西柏坡革命根据地等,产生了大量的男性英雄形象,促使当代舞蹈作品具有丰富的红色基因。这也是燕文化“慷慨悲歌”的集中体现。第三,燕赵文化是河北区域文化形成的诱因,同时又是形成过程中的必然结果。距今3000多年的燕、赵两国所形成的“慷慨悲歌”,至今仍有所延续,集中展现市井百姓的乐观精神和革命历史人物的红色英雄。综上所述,燕赵文化的产生是由历史决定的,燕赵舞蹈的形成是受到其密切的影响而产生,这其中包含文化、历史、环境等诸多生态因素,其文化适应在形成、发展、成熟多阶段具有相互的适应性,这也是燕赵舞蹈形成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美]朱利安·H·斯图尔特著,潘艳,陈洪波译.文化生态学[J].南方文物,2007(02):107-112+106.

[2][美]J·H·斯图尔德,王庆仁.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J].民族译丛,1983(06):27-33.

[3]崔明昆.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与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58-64.

[4]孙丽璐.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1.

[5]张京华.“燕赵文化”概念界定的要点[N].中华读书报,2015-05-27(013).

[6]周振国,向回.燕赵慷慨悲歌基本内涵及历史传承[J].河北学刊,2014(06):185-190+196-197.

[7]李新,周新华.悲歌慷慨 地灵人杰——论“燕赵文化精神”的内涵与生成[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04):146-147.

[8]贺志朴.论燕赵文化的美学精神[J].中国美学,2018(01):263-272.

[9]二十五史(第一册)·史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55-356.

[10]邢令果.河北民间舞蹈的文化生态学研究[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7:81.

[1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继承·河北卷[M].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989:209.

[12]王建军.《鸡毛信》版本溯源及人物原型考辨[N].文汇报,2018-02-05(W04).

[13]张京华.“燕赵文化”概念界定的要点[N].中華读书报,2015-05-27(013).

[14]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继承·河北卷[M].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989:393.

[15]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继承·河北卷[M].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989:48.

[16]周振国,向回.燕赵慷慨悲歌基本内涵及历史传承[J].河北学刊,2014(06):185-190+196-197.

作者简介:李建勋(1988-),男,黑龙江齐齐哈尔市,讲师,研究方向为舞蹈创作理论;孙姗姗(1981-),女,河北保定市,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舞蹈教育。

猜你喜欢
文化适应
基于Berry文化适应理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启示
走出边缘:阳江苗族代耕农的文化适应与社群重构
文化适应视角下的中介语倾向性探讨
老挝留学生文化适应度调查研究
从文化不连续性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
低龄留学要做好“文化适应”
媒介使用与文化适应之相关性研究
从工具的磨损看麻山苗族对文化所属环境的适应
创建高校自身特色 重视职业教育发展
新疆少数民族时间观念差异与文化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