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锻炼指导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2021-08-06 01:42李彩霞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13期
关键词:稳定期吸气呼气

李彩霞

滕州市工人医院呼吸内科 27759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以治疗和预防的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的特点〔1〕。COPD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胸闷、咳痰及气短等,严重者可引起营养不良、骨质疏松及功能障碍等〔2〕。相关研究表明,COPD每年发病率为8.7%~10.0%,在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15.4%,且呈逐年递增趋势,该病由于发病率高、病程慢、易反复、进行性发展等特点〔3〕,从而导致患者社会活动受限、劳动耐力降低,不仅对其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产生极大危害,给家庭与社会也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4〕。大量研究证明,在COPD患者处于稳定期时,积极为其进行肺部的康复治疗可达到缓解患者临床呼吸症状、优化功能状态,提高活动参与能力的效果〔5〕。运动锻炼作为肺康复的基础和核心内容,适用于日常活动受限、运动耐力下降、劳力性呼吸困难的呼吸系统疾病者〔6〕,通过对其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全身锻炼以及其他传统运动训练,使患者增强活动耐力,进而改善生活质量〔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滕州市工人医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94例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7例。纳入标准:①病程≥1年,②无其他既往病史,③经诊断确诊为COPD患者,④配合治疗并签署手术同意书,⑤具备正常的沟通能力。排除标准:①存在神经系统疾病者,②1年内使用过激素类药物者,③无自主活动能力者,④合并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者。常规组患者47例,年龄45~75岁,平均(56.58±5.34)岁;男29例,女18例;婚姻状况:已婚35例,未婚5例,离异或丧偶7 例;身高145~175 cm。干预组47例,年龄42~74岁,平均(53.87±9.56)岁;男31例,女16例;婚姻状况:已婚28例,未婚6例,离异或丧偶13例;身高154~168 cm。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①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多聆听患者的主诉,缓解患者不安情绪,为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②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痰时实施相应的排痰措施,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并注意有无真菌感染;③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更换姿势,预防压力性损伤;④行健康饮食干预,指导患者多食用清淡、易消化、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增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醒戒烟禁酒;⑤嘱咐患者按时用药,并正确用药,告知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运动锻炼指导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成立健康小组 由康复医师1名、护士长1名、护士3名组成健康小组,组内成员均具有3年以上的疾病康复治疗经验与临床护理经验,具有充分的耐心与良好的沟通能力,均统一经过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小组讨论、专家咨询与查阅文献后,共同构建稳定期COPD患者运动锻炼的具体方案。

1.2.2运动锻炼指导方案 (1)运动前评估:进行运动锻炼前对患者的合并症、心理状态、运动能力、心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并充分掌握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及疲劳感知度等身体状况,同时还需对患者的柔韧度、平衡度以及肌肉力度进行评估,以便于为其制定针对性的运动方案,从而使运动锻炼的安全性得到保障。(2)提高认知:对患者进行集体式的健康教育,利用多媒体、健康手册等方式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吸烟与疾病之间的利害关系,同时耐心为患者讲解相关的卫生知识,如什么是呼吸系统、戒烟的必要性、饮食与疾病的管理预防,并且强调患病期间的运动锻炼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全面认知水平,改善患者的治疗心态,提高运动锻炼的依从性与配合度。(3)热身运动:运动前,患者进行充分热身可有效减少运动过程的不适反应,且可避免运动对机体造成损伤,如跑步机缓慢行走2 min;无负荷踏车运动3 min。(4)有氧运动:①功率自行车:指导患者踩功率自行车,每次30 min,1次/d,运动强度根据患者评估的摄氧量调节,以患者的耐受范围为限。②打太极拳:指导患者练习打太极拳,强度根据患者的呼吸和心率选择,以患者运动10~15 min后不感觉疲劳、无不良症状为宜,每周3~5次,1 h/次。③跳广场舞:指导其跳广场舞,舞曲应以缓慢、柔和、有节奏为主,如“荷塘月色”等,以患者跳3~5 min心率、呼吸处正常范围为宜,20 min/次,4次/w。(5)抗阻运动:①平板支撑:指导患者双手支撑于地面,使用手肘和脚尖来保持身体的平衡,身体与地面平行,处于一条直线,避免臀部和腰部上下凹凸,维持20 s为一组,每天两组,以患者感觉疲劳、吃力为限,此运动可锻炼核心肌群。②仰卧起坐:指导患者平躺在地面或床上,双腿屈膝,小腿与地面保持45°,脚底部踩在地面,双手于双耳侧面距离10 cm处放置,然后起身,双手往膝盖移动,颈部和肩部保持放松状态,头摆直,下巴与胸部分离,之后腹部肌肉用力,双肩缓慢抬离地面,并配合呼吸。每次做10个,3次/d。③深蹲起:指导患者站立,抬头挺胸,双脚打开与肩保持同宽,双脚平行,脚尖向正前方,脚掌分开成约60°,保持下蹲时脚尖方向与膝盖方向一致。身体慢慢往下蹲,直到大小腿的夹角小于90°,但不要贴紧放松,约70°~80°即可;然后大腿向前用力站起来,直到站直,每次10~20个,1次/d。(6)呼吸训练:①腹式呼吸:患者选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双膝呈半屈状态,双手分别放在上腹部和前胸上,用鼻子缓慢吸气,使腹部鼓起,手能明显感觉腹部鼓起后维持2~3 s。再用嘴缓慢呼气,手能感觉腹部下降感,吸气过程中做到吸气的最大极限,腹部也鼓起,呼气也同理,每次重复8~10次,3次/d。②缩唇呼吸:指导患者闭嘴经鼻吸气,口唇缩成吹口哨状缓慢呼气,收腹、胸部前倾,缓慢呼气保持4~6 s,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呼气以能使距口唇15~20 cm处的蜡烛火焰倾斜不熄灭为宜,每次10~20 min,每日2次。③吹气球法:指导患者深深吸一口气,在气球内缓慢吹气,使气球逐渐变大,维持10 s后,将气满满放掉,吹气之间不能换气,休息3 min后,重复练习,3次/d,15 min/次。④全身呼气体操:提肩运动:站立保持双手自然下垂,吸气使双肩提起,呼气时使双肩下降;胸肌锻炼:将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后再吸气,双手压住胸部呼气时头往后伸,然后吸气,在呼气的同时头转回原位;背肌锻炼:双手互扣放在胸前然后吸气,呼气的同时充分使双手伸展,再吸气,呼气的同时双手回原位;肋间肌锻炼:一只手放在对侧腰部,另一只手放在颞部,然后吸气,呼气的同时身体倒向一侧再回原位,换方向重复训练。开始每次1~2遍,逐渐增加到每次做4~6遍,1~2次/d,以患者耐受度为准。

1.3 观察指标

①生活质量: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8〕对COPD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该量表包括主要症状、活动度、影响度三个维度,共有50个条目,分数范围1~100分,结果得分越低,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②呼吸功能:选用呼吸困难分级评分法(MMRC)〔9〕对患者干预前后的呼吸困难程度进行评定,等级范围为0~4级,0级为轻微(用力运动时呼吸困难);1级为一般(快步行走出现气短);2级为中度(行走慢或需停下休息);3级为重度(行走几分钟需停下喘气);4级为严重(不能离家、穿脱衣物呼吸困难)。患者等级越高,则表明呼吸困难程度越严重。③运动能力:采用6 min步行实验(6MWD)〔10〕对患者干预前后的运动能力进行评级,方法:在室内选择50 m的地面,患者到达终点后来回折返,计时器定时为6 min,记录患者6 min内折返次数,计算出步行总长度。评定等级分为,步行距离≥450 m为4级;步行距离375.0 m~449.5 m为3级;步行距离300.0~374.9 m为2级;步行距离<300.0 m为1级。患者行走米数越长,则表明患者运动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SGRQ评分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的SGRQ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SGRQ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MMRC评分情况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MMRC评分情况显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MMRC评分情况比较〔n(%)〕

2.3 两组6MWD指标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的6MWD指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6MWD指标比较

3 讨论

COPD作为一种由肺部功能受损进而引起一系列身心障碍的、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气喘、活动受限、运动功能损害,使患者发生失能,导致生活质量逐渐下降〔11〕。随着社会老龄化现象增加、空气污染的持续加重,COPD已成为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威胁的重要疾病之一〔12〕。据相关研究表明,COPD的死亡率仅次于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对社会以及家庭造成很大损失和负担〔13〕。COPD患者在临床急性发作期后,临床症状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少与改善,从而进入相对缓解、可控制的稳定期,诸多患者在处于稳定期时,对生活质量以及康复进展的期望远远大于急性期的患者〔14〕。临床对COPD治疗仍以药物及氧疗为主,只能延缓疾病的进程,短暂控制症状,已不能满足患者对自身康复以及生活质量提升的需求〔15〕。因此,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身体功能,对促进患者肺功能康复具有重要意义〔16〕。

肺康复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综合多学科内容,为慢性肺损害患者设计的个体化非药物干预方案〔17〕,旨在通过逆转或稳定患者的临床表现,达到减轻呼吸困难症状、优化功能状态,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效果〔18〕。运动训练是肺康复的核心,其包括全身锻炼和呼吸锻炼,与体育训练不同的是,COPD患者的运动训练主要是遵循针对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徒手、借助器械或患者自身的力量,完成相关的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使全身的运动功能与感觉功能得到恢复〔19〕。有研究表明,长期坚持进行规律的运动锻炼能够有效提高COPD患者的呼吸肌肌力和运动能力,改善患者不良心态以及呼吸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

3.1 运动训练对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COPD患者出现的呼吸困难、运动受限的主要原因为呼吸肌减弱,从而导致出现呼吸肌无力,也是造成肺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21〕,因此,改善呼吸肌力量和耐力,能够有效缓解呼吸困难,减轻气喘的严重性,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22-23〕。本次研究对患者进行针对的呼吸功能训练,其中缩唇呼吸、吹气球法和腹式呼吸,不仅增大患者横膈的活动范围,使肺功能的伸缩性得到提高,且有利于改善异常呼吸模式,减少使用辅助呼吸肌,达到减少呼吸能耗,改善呼吸效率的效果。同时,全身呼气体操通过协调连贯的全身运动和规律的呼吸气,不仅可以纠正病理性的呼吸模式,且随着全身运动时呼吸深度的增加,能够锻炼呼吸肌功能,还可减轻气阻,从而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的临床症状。

3.2 运动锻炼对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COPD患者在每次活动后出现动态肺过度充气,从而引起骨骼肌功能障碍,导致出现运动功能障碍,而运动功能障碍是导致患者运动耐力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些运动能力与耐力的降低使患者生活质量也下降〔24〕。有研究表明,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的康复训练方法能纠正COPD患者骨骼肌的基因传送,并增强肌肉力量,从而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25〕。本研究通过指导患者进行骑功率自行车、跳广场舞和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使患者释放身心压力,有效提高患者肺弹性力和回缩力,协调肌肉神经活动,提高患者运动耐力,改善心肺功能。另一方面,抗阻运动是指在短时间内完成爆发力的活动,在进行深蹲起、仰卧起坐与平板支撑等抗阻运动时,患者涉及的全身肌肉范围较广且对通气量的需求较小,因此患者的运动耐受力也相对较高,与有氧运动相结合后,不仅使患者的肌肉力量、运动耐力得到全面的改善,且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从本质上得到提高,进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COPD稳定期患者实施运动锻炼指导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与运动功能,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稳定期吸气呼气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肺癌患者康复 做做呼吸操
没事多练壮腰功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舒利迭联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特色疗法对COPD稳定期的治疗进展
对煤储层基质解吸气扩散理论的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