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文香
(乐亭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乐亭 063600)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A级)厚皮甜瓜生产的产地环境、育苗前准备、育苗、定植前准备、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A级)厚皮甜瓜设施生产。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715.1 瓜菜作物种子 第1 部分:瓜类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应符合NY/T391 的规定。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
4.1 品种选择。选择抗逆性强、含糖量高、商品性好的品种,如顺甜红帅、福帅金蜜、丰雷等。种子质量符合GB/T 16715.1 二级以上标准。
4.2 种子处理
4.2.1 晒种。播前晴天晒种2 d。
4.2.2 浸种。选好的种子放入55 ℃温水中搅拌,自然冷却至水温30 ℃,浸泡4~ 6 h,期间搓洗2~ 3次,捞出沥干水分,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20min,清水洗净,准备催芽。秋茬栽培浸种后可直播。
4.2.3 催芽。采用以下方法之一。①浸种消毒后的种子装入消毒后的纱布袋,放在25 ℃~32 ℃条件下催芽,每隔10~ 12 h 用30 ℃左右的温水清洗1 次,80%种子幼芽长至2~3 mm 时,即可播种;②催芽箱催芽。浸种消毒后种子放入催芽箱中,温度30 ℃,保湿,24 h 后80%出芽,准备播种。
4.3 营养土、基质配制与处理
4.3.1 营养土、基质配制方法。采用以下方法之一:①肥沃大田土60%,生物菌肥40%(先灭菌后再拌入生物菌肥,不能混合杀菌药剂);②肥沃大田土60%,有机肥40%;③育苗基质:草炭、蛭石、珍珠岩按体积比3∶1∶1 配制。以上每立方米营养土或基质可加入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N∶P2O5∶K2O=17∶17∶17)0.5~1 kg 溶于水进行搅拌。
4.3.2 营养土处理。每立方米营养土或基质拌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 g 或53%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 g,过筛后高温堆闷10~15 d。
4.4 育苗棚室及器具消毒
4.4.1 育苗棚室消毒。冬春设施育苗前7~10 d,每亩用硫磺3 kg 和适量锯末混合分堆点燃熏棚,棚室密闭24 h,然后放风,无味时再播种育苗。
4.4.2 育苗器具消毒。用0.05%~0.1%高锰酸钾喷洒或浸泡4 h,清水冲洗干净。
5.1 育苗场地。冬春季在日光温室、加苫中棚育苗,用电热温床增加地温,加盖地膜、小拱棚和草苫保温;夏秋季大棚遮阴降温育苗。
5.2 播种
5.2.1 播种时间。温室冬春茬11 月上旬~12 月上旬播种;加苫中棚春茬1 月上旬播种;塑料大棚春茬1月中下旬播种;塑料大棚秋延后茬,6 月上旬~7 月上中旬播种。
5.2.2 播种方式。①常规育苗。将营养土直接装入育苗钵中,育苗钵大小以10 cm0 cm 或8 cm0 cm 为宜,再把营养钵放置育苗畦中。②基质育苗。选用50 孔穴盘,基质装至与孔口齐,抹平后压深1cm 的播种穴。
5.2.3 播种方法。播种时苗床温度稳定在15 ℃以上,在播种前1 d,苗畦排好营养钵或穴盘,浇足水。每个营养钵或穴孔上平放1 粒发芽的种子,覆育苗土、基质厚1~ 1.5 cm,覆盖一层地膜或另加盖小拱棚,保温、保湿,待80%以上种子拱土时撤掉地膜。根据温度情况小拱棚可只在夜间覆盖。
5.3 育苗管理
5.3.1 温度管理。①播后苗前白天温度控制在28 ℃~32 ℃,夜间20 ℃~17 ℃;②幼苗出齐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2 ℃~25 ℃,夜间15 ℃~ 17 ℃;③第一片真叶展开至第三片叶真叶显露,白天温度控制在25 ℃~32 ℃,夜间温度17 ℃~20 ℃;④定植前7 d,蹲苗、炼苗,白天温度控制在20 ℃~25 ℃,夜间温度12 ℃~15 ℃。
5.3.2 湿度管理。播种后覆地膜时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待80%以上种子拱土、出土时揭掉地膜时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
5.3.3 肥水管理。出苗后,当幼苗出现萎蔫现象时,在午前浇与棚温一致的水;有脱肥现象时,可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或6%低聚糖素等。
6.1 施肥整地。肥料施用符合NY/T394 的要求。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结合整地,亩施入有机肥3 000~5 000 kg 和三元素复合肥(N∶P2O5∶K2O=17∶17∶17)15~ 20 kg。有机肥撒施,化肥沟施或撒施。按行距100~110 cm,做高垄,垄高20~25 cm。
6.2 提早扣棚升温。扣棚时间与定植时间间隔30 d以上。定植时设施内10 cm 地温达到12 ℃以上。
6.3 棚室消毒。定植前7~10 d 进行棚室消毒,消毒方法同4.4.1。
6.4 设置防虫网。在棚门及通风口处设置60 目的防虫网。
6.5 浇水造墒。定植前5~ 7 d 浇透水,水下渗后,垄台及时找平。
7.1 定植时间。温室冬春茬12 月中下旬~1 月上中旬定植;加苫中棚春茬2 月中下旬定植;塑料大棚春茬2 月中下旬定植;塑料大棚秋延后茬7 月上旬~8月上旬定植。
7.2 定植密度。大果型亩定植1 700~1 800 株,小果型2 000~2 200 株。
7.3 定植方法。水稳苗定植,在做好的垄背上开沟,浇水摆苗坨,水下渗后封苗坨,封坨时土坨与垄面平,在吊蔓前盖好地膜;先将地膜覆盖好,后打孔,再定植。
8.1 温度管理。定植期后至缓苗期前,白天室温30 ℃~32 ℃,夜间17 ℃~20 ℃。开花坐瓜前,白天室温25 ℃~28 ℃,夜间15 ℃~18 ℃。坐瓜后,白天气温25 ℃~32 ℃,夜间15 ℃~18 ℃,保持13 ℃以上的昼夜温差。
8.2 光照管理
8.2.1 棚膜选择。日光温室选择透光率好、保温效果好的聚氯乙烯无滴膜;加苫中棚、塑料大棚膜选择保温、防老化、无滴效果好、透光率高的EVA 薄膜;同时内吊1~2 层内膜,选择含有无滴剂超薄膜。
8.2.2 增加光照时间及强度。在能够保持温室内温度的情况下,早揭晚盖草苫等保温覆盖设施。在保证棚内温度的条件下,及时逐层撤掉棚内张挂的保温用内膜。
8.3 肥水管理。①定植后——缓苗前,浇一次缓苗水至垄台上。②伸蔓期——开花前,控制浇水。③开花授粉后,视土壤墒情和秧子长势情况,浇一次小水。④定瓜后浇1 次水,每亩随水追施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N∶P2O5∶K2O=17∶17∶17)10~20 kg,隔7~10 d 再浇1 次,随水追施高钾型三元素复合肥(N∶P2O5∶K2O=15∶10∶30)10~15 kg,至采收前10~15 d 停止浇水。⑤叶面追肥可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2~3 次。
8.4 湿度管理。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
8.5 整枝、吊蔓、打杈。单蔓整枝,保留一条主蔓,吊秧栽培,瓜秧长到28~ 30 cm,用胶丝绳引瓜蔓。主蔓27~30 节打顶。12~17 节留子蔓结瓜,瓜前留1~2 叶掐尖。顶部留1~2 个子蔓,头茬瓜授粉25~30 d留二茬瓜。其余子蔓长到5~10 cm 时选晴天打掉。
8.6 授粉。预留节位雌花开放时,上午9:00~11:00,用当天开放的雄花给雌花授粉;用熊蜂授粉;用氯吡脲等蘸花药处理结实花2~3 朵。
8.7 定瓜。幼瓜长到3~4 cm 定瓜。定瓜时,选留瓜型周正、无畸形、符合品种特征、生长发育速度快、瓜大小相近时的瓜。小果型品种每株留2 个瓜;大果型品种每株留1 个瓜。多余的幼瓜摘除。
8.8 吊瓜。幼瓜长到10~15 cm 开始吊瓜。吊瓜用网袋套挂或绳子吊挂。
8.9 除草。人工拔除杂草。
9.1 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理利用化学防治。
9.2 防治方法
9.2.1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培育壮苗;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增加植株抗病性,科学调控设施环境;及时清洁田园。
9.2.2 物理防治。在瓜秧顶端上方20 cm 处悬挂有色板,诱杀蚜虫、白粉虱、潜叶蝇、蓟马等。每亩25~30 块;防虫网阻虫;银灰膜驱避蚜虫;黑光灯诱杀多种地下害虫成虫;温汤浸种法或干热处理进行种子消毒。
9.2.3 生物防治。立枯病用5%井冈霉素1 000 倍液浇灌苗床;白粉病、灰霉病用2%武夷霉素150~200 倍液;叶枯病、果斑病等细菌性病害可用72%硫酸链霉素4 000 倍液、新植霉素4 000 倍液,喷雾防治;蚜虫、飞虱用0.5%苦参碱水剂70~100 ml/亩喷雾防治等。
9.3 化学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 的要求,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表1。
表1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