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法人》全媒体记者 李辽
资料图片
百年前,嘉兴南湖红船的一束光照亮了整个东方。
从封闭到开放,从羸弱到富强,从凋败到复兴,从屈辱到自信,中国共产党始终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引领中国人民创造了让全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奇迹。
百年,只是历史长河的一瞬,但刚刚走过的这个百年却改变了中国社会,改变了亿万民众的命运,开创了一个亘古未有的全新时代。生活的巨变、科技的进步、经济的腾飞、法治的建设,是党领导下恢宏的时代抒写;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家庭更成为这百年进步最温暖的注脚,成为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水乳交融、休戚与共的历史见证。
百年变革,波澜壮阔。100 年的时间,中国共产党已经用最佳答案回答了世界——自己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
2021 年7 月1 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庆祝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正以永恒不变的初心总结过去,以坚毅的步履走向未来。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一个个亮眼的数据格外提气,主要指标均实现“开门红”:一季度GDP 同比增长1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货物进出口总额分别同比增长24.5%、33.9%、25.6%、29.2%。
过去的2020 年更是值得铭刻的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严峻国际形势的重压下,中国共产党依靠强大的组织力和执行力,对疫情扩散途径进行了果断有效的切断,使“中国速度”引发赞叹。在这年,中国逆风上扬,成为全球唯一经济正向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经济总量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全年GDP 达101.6 万亿元,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由2019 年的16.3%上升到17%左右。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成功帮助近1 亿农村人口摆脱了绝对脱贫,镌刻下中国经济里程碑式的伟大飞跃。
回望历史,1946 年中国经济总量不足300 亿美元,平均到当时的4 亿多人口,人均收入微不足道。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内忧外困——极端落后的工农业生产和西方国家的封锁。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1960 年我国人均年收入只有307 美元。之后的10 多年,在艰苦的环境下,我国建立起了门类相对齐全的工业体系,为后来的发展夯实了坚实基础。
1978 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共产党敏锐地观察到世界经济发展大势,牢牢抓住了每一次发展机遇,1982 年全国GDP 突破5000 亿元。此后,中国主动与国际经济接轨,充分利用20 世纪90 年代初兴起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大潮和信息技术革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2000 年,我国GDP 突破10 万亿元,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迎来了新的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持续跃升。2018 年,中国GDP 迈上90 万亿元关口,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超过16%。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对外贸易方面,中国商品结构不断优化,由初级产品和半成品向成品和高科技产品升级,贸易伙伴更加多元化。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中国经济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
此外,中国金融投资地位日益上升。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于1979 年开始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当年投资总额仅8 万美元,但随后呈爆发式增长,2020 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
尽管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在全球十大交易所中分别名列第三和第六,两市股票市值仅次于美国。截至2020 年12 月,中国债券市场规模为18.56 万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二。随着国力不断增强,我国对外证券投资增长较快。据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统计,1994 年12 月,中国对美证券投资余额为182 亿美元(长期),2020 年6 月投资余额达到了15691 亿美元。而且,中国共有200 多家企业在美国股票交易所上市,市值超过万亿美元。
曾经,美国企业用数字革命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但随着全球互联网秩序发生重大变化,在充满了艰难坎坷的历程后,中国已经重组了被公认的“互联网世界秩序”,催生了越来越多的全球巨头,使互联网重心偏离了加州硅谷周边的企业圈。在电商、无现金支付体系和二维码文化领域中,中国已经远超美国。如今,包括农村地区在内,约86%的中国民众日常通过扫描二维码付款。不管是高档商场酒店,还是菜场路边小摊,到处都能看到移动支付的“二维码”,人们带着手机几乎就能安排好一天所有的工作和生活。
移动支付的基础是中国无处不在的移动网络,国内通信网络十分发达,不管北上广一线城市,还是内地偏远乡镇,人们都能随时随地使用移动网络。
百姓民生,更能直观反映100 年来中国的发展变迁。
“食”代之变记录着“时代”之变。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国家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境地,战争频发、割据混乱,人们食不果腹。新中国成立前后,百姓对于饮食的要求也仅是“能吃饱”而已。20 世纪50 年代初,中国人均一年只能吃到21.8 斤的水产、肉类和鲜蛋。
由于物资紧张,国家施行粮食计划供应,米面粮油凭票供应,为每家每户定量发放各类票据。在那个需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时期,解决温饱问题对人们来说已是奢侈。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市场物资逐渐增多,食品、副食品丰富多样,粮票也完成了历史使命,渐渐退出舞台,也标志着中国人民正式告别了那段“吃不饱饭”的时期。此后,人们的餐桌日益丰富,老百姓由追求“吃饱”转为“吃好”。1980 年代,得益于农副产品市场的放开,广东餐饮个体户遍地开花。
进入21 世纪,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带动着食品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吃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饮食平衡,讲究荤素、果蔬健康搭配。食品与餐饮也向着多样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而且,借助网购,人们在几天之内就能吃上天南地北、千里之外的美食,以往很少见到的珍馐也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衣着的变化,也同样见证着国人生活水平的飞速跃升,构建了百年来最亮丽多姿的一道风景线。在战争年代,老百姓衣衫褴褛、赤脚光臂。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当时中国人普遍的穿着观念。改革开放后,喇叭裤、健美裤风行一时。而今,品牌化、个性化、高端定制却是衣着消费巨大变化的体现。
住房,是老百姓的安身之本。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房子就是归属,就是家。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来,从无家可归到大杂院、筒子楼,再到福利分房,从商品房小区到公租房、经适房等保障房,中国老百姓的住房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那些战火纷飞的年代,百姓流离失所、四海为家,无心关注住得怎样,活下来才是头等大事。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仍然有人住在“滚地龙”内——用旧铁皮、破芦席搭成半圆形、半人多高的简陋住处。直至1978 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也仅为3.6 平方米,缺房户达869 万,占城市总户数的48.5%。“拥挤”是当时每一个城镇居民最真实的居住体验。
但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尤其是1987 年12 月1 日,广东深圳敲响了土地拍卖的第一槌,土地作为资产被引入市场,开启了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序幕。
上世纪90 年代后,房地产开始迅猛发展。至1998 年,全国城镇自有住房比例已经超过了50%,人均住房面积上升至18.7 平方米。21 世纪,住房常见高层、小高层,建筑风格丰富多样。这时,人们对住房有了更高要求,不仅关注房屋质量,还关注房子的升值潜力,物业管理是否完善,交通是否便利、周边配套设施是否完善等。
百年来,中国人从未停止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因为求学、经商、走亲访友等原因而行走在路上。建国前,绝大多数人的出行“基本靠腿”,建国后,1969 年北京地铁竣工,1988 年沪嘉高速公路通车,2008 年京津城际高铁开通,2017 年 “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 公里时速运营……
CFP
截至2020 年底,中国公路总里程519.8 万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64 倍。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6.1 万公里,稳居世界之首;农村公路里程达438 万公里,技术等级和质量明显提高。全国铁路运营里程14.6 万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7 倍,其中,高铁营业里程3.8 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2/3。截至2019 年底,中国民航航线总里程948.22 万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32 倍,民用航空定期航班航线达到了5521 条,是改革开放初期的31 倍。从地上到地下再到空中,人们可选择的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越来越多,联通四方的交通网络让老百姓的出行越来越便捷。
2020 年,中国全社会客运量达到了96.65 亿人次,是新中国初期的71 倍。全国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总长度达148万公里,是改革开放初期的26倍。目前,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37 条,运营里程共7747 公里。
近百年来,接受了新思想、新教育的各路精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致力于推动国家变革,扫盲运动开启民智成为有效手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文盲率高达80%左右。这是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也是新政权必须直面的棘手难题。从1949 年到1960 年,一场轰轰烈烈的扫除文盲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学习。
改革开放之后,党和国家一方面通过扩大增量和改善办学条件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从完善政策法规和制度保障来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
1982 年,新中国首次以宪法形式确定在我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86 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为我国普及义务教育提供了专门的法律保障,我国基础教育走上了法治化的轨道。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实施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以权威性、公平性和科学性为特征的高考制度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
2000 年,中国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在世界人口大国中率先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承诺。与此同时,一系列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推行。2007 年春,中国所有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2008 年秋,中国所有城市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从此,中国形成了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普惠制。
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的数据相比,截至2020 年,根据教育部《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2%。其中,学前教育毛入学率85.2%,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6%,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2.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2%。各种形式的大学生从1978 年的86.7 万人上升至2020 年的4183 万人,跃居世界第一。2020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4.4%,标志着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门槛。
教育普及是科技发展的基础,而科技创新则是决定着一个国家能否强盛的重要因素。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年来,党带领人民走过各个历史时期,科技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从革命时期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到新中国成立后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从改革开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到党的十八大后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始终与科技创新相伴同行。“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复兴号”驶入西藏、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白鹤滩水电站正式投产发电……中国“赶上世界”的强国梦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中国在创新领域由“追赶”逐渐变为“并跑”甚至“领跑”。
当自主创新的速度和进度频繁被刷新,中国人的创新自信也一次次被“点燃”,这是多年来在科技创新重点领域长期坚持研发取得成果的集中体现。
高科技社会、高品质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安邦治国之目标。在旧中国,“小病靠扛、大病靠天”,医疗资源匮乏,老百姓缺医少药,医疗保障更是无从谈起。而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的追求早已从百年前的“活下去”变成了“活得好”“活得有质量”。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婴幼儿的死亡率从200‰下降至5.4‰,孕产妇的死亡率从1500/10 万下降至17.8/10 万;在过去的20 多年里,中国儿童的发育迟缓率下降了54%。2001 年至2010 年,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中国营养不良的儿童大约减少了9780 万。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儿童可以安全、健康地成长和发育。
2020 年,一项发表在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的研究发现,从1985 年到2019 年,针对全世界5岁至19 岁儿童及青少年的平均身高,中国是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过去35 年里,中国19 岁男性的平均身高增加了8 厘米,增幅在200 个国家地区中位列第一;中国19 岁女性的平均身高增加了6 厘米,增量全球第三。研究显示,中国19 岁男女的平均身高位列东亚第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仅有35岁,很多人未达不惑之年就已离世。如今,中国人的预期寿命已提升至77 岁。这背后是死亡率更低、生活更健康的体现。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小儿麻痹症、天花、流脑、血吸虫病、乙肝不再是中国人生命中的拦路虎,全国六大主要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幅达99%以上。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中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工作体系,全面提升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
1950 年4 月13 日,婚姻法通过,废除了封建婚姻制度,实行了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这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法律,被誉为“普遍性仅次于宪法的根本大法”。
1954 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通过,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新纪元。1979 年7 月1 日,刑法、刑事诉讼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7 部法律在一天之内通过;1982 年,宪法确立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路线方针政策,把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定为国家的根本任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1985 年,“一五”普法启动,规定从1986 年起,用5 年左右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中,普遍进行一次普及法律常识的教育,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和影响深远的法治启蒙运动。
1989 年,行政诉讼法通过,建立了“民告官”的法律制度;1999 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纳入宪法,使“依法治国”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007 年,历经8 次审议的物权法通过,明确规定了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权利“一体承认、平等保护”的原则;2011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2012 年11 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要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谋篇布局、擘画蓝图。
2017 年,党的十九大对过去5 年法治建设历史性成就进行了深入总结,对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出了新任务,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基本任务、实践路径;2018 年,宪法修正案通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修宪,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20 年5 月,民法典通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 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 多年的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坚持顶层设计和法治实践相结合,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国不断取得新成就。
截至2020 年8 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79 件、行政法规600 余件、地方性法规1 万余件,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裁判文书网于2013 年7月1 日正式开通。把裁判文书“晒”在网上,成了司法公开里程碑式的事件。不仅社会公众可以上网查询裁判文书,世界各国都能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及时了解中国司法状况。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政法机关将技术与法治融合,力推数字化智能化应用,互联网法院、“云办案”、“指尖诉讼”成为热词。而在基层法治建设中,浓厚的法治文化气息在乡村也不是稀罕物,德治广场、自治广场、法治长廊、宪法高地、公共法律服务室等帮助老百姓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面依法治国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大大提升。百年时代大潮中,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正在迈上新的征程。
回味这风雨百年,记录叙永沧桑巨变。
一百年的大党,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历经沧桑却并未老去,经历万苦却初心未变。那艘小小的红船早已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而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滚烫初心也正鉴照着未来的奋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