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
我出生在苏北的农村,我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他们一生都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不管是风调雨顺为他们带来五谷丰登,还是天灾人祸让他们颗粒无收,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土地,无怨无悔,不离不弃。土地之于他们,已经不再是养家糊口的谋生工具,而是演化为他们灵魂的皈依和精神的家园,以及流淌在他们血液里的故土难离的情结。
至于我的父母对于土地的情感,我小时候是怎么也无法理解的,父母所说的“农业社”“大锅饭”之类的事情我是没有感受的。我记事的时候已经是包产到户了,每家每户都分到了自己的土地,每个人的劳动热情也空前高涨,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人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尽情地挥洒激情和汗水。
现在说到“农忙”这两个字,简直就是我的童年阴影。农忙是在每年的农历五月中旬到六月中旬左右,“黄金铺地,老少弯腰”,这段时间,不仅要抢收小麦,还要抢着插秧,连学校都放农忙假。那时候,所有的农活儿都得靠人力完成,割麦子、打场、晒场、拔秧苗、运秧苗、插秧……如今,难以想象那么多活儿是怎么干完的。我清楚地记得,太阳毒辣辣地在我头顶上炙烤着,我的汗水一滴滴地砸向脚下的土地。我在心里默默地发誓,一定发奋读书,再也不过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父亲是有一次机会可以离开家乡的,然而,我的爷爷奶奶从来没有想过让他离开那片土地。对他们来说,能有属于自己家的土地,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了。父亲跟我们讲起他当年参军的事情。当时他已换上军装,坐上大卡车准备出发,我的爷爷听说他唯一的儿子去当兵了,放下手里的农活儿,鞋都没顾得上穿,光着脚跑了十几里路,硬是把我父亲追了回来。父亲提起当时跟他一起参军的儿时的伙伴,原本只认识几个字,到部队后很快就提干了。言语中,父亲流露出一丝不甘,但问他是否后悔,他坚定地回答不后悔。父亲是不是真的不后悔,我不得而知。但是,父亲守着我的爷爷奶奶,陪伴着他的家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一辈子。
父亲是我爷爷奶奶唯一的孩子,一直读书上学,只是没能考上大学。他当过老师,但不久就被当时的领导安排去做生产队长、大队会计,后来又做了大队书记。父亲好学,而且不怕苦、不怕累。农闲的时候他除了忙村里的日常事务,就是抱着本厚厚的书,吃饭的时候也不放下来。但是,到了农忙的时候,我曾见过父亲忙于收割、播种,一周没碰书本,每天只睡三四个钟头的情形。父亲鼓励我们读书,在农村,在那个时代,父母供我们姐弟几个一起读书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让我们任何一个辍学。父亲主张耕读传家,一直向我们灌输土地是根本的思想。可是那时在我们看来,那片贫瘠的土地是贫穷的根源,只有摆脱它,走出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我始终不理解我的父母,为什么对那片土地一往情深,尤其是我的父亲,他有文化,完全不需要像他的同龄人一样,苦苦地守着那片土地过一辈子。他年龄大了,我们也都在城里安了家,但他還是要继续耕种他那片土地,甚至临终前还忙完了最后一个农忙。
那时,我的父亲因为心脏病在市区住院,可他就是放不下家里的农忙。把他送到家的那天,他把每一块田都跑了一遍,高兴得像个找到了母亲的孩子。农忙结束后,在他75岁的这一年,他永远离开了我们,永远地回归了他热爱的那片土地。
沧海桑田,岁月变迁,家乡的许多地方已经找不到儿时的印迹。作为一个不能被写进家谱的女孩子,我对故土的概念基本是模糊的。然而,在我父亲去世后,家乡的那片土地变得格外亲切,我似乎懂得了父亲对那片土地的厚重情感。我的父母没能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丰厚的物质条件,但是他们用朴素的语言和坚定的行动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坚韧、顽强、执着和忠诚,就如家乡的这片土地,虽然曾经贫瘠,但是它用它博大的胸襟包容了我们、养育了我们、锻炼了我们。直到这时候,故土的概念在我的心中豁然清晰,这一片土地,是我的祖先歇脚的最后一站!这里,长眠着我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