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背景下民营经济融资新体系构建研究

2021-08-05 11:18崔澜修雪丹渠帅
时代金融 2021年19期
关键词:双循环黑龙江信贷

崔澜 修雪丹 渠帅

目前,民营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之一。统计显示,黑龙江省民营中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占黑龙江生产总值的60%,占城市安排就业人数的80%[1]。目前,90%以上的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问题,民营经济的主体是中小企业,构建金融支持体系必须依靠地方金融的创新。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对象,基于“双循环”背景下,对其现实经济特征进行了研究,对其民营经济金融体系进行优化。

一、黑龙江民营经济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必须遵循民营企业的融资规律

根据西方国家的企业资本结构,企业融资的逻辑顺序首先是内生的,即利用未分配利润,只有当利润不足时,才转向银行借贷或在市场上发行债券,最后发行股票。换言之,民营中小企业首先选择内源性融资,包括向亲朋好友贷款、熟悉企业低交易成本的民营贷款等[2];其次是间接融资,主要是向银行贷款,但也有高利率的私人贷款,这涉及到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主要为短期融资券、募集资金券等。

(二)综合发挥商业市场化和政策性金融作用

在中央财政的持续推动下,商业融资也不足以满足私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在目前的融资体制和环境下,由于民营企业自身实力薄弱、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倾向强、缺乏当前信贷环境等支撑条件。需要发挥政策性金融在商业金融中的杠杆作用。

总之,民营经济金融支持体系应是多元化、多层次的,辅之以日益完善的资本市场,政策性融资与贸易融资相结合,并辅以中小型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补充。

在这样一个融资体系中,贸易融资来源是最主要的,政策性融资来源在这一体系中起着杠杆作用。在获得商业融资方面,不包括大型国有银行,以强调中小型金融机构的作用,并强调地方金融与私营经济之间的匹配。战略融资渠道可以是地方政府设立的民营经济融资工具,也可以是以民营经济为服务主体的战略银行,前者存在于包括黑龙江在内的全国多个省市,后者在国内尚不存在。稳定的资金来源和低利率有助于长期融资[3]。大多数股权融资都是战略性的,包括各种类型的风险资本交易、非上省公司的股权交易、中小企业交易和创业板交易。黑龙江的经验表明,应收账款融资应着眼于应收账款融资的总量,适应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实际情况,能够满足中小企业的长期、中期和短期融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民营经济金融支持体系建设框架不仅适用于黑龙江,也适用于其他省市和地区,而且各地区的发展重点也各不相同。

二、黑龙江民营经济融资现状

黑龙江省作为一个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省份,民营经济的繁荣程度较低,但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黑龙江省财政收入和就业率的增长速度较快。在对民營经济的金融支持方面,黑龙江省既有创新突破,也有难以克服的共性问题。

(一)民营信贷规模扩大,但融资贵、融资难

首先,尽管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在为中小企业设计各种金融产品,但银行向缺乏资产和抵押品的私营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支持较少,多数商业银行都非常重视抵押贷款和实物信贷担保。相比之下,大多数私营企业的固定资产较少,可用作抵押品的资产也不多。在担保贷款方面,银行对民营担保公司担保贷款也比较谨慎。当前银行业贷款风险加大的形势,使得一些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更加困难。

其次,银行信贷融资成本高且信贷紧缩。根据调查,黑龙江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有一半以上提高了12%—35%以上[4]。除利息成本外,不应低估其他相关费用。

(二)小额担保贷款扩大,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为积极支持全民创业,黑龙江制定了关于小规模贷款担保的办法,设立了小规模贷款担保基金。为解决不同类别的创业者融资困境,农村商业银行在规定的期限内发放。预计该行将发放3—5倍于基金金额的小额贷款。在贷款成本方面,向20多个低利润项目提供利率补贴,如社区服务[5]。目前,黑龙江设立了担保基金,都可以批准发放小额担保贷款。

(三)民间资本活跃,社会融资增加额过高

活跃在黑龙江证券交易所市场的私人借款人往往是资金管理的中介机构,部分满足了私营企业的融资需求。据分析,黑龙江省2018年社会融资增速超过银行贷款增速。这一统计数字尚未涵盖私人非公共借款。再加上民间借贷、抵押贷款等。然而,在更严格的货币政策背景下,私营企业的私人融资成本将不可避免地再次上升,必须防止金融风险。

(四)市场融资空间有限,中小企业创新型融资刚起步

近年来,黑龙江一方面引导民营企业上市,另一方面组织发行中小企业债券。为中小企业筹集的贷款是为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的保护和刺激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之一[6]。首先,这是一种由牵头机构发行的公司债券,主要由多家中小企业组成,用于投资者偿还到期债务。这种做法打破了只有大公司才能发行债务的传统,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新的途径,并且利率略低于银行贷款利率。

其次,组织中小企业集合贷款基金的发行。中小企业集合贷款基金是一种金融创新,旨在克服中小企业单位融资的高成本、高风险等弱点,是一种以社区融资为导向的融资模式,实施“统一担保、统一发行”。

第三,组织中小企业代收券的发行。这是为中小企业募集的工具,在一定期限内约定还本付息,有助于解决企业规模小不能自主发行债务的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可以认为直接融资最适合于民营企业。由于融资机会有限,向中小企业发行现金券的门槛也更高,中小企业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也面临着资本市场的动荡和风险[7]。

三、构建黑龙江民营经济融资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融资机制

目前,虽然不断提出建立国家中小企业银行的建议,但无论是在人员上还是在资金上,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准备。在建立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融资渠道方面,可以考虑两种切实可行、有效而快速的解决办法:一是银行在民营企业融资实践中开展业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政策银行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部门,向私营企业提供贷款。为此,建议设立“民营企业信贷部”,解决长期融资问题。二是由政府出资,成立黑龙江民营经济发展银行。在地方政策性银行方面,黑龙江可以在这方面迈出第一步。按照“定向扶持、低成本扶持”的原则,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贷款。政府可以通过利息补贴和资金流动来加强银行与经济金融委员会、工商会的合作,共同为黑龙江工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双循环黑龙江信贷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Write a caption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黑龙江 首推医改问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