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荣荣
【摘要】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疾病在临床用药时的常见问题,并根据现存问题探寻合理的用药方法。方法:在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了大量不同程度的心血管内科患者,为开展研究,我院研究人员从中随机选取了20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作为基本研究对象,按照相关部门的具体规定并结合最新颁发的《中国药典》来判断200例患者的用药情况是否符合标准与规定,并将不符合标准的类型进行具体分类和统计。结果:200例患者中,共32例出现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其中,10例為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占比31.25%;8例为药物未合理配伍应用,占比为25.00%;5例为用药禁忌症控制不严格,占比为15.63%;9例为药剂量不合理,占比为28.13%。结论: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及对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在对心血管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上,依然存在着诸多类型的用药不合理问题,包括: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药物未合理配伍应用、用药禁忌症控制不严格以及药剂量不合理,等等。不仅会造成更多的物力、财力的浪费,而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病情的恢复。因此,我国各大医护人员应加大对临床用药情况的研究力度,并找出更加高效的用药方法。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疾病;临床用药问题;合理用药分析
血压和心率是人们机体的重要指标,其为人体的正常运行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而在当今时代,由于饮食的改善和提高,反而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过油、过盐的不良习惯,为心血管内科之一疾病的发生增大了概率与可能性,不仅严重危害了患者的正常生活,而且对其寿命的长短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因而,对此类疾病的诊治问题和用药问题已迫在眉睫,而如今,目前我国对于心血管患者的治疗上依然存在着诸多用药不合理的情况,下文即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了大量不同程度的心血管内科患者,为开展研究,我院研究人员从中随机选取了20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其中有101例男性患者,年龄43岁~74岁,平均年龄(57±8)岁;99例女性患者,年龄45岁~78岁,平均年龄(59±7)岁;并且,在200例患者中,出现高血压的患者为51例,出现心绞痛的患者为48例,出现心肌炎的患者为37例,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为31例,出现心肌梗死的患者为33例,并且病历资料都较为齐全。
1.2 研究方法
在实际开展研究时,研究人员按照相关部门的具体规定并结合最新颁发的《中国药典》来判断200例患者的用药情况是否符合标准与规定,并将不符合标准的类型进行具体分类和统计,具体类型可包括: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药物未合理配伍应用、用药禁忌症控制不严格以及药剂量不合理,等等。
2 研究结果
200例患者中,共32例出现用药不合理的情况,总占比为16%。其中,10例为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占比31.25%;8例为药物未合理配伍应用,占比为25.00%;5例为用药禁忌症控制不严格,占比为15.63%;9例为药剂量不合理,占比为28.13%,具体数据,见表1。
3 合理用药分析
为提高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用药效率,避免不必要的用药问题的出现,医护人员应根据目前临床用药上仍存在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和探索,以提高患者病情恢复的速度,使患者早日摆脱疾病,回归正常生活。具体可行方式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3.1 加强对用药工作的指导力度 在患者进行用药时,护士应严格按照医嘱向患者或其家属进行讲述,明确患者及其家属真正了解用药流程,包括:用药剂量、用药时间以及用药间隔,等等。通过加强护士对患者用药工作的指导力度,来实现患者不必要的用药问题地避免。
3.2 增强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医生与护士加强对患者的术后看护情况,与患者保持合理且恰当的联系,是帮助患者减少用药不合理情况的重要措施。同时,医护人员还可根据患者出现的不正常情况,合理调换药品,以加速患者病情的缓解和健康的恢复。
4 讨论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我院研究人员随机地选择了200位符合标准的患者作为基本研究对象,标准具体为两项,第一项为,患者的患病类型属于心血管疾病,第二项为,患者自愿接受我院研究人员的调查,并配合此次研究中所需要做的诸多检查。21世纪,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饮食越来越多元化,但由于部分食物的安全得不到彻底的保障,人们的生活习惯也越来越没有规律以及环境的变化等诸多原因,人们患此类疾病的概率和可能性都有了大大增长。然而,拥有健康的体魄,人才拥有自由,人的存在才有意义,才能没有负担的享受生活,享受生命。通过上文,我们可以得出提高医护人员对药品的认识程度、加强对用药工作的指导力度以及增强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对提升用药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医护人员应加大这三项用药方法的使用力度,并推广其适用范围,以为更多患者带去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