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棒!少年》的叙事艺术与现实表达

2021-08-05 19:51匡蓉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9期
关键词:叙事艺术纪录片

匡蓉

【摘要】纪录片《棒!少年》聚焦于一群特殊的棒球少年,他们从贫困的泥潭中站起来,叫板命运。《棒!少年》极具价值,从叙事艺术来看,叙事对象的选择、情感叙事和空间叙事的运用都彰显出创作特色;从现实表达来看,《棒!少年》讓底层问题被看见,也揭示了阶层命运难以逾越的困境,最重要的是传达了叫板命运的抗争精神。

【关键词】纪录片;叙事艺术;现实表达

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9.082

《棒!少年》是一部讲述贫困少年通过打棒球改变命运的纪录片,荣获第14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长片奖。《棒!少年》通过讲述这群棒球少年的特殊故事,披露出贫困少年面临着窘迫的现状和渺茫的未来,揭示出社会飞速发展的洪流下复杂而沉重的底层问题。

1. 叙事艺术

《棒!少年》的叙事艺术以故事性为主,用纪实手法来讲述“强棒天使队”的故事,前棒球国家队队长孙岭峰收留了一群身处困境的少年,建立了一个爱心棒球基地,希望用棒球来改变他们的命运。《棒!少年》主要通过叙事对象的选择、情感叙事和空间叙事的运用,令故事细腻感动,引发观众情感共振。

1.1叙事对象:被选择的少年们

《棒!少年》聚焦于一群被选择的少年,他们出生于充满不幸的贫困家庭,留在家里意味着只能重复父辈平庸、卑贱的命运,所以不是他们选择了棒球,而是棒球选择了他们,让他们有机会跳脱出命运的樊笼,追求更明朗的未来。《棒!少年》没有对这群少年进行群像塑造,而是选取了两位性格迥异的主人公——马虎和小双,折射出这群少年困苦的成长环境。马虎是一个“问题少年”,脾气爆爱打架,在棒球队制造了不少麻烦;而小双是一个乖巧沉默的好孩子,好像总是怀揣着心事,闷闷不乐。虽然马虎和小双性格迥异,但是他们都经历过不幸,都被母亲遗弃。马虎来自贫瘠的宁夏西海固,父亲常年在外打工,马虎只能跟着年迈的奶奶;小双未出生就失去了父亲,出生后差点被送人,先后跟着大伯、姑姑和二伯生活。两位主人公的性格反差使纪录片更具张力,而两位主人公相似的不幸遭遇则是这群被选择的少年悲惨身世的缩影,反映出社会底层的苦难。

1.2. 情感叙事:艰难成长的阵痛

《棒!少年》在叙事内容的选择上,以马虎和小双的经历为两条交织的故事线,突出了他们艰难成长的阵痛,强化了内容的情感叙事。情感叙事的逻辑是在“情感”外衣的包装下与观众保持亲近的距离,观众在情感营造的氛围中接受了影像所传递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棒!少年》中的马虎虽然性格顽劣,但依然是一个脆弱的孩子,打架很厉害却害怕一个人睡觉,说自己是一只流浪狗,在十字路口走丢了,是爱心基地捡走了他。片中凸显马虎情感的关键一幕是黑夜中,马虎大声唱“妈妈呀妈妈呀,我想你……”,这一幕解释了为什么马虎爱打架爱恶作剧,正是由于缺乏亲情缺乏关注,马虎才积极表现自己,不想做被遗忘的孩子。通过情感的表达,马虎的形象从一个“问题少年”变成了一个令人心疼的孩子。小双的故事更令人心疼,片中小双笑着跟同伴说,自己出生时没有被送人而是双胞胎哥哥被送人的原因是他长得太小,并且因为太小差一点被埋了,这时观众就会理解为什么小双会是这样一个沉默隐忍的孩子。艰难成长的阵痛让马虎和小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而童年的创伤往往会伴随人的一生,因此观众在看马虎和小双的故事时会产生共情,被感动被激励,从而让更多人关注到这样一群苦难与希望并存的少年。

1.3. 空间叙事:镜头语言的隐喻

空间叙事就是运用或借助空间来进行叙事,把空间作为一种叙事手段。在空间叙事上,《棒!少年》突出了镜头语言的表现力,通过意象性的镜头语言表情达意,实现对人物心理、主题思想的间接呈现。《棒!少年》中一些镜头赋予了故事更多的内涵,比如小双将一株松叶插入一棵高大茂密的松树的缝隙里,寓意着身世坎坷的小双渴望家庭的温暖,渴望被庇佑被呵护,与影片的最后小双站在松树前大喊“大伯,你不能扔下我不管”形成了呼应,用遗落的松枝隐喻小双,既具有影像的艺术性,又折射现实的残酷性。又比如马虎被罚站时,听见飞机嗡嗡的声响,抬头看天时却看到了一个飘扬的塑料袋。塑料袋可以看作是隐喻马虎,“问题少年”马虎就像是微不足道的塑料袋,虽然不被看好却仍然有飞上天空的那一天,影片后续中马虎端正态度,开始认真学习打棒球,就像那只塑料袋一样飞扬起来,预示着马虎的蜕变与成长。此外,《棒!少年》展现了偏远农村、北京市郊、发达美国三个具有强烈冲击力的反差空间,隐喻着这群棒球少年现实的空间处境。他们来自于凋敝的偏远农村,游走于繁华之外的北京市郊,领略过先进的发达美国,在巨大的落差面前,他们成为社会巨大裂缝下的边缘群体。

2. 现实表达

《棒!少年》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纪录片,不仅是讲述一群棒球少年的故事,更具有多个维度的现实价值,带来警醒与力量。

2.1. 被看见的底层问题

在现有的文化框架中,精英文化、主旋律文化和流行文化占据了主流,对社会基层细胞的苦与乐记录篇幅较少,关于底层社会的更少。而在有限的底层叙事中,受到主流意识形态与精英话语的影响,底层叙事带有某种乌托邦性质,前者构建政治神话,强调励志功能;后者偏向娱乐叙事,注重大众抚慰效果。因此,像贫困这样的底层话语容易处于被遮蔽、被想象的位置,这些生活困苦、挣扎求生的底层人民不仅被飞速推进的的社会浪潮淘汰,也因拥有极少的媒介话语权,处于“失语”状态被社会遗忘,严酷的底层问题也被掩盖、被娱乐,失去了真实的模样。《棒!少年》具有真正的人文关怀,客观真实地记录了棒球少年窘迫的生活,其中对马虎和小双成长环境的展现,让一些底层问题被看见。比如留守儿童问题,马虎和小双可以被选择去与命运抗争,而更多的留守儿童只能孤独成长,由于缺乏社会资源也输在了起跑线;贫富差异问题,马虎和小双的家乡都是贫瘠偏远的农村,残缺的家庭也摇摇欲坠,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贫困仍然是困扰底层人民的桎梏。

2.2. 难以逾越的阶层命运

阶层固化是社会资源不均、社会流动受阻的症候。“寒门难出贵子”,青年群体的代际流动继承性越来也强化,代际流动是指同一家庭中上下两代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变动,从而导致了穷二代、富二代、官二代、蚁族的大量出现。底层人民的子女往往被寄予“鲤鱼跃龙门”的期许,但面对社会的结构性障碍,这种期许难免落空。影片一开始,在小双父亲的坟前,大伯对小双说“你好好地干,别回咱们这地方,咱们这地方不行,没前途”,打棒球是改变小双和其他棒球少年命运的宝贵机会,但是抓住这一机会实现阶层跨越却并非易事。《棒!少年》没有將奋斗神话化,而是通过展现“强棒天使队”一次失败的比赛来真实反映出现实社会中难以逾越的阶层命运。“强棒天使队”去往美国参加比赛但却不敌对手,作为主力的小双失声痛哭,表示“机会只有一次”,对于贫困少年来说,稀缺的机会使他们不能试错,增加了他们勇敢反抗命运的需要承担的重量。此外,生存空间被不断剥夺也加大了少年们跨越阶层命运的难度,出生的家庭无法给予孩子们应有的温暖和滋养,被孩子们当作家的爱心棒球基地也面临拆迁,这群少年在社会的夹缝里艰难求生。

2.3. 叫板命运的抗争精神

《棒!少年》并非消极悲观的苦难叙事,正如影片的名字一样,叫板命运才是《棒!少年》所要传达的积极向上的抗争精神。棒球一直被看作是是中产阶级的小众运动,用于展现中产阶级的优雅潇洒和勇敢睿智,所以身处社会底层的贫困少年学习棒球,并依靠棒球来改变命运本身就是一种反抗。影片中这群少年在简陋的棒球训练场上奔跑、挥棒,成长的创伤和压抑的情绪都在每一次奔跑和挥棒中得到释放,让少年们重新获得勇气和尊严,去打破阶层命运的束缚,逆风翻盘活出自己的精彩。这种叫板命运的抗争精神在马虎身上清晰地体现出来,马虎一开始之所以喜欢打架闹事,是因为他的家庭破碎,爱打架的父亲造成了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如果不是爱心棒球基地收留了他,马虎很可能成长为社会的毒瘤,重复与很多野蛮生长的底层青年一样的命运。因为学习棒球,马虎慢慢地有了团队意识,有了人生目标,有了叫板命运的勇气。正如马虎在影片中唱道,“我想像梦一样自由”,棒球使这群少年走出山村,拥有去往北京、美国的机会,追求梦想的自由。影片传达的这种叫板命运的抗争精神,鼓舞着人们像这群棒球少年一样,努力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参考文献:

[1]徐书婕.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情感叙事及其认同建构研究[J].中国电视,2019(04):54-58.

[2]黄德泉.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以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为例[D].北京电影学院,2005.

[3]顾晓.时代洪流中“暖”与“痛”的珍贵映像——底层社会独立纪录片价值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1(01):80-82.

[4]林进桃.消费视域下商业电影中的底层表述及其发展趋势[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8(02):117-123.

[5]邓志强.青年的阶层固化:“二代们”的社会流动[J].中国青年研究,2013(06):5-10.

猜你喜欢
叙事艺术纪录片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Rough Cut
等待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源及叙事艺术
《城南旧事》中叙事艺术的应用
论金朵儿儿童文学系列作品的叙事艺术
《海边的卡夫卡》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