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钰
【摘要】近年来,媒介形态呈现出互动、整合,甚至趋于融合的态势,改变着人们所处的信息空间和媒介环境,对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根据国内学者对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及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理念,以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并针对教师进行访谈。通过分析问卷数据和访谈结果,讨论当下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出现的不足,进一步研究改善的方法和路径,以期能为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调查与访谈结果显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针对目前媒介融合的趋势在课程开设、学生范围、授课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均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但仍存在缺少实践性、案例无法对标前沿、学生积极性难以调动等问题,未来需要通过加强课程教学设计、调整课程比例和时间安排、深化学科融合等一系列举措,进行深度的教育变革,推动新闻传播教育向更好发展。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教育;高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9..078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 媒介融合成为传媒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媒介融合是基于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形态呈现出的一种趋于互动、整合甚至是融合的新变化。这种变化使得不同媒介在内容、传播渠道和媒体终端发展、碰撞、交融,正在日渐改变着人们所处的信息空间和媒介环境。
近年来,媒介融合成为传媒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纷纷通过报网合一、整合业务流程、信息差异化编辑等多种方式进行变革,尝试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的传播通道结合。通过媒介融合的尝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不仅丰富了信息表达和传播方式,而且促进了媒体之间的合作,增强了媒体与用户之间的互动。
1.1.2. 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变革面临挑战
变化的媒介信息环境对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着新闻传播教育的转变和发展。在传媒业不断进行新的融合尝试的同时,作为向传媒行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新闻传播学院也开始思考媒介融合推动新闻传播教育向何处发展的问题,并进行了探索。
2005年,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开设本科专业“媒体融合”。2007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获批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方向),这是国内高校首次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此外,国内的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还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Convergence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
然而在实践中,新业态带来的一系列教育研究的新理念、新范畴、新问题缺乏可以参照的样本,加之传统新闻传播教育的倾向性以及不同高校的具体情况差异等种种因素,这给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带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总结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出现的问题
在业界媒介融合的影响下,高校纷纷开始变革新闻传播教育。新闻传播教育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高校不仅要传授媒介融合的知识,而且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融合理念的培养。如何将这一要求有效地贯彻到具体教学中,是一个亟待探索的问题。
以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进行研究,可以探究理论指导下的变革实践容易出现的困难,发现和纠正实践中出现的偏差。
1.2.2. 弥补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通过前期论文检索发现,当下针对新闻传播教育的研究在宏观的理论指导和方向把控上已经有所建树,内容相对丰富,但是对具体实践中改革的实际效果和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缺乏深入的探讨。
本研究立足于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开展的新闻传播教育,探讨其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新的思路,对当下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行反思,帮助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
1.2.3. 为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议
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可将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进行新闻传播教育变革的经验与不足进行梳理,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有利于后续学院新闻传播教育的改进,并为其他院校的相关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媒介融合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提出的要求以及具体体现,主要通过前期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并依據此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和访谈提纲;二是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在媒介融合这一背景下进行的变革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后续的改进方向,主要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和访谈得到的结果,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建议,以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需要了解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教育转向的效果,分析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从媒介融合的角度给出发展建议。据此确定,本研究将运用内容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进行研究。
2. 研究现状
2.1. 媒介融合概念及学界业界的相关探索
媒介融合,是指基于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形态呈现出的一种趋于互动、整合甚至是融合的新变化。
自1983年被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传播形态融合”这一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一概念进行了一系列的丰富和发展,使其内涵与外延越来越明晰。我国学者蔡雯从微观、中观、宏观以及大传媒角度对媒介融合进行了界定,并提出,媒介融合是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体终端融合的过程。这与李奇·高登在2003年提出的美国存在的五种媒介融合类型(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和新闻表达融合)有相通之处,为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在理论上划分了一定范畴。
除了学者的理论研究,国内外媒体对于媒介融合的探索也为新闻传播教育的内容和理念提供了借鉴。这一探索始于1994年,圣荷西水星报与“美国在线”共同推出电子报《水星中心新闻》。此后,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媒体综合集团”、《纽约时报》、BBC(英国广播公司)等世界各大媒体纷纷进行媒介融合的尝试。在我国,《财经》杂志、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人民日报》等也开展全媒体实践。各大媒体的融合实践聚焦于复合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形态,整合策划、采编、发布等业务流程,最大化利用新闻资源,增加与用户之间的互动等,这也催生了业界对于掌握多种技术手段、拥有全媒体视野和用户思维的人才的需求,提高了对于新闻传播教育的要求。
2.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相关研究
随着信息环境和媒介生态的不断变革,媒介融合受到更多关注,学界对于新闻传播教育相关研究整体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从图1可以看出,自1996年以来,相关研究兴起,在2016年左右达到高峰,近两年更为热门。
2.2.1. 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新的要求
对于媒介融合背景下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学界与业界在研究探讨中形成了相对统一的观点,即应当培养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和复合性知识结构的专家型新闻人才。
这一观点形成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量,一是媒介融合打破了固有的界限分明的传媒形态,催生了具有融合性质的工作;二是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和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单纯的采写和发布信息已经不能满足传媒发展的需要。整合利用各种新闻资源进行内容生产,提升新闻产品的品质和价值,延伸媒介集团的产业链与价值链成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因此,新闻传播教育不能仅限于新闻专业知识的传授与采访、写作、拍摄等专业技能的培养,只有让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技能、建构多方面知识系统,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面对传媒生态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2.2.2. 传统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全媒体业务技能和复合性知识结构的专家型新闻人才培养,事实上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使得教育转向存在难度。我国学者汤天甜将我国此前的新闻传播教育大致上分为两种:通识型新闻传播教育与精英型新闻传播教育。然而,两种教育模式似乎都离如今要求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相去甚远。
通识型新闻传播教育注重培养具有广博知识的新闻人才,但往往在专业课程上不成比例地设置了大量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知识杂多而缺乏系统性,培养的学生同质化倾向高,且很难针对某一领域形成建构性的知识体系,难以满足高质量的从业要求;而精英型的新闻传播教育受实用主义传统的影响,所授课程以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新闻方面的业务技能课程为主,工具性较强,但较为狭窄的知识结构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视野的拓展,在业务方面,容易走入片面追求高精技术而忽略内容质量,新闻产品“华而不实”的误区,对提升媒体竞争力和改善传媒生态无益。
2.2.3. 新闻传播教育的调整路径
针对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调整新闻传播教育,学界在中微观教学操作层面对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验教学和实习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在教育理念层面,应注重通识普及教育与精英专业教育并重。首先在培养观念上,不能将新闻传播教育切割得过于零碎,传统的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专业不应框定学生的专业技术领域,要认识到媒介技术融合背后更深层次的融合,丰富学科内涵。
为了防止新闻传播人才的同质化倾向,各高校可在培养目标上结合自身特色作差异化设置。如法律类、财经类、医学类、语言类高校,可根据学科特点,培养法制新闻、财经新闻、科学新闻以及多语种国际化新闻等不同方向的新闻传播人才,由此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传媒行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在打破学科界限的教育理念的引导下,高校要通过具体举措构建专业、课程、师资、实践共同发挥作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探索设置具有学科交叉特点的专业;重视新闻基础知识和理论教育;增设新媒体知识与技能相关学科;将拥有跨学科知识、跨文化思维、跨媒体技能的师资力量纳入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为学生提供跨专业、跨系、跨院的教学资源和咨询指导,搭建媒介融合教学平台与实践平台;建立与行业对接的实践培育模式;改善新闻实践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广播电视与多媒体制作、新闻编辑与网络传播、新闻与广告摄影实验提供条件等。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甘肃省委宣传部与兰州大学“部校共建”学院,共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数字媒体技术、网络与新媒体五个本科专业。
该学院为研究者本科所在学院,研究者对本院的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有一定了解,且教师与学生配合度较高,便于开展研究。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选取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作为研究对象。
3.2. 调查问卷
在总课题“兰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对媒介融合的了解程度以及融合思想在教学活动中实践的效果”的框架下,依据传播的构成要素,将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影响分解为“学生的了解程度”(传播效果)和“教学实践表现”(传播方式)两个部分,划定“基本信息(年级、专业)”、“学生对媒介融合的了解程度及渠道”和“融合思想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三个维度。
参考莫凡在论述新闻传播教育变革中提到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验教学、实习机制五大方面,共设计了18个问题。
3.3. 访谈提纲
您认为媒介融合對新闻传播教育产生了何种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您认为什么样的教学是适应媒介融合现状的?
就兰大新闻院而言,您看到针对媒介融合做了哪些调整?
在调整过程中,有没有出现一些预期以外的问题?
学生反映的问题,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如何改进?
当下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难点在哪里?
加入新媒体课程之后对老师和学生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针对这些应该做出什么调整?
4. 研究结果呈现及分析
4.1.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62份,覆盖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7-2020四个年级,其中2018和2019级为主要调查对象,分别占43.55%和38.71%。调查对象涉及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数字媒体技术、网络新媒体和新闻传播学六个专业,其中新闻学与广播电视学专业占51.61%。如图2.
在调查中,对于“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有53.23%的学生表示有一定了解,并在关注媒介融合现状,41.94%的学生表示知道但比较模糊,而不太了解这一概念的约占5%;在了解媒介融合的渠道中,通过课程学习和网络浏览相关信息占较大比例,而阅读书籍报刊、询问家长朋友和关注媒体报道了解的占10%左右;对于开设系统教学媒介融合的课程,74.1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无所谓、没必要。如图3.
从上述结果得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普遍了解媒介融合概念,但认识相对表层和模糊,对于媒介融合的了解渠道也比较狭窄,多数学生希望通过课程对于当前媒介融合这一生态进行系统的学习。
在新闻传播教育实践情况反馈当中,学生普遍反映,学院会举行与其他学科的交流讨论会,但频率不高;针对学习任务,多数学生可以跨专业寻求指导;允许跨专业、跨系、跨院进行选课;学院开设新媒体专题策划、新媒体概论、网络营销、网络社会学、计算机图文设计、音视频工作坊等新媒体相关课程,以及经济新闻、社会调查方法、媒介经营管理、广告心理学等跨学科交叉课程;多数专业课运用网络新媒体技术进行授课、注重锻炼学生的多种技能并鼓励学生开展新媒体实践活动;对于教师是否具有跨学科背景和是否可以和不同专业方向的同学合作完成任务,分别有46.77%和22.58%的学生表示不清楚。
在新闻传播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中,“过于注重理论讲解,缺乏实践”和“课堂形式缺乏创新,积极性不高”均占半数以上,其他诸如知识零散不成体系、案例陈旧无法反映现实等问题也占一定比例,另有学生提出,专业课程重、任务多,对于专业技能学习的导向不明确,导致在学习中缺乏意义感、感到疲惫。
4.2. 访谈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特别是学生提出的新闻传播教育的问题,笔者对新闻传播学院《融合新闻(案例教学)》的教师郭翠玲进行了访谈,她分析了新闻传播教育发展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以供参考。
郭翠玲认为,当前媒介融合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教育平台的功能转变,表现在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最大的变化是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以下简称“数媒”)和网络与新媒体(以下简称“网新”)两个适应媒介发展的新专业。数媒专业的开设是基于技术对媒介融合的关键性作用,即媒介融合对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网新专业所采用的“2+2”模式(2年其他专业课程学习+2年网络与新媒体知识技能学习)事实上是适应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结果,一方面面向网络传播环境,另一方面使学生拥有复合型知识结构。从理论上看,两个专业的开设有助于新闻传播教育逐渐打破专业壁垒,走向技术与媒体的联合。
当然,这样的新闻传播教育在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除了问卷中体现的案例的更新、教授方式的系统性、授课的趣味性等问题,新开设的两个专业的同学反映,专业课程设置太多而大大压缩了专业实践的时间和机会,学生们缺乏实践所得的直接经验,容易导致最终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郭翠玲分析,出现专业课程多实践机会少的现象可能是由于两个专业的特殊性。数媒专业对于各类技术掌握的要求高于新闻传播其他专业,而技术的更新升级周期较短,所以需要数媒专业学生在学习新闻传播理论知识的同时大量学习掌握和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网新专业学生在三年级才进入新闻与传播学院学习,实际上是将四年的新闻学专业知识学习时间压缩到两年,课业任务较之其他新闻专业学生更繁重。
如何解决兰大新闻院新闻传播教育中的问题,郭翠玲认为,难点在于扩展教育眼界、筹集完善设备设施和开展实践活动的资金以及吸纳具有融合前沿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与此同时,不断更新的媒介融合生态也要求学院改善专业课比例,并且拓展与业界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媒介融合和提升实践能力的机会。这个部分的改革可以借鉴密苏里新闻学院的融合专业课程设置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选修课”模式。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对象现状
5.1.1. 专业及课程设置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目前共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技术五个专业。其中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采用“2+2模式”(前两年在其他学院,后两年在新闻学院)培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于2018年秋季开始招生。
在课程设置上,近年来开设《融合新闻报道(案例教学)》《融媒体产品专题研究》等课程进行媒介融合教学,开设《新媒体专题策划》《新媒体概论》《网络营销》《网络与新媒体》《音视频工作坊》等新媒体课程,《财经新闻报道》《社会调查方法》《媒介经营管理》《广告心理学》等跨学科课程。此外,通过群策大讲堂、前沿讲座等形式对媒介融合有所涉及。
5.1.2. 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全院有教职工55人,其中有專任教师38名(教授10名,副教授13名),实验教师5人(高级工程师1名,实验师4名),党政管理人员12人。其中约有40%的教授、副教授具有跨学科(历史、中文、经济、外语、化学、社会学等)背景。
5.1.3. 专业实践
学院提供音频、视频实验室供学生进行录制、拍摄、布景、打光、剪辑等操作练习;联合中国甘肃网,举行“重走中国西北角”“新春采风万里行”等假期实践活动,通过外出采访、拍摄、撰稿锻炼专业技能;本科三年级第二学期为大实习学期,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投递简历、学院推荐等方式进入传媒单位实习,近距离了解行业生态。
5.2. 存在的问题
5.2.1. 跨学科交流会和交叉课程较少,学科融合力度不够。
从课程到专业推动学科融合,相对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设置的“新闻学—法学”、“新闻学—国际政治”实验班,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还处于浅层次的课程试水之中,学科交叉课程多为选修课形式,且主要在人文社科领域,对于更深层次、需求迫切的科技新闻、国际政治传播还未有涉及。
5.2.2. 专业课任务重,缺少实践机会,课程比例不平衡。
部分专业课以论文和闭卷考试为主要考核内容,对实践不够重视;专业课程安排较满,学生只能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时间进行实践,选题范围和质量受限,不利于专业能力的培养。
5.3. 出现问题的原因
客观上,促进跨学科交流需要不同院系的合作,学科交叉课程难以找到合适的师资;新开设专业囿于技术性强或学习时间短等特点,课程任务难以删减。
主观上,部分教师缺乏对于前沿理念的跟进,课堂互动与课外实践容易被忽视。理念创新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难点。
6. 新闻传播教育的改进路径
6.1. 建设有高校特色的“理论+案例+实践”的课程体系
立足于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的目标和高校办学特色,建设完善新闻传播课程体系。兰州大学新闻院进行新闻传播教育的优势在于西北丰富的新闻资源,可以以此为基点开展实践活动,将扎实的理论学习与身边的案例结合起来,让学生自主发现案例、充分理解案例,并将优秀的学生实践作为案例,由此建立起“理论+案例+实践”的课程体系,筑牢新闻传播教育的基底。
6.2. 调整课程比例和时间安排
关注各个专业,特别是新开设专业的学生发展,合理安排专业课密度,适当增加实践课比重,为学生实践留出充分的时间。鼓励不同课程合并任务,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训练学生运用多种技能、融合作业能力。
6.3. 深化学科融合
与其他院系合作开设学科交叉课程,举办交流研讨会或讲座,为不同院系和专业的师生打造交流互助、学习借鉴的平台;鼓励学生选修不同专业的课程、跨学科完成作业、合作创新创业项目等,营造学科融合发展的良好环境。
6.4. 紧跟前沿发展,与业界接轨
加强与业界的交流合作,教师针对行业优秀案例定期进行学习总结,更新教学理念和内容,紧跟学科发展步伐。
6.5. 加强专业课的教学设计
关注学生的课堂体验,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师生共同实践交流或运营班级自媒体等方式增强凝聚力;借鉴人大教学模式,注重将实验教学、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探究和实践热情,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
7. 总结与反思
7.1. 研究总结
本研究共分为三部分:首先查阅和整理相关文献,了解媒介融合相关理论及在新闻传播教育当中的实践,梳理课题脉络;第二部分,针对文献分析的相关问题设计、发放、回收问卷并进行访谈;最后,分析所得资料,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变革提出合理可行的发展建议。
在分析调查问卷结果的过程中,除了较为普遍的案例和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以外,研究还试图跳出微观的教学具体过程的视角,探索宏观的新闻传播课程体系和课程比例设置的问题;除了了解研究对象纵向的发展,还对同类高校新闻学院进行横向比对,分析问题的视角和维度都更加广阔。
7.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反思
7.2.1. 调查问卷样本量较少,导致数据可参考性下降
在年级上,2018级和2019级比例高,而2017级和2020级答卷人数少;在专业上,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人数多,而广告、数媒、网新答卷人数少。这可能导致数据难以反映新闻传播教育的实际效果,或反映的问题与实际存在偏差。
7.2.2. 访谈提纲设计逻辑性有待提升。
訪谈提纲缺乏逻辑性导致谈话的深度不足,设计的针对性问题也没有得到精确的回答。
7.2.3. 问卷及提纲在问题的设计上存在不足。
从宏观层面设计问卷框架时缺乏对于传播各个要素的考量,只侧重了具体表现和受众反馈,而对信源、信宿、媒介等考量不多。另外,客观上还存在着“实际效果难以找到可视化的衡量标准”的难题,问卷中对于融合思想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表现的描述可能不够准确、全面。
参考文献:
[1]刘颖悟,汪丽.媒介融合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J].传媒,2012(01):73-75.
[2]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J].今传媒,2009(01):21-24.
[3]董广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J].新闻战线,2009(04):62-63.
[4]莫凡.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需求与教育变革[J].理论导刊,2011(07):94-97.
[5]雷跃捷,白欣蔓.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应对挑战的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20(Z1):86-91.
[6]言靖.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人才素质培养[J].新闻知识,2010(04):72-74.
[7]高钢.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四大基础元素的构建[J].国际新闻界,2007(07):29-34.
[8]邹军.新媒体时代新闻教育变革的逻辑与路径[J].当代传播,2011(06):86-87.
[9]蔡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观察与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3(01):67-73.
[10]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教育课题小组,倪宁,蔡雯.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基于18所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报告[J].国际新闻界,2014,36(04):123-134.
[11]蔡雯.新闻教育亟待探索的主要问题[J].国际新闻界,2017,39(03):6-18.
[12]汤天甜.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0(08):32-35.
[13]倪宁.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创新[J].中国记者,2011(03):55-57.
[14]邓建国.管窥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南加州大学新闻系的试错为例[J].新闻大学,2009(01):50-55.
[15]单波,陆阳.媒介融合与新闻传播教育的“融合”[J].新闻记者,2010(03):71-73.
[16]黄建友.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改革探讨[J].当代传播,2008(06):77-79.
[17]岳泉,汪徽志,刘红珠编著.新媒介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