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对点翠工艺的历史文化起源、工艺特色、传承与发展做了详细并深度的调研与资料分析,研究点翠首饰的材料和工艺的技巧与特性。将点翠工艺中材质做环保性材质替代的尝试与研究,与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设计,并运用在现代首饰设计中,使传统工艺在现代首饰设计中拓展新的工艺手法与承现方式,配合现代首饰市场流行趋势,让点翠工艺在首饰设计领域中有全新的演绎形式和效果,更可以将点翠工艺传承并创新的运用在更多现代首饰作品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点翠;首饰设计;创新;传承
1点翠的文化特征
1.1点翠的历史发展
点翠,作为我国独特的首饰加工工艺,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作为一项首饰制作中的辅助工种,点缀美化金银首饰是它的主要作用,用点翠工艺制作出来的首饰不会褪色,光泽感非常好。
点翠作为一种贵重首饰在宫廷中应用十分广泛,但在民间就十分少见,很难见到普通百姓佩戴这种首饰。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关于点翠最早的记载。《禽经》有云:“背有彩羽曰翡翠”,晋代学者张华对其作注,他解释道:翡翠“状如交鸟青鸟,而色正碧,鲜缛可爱,饮啄于澄澜洄渊之侧,尤惜其羽,日濯于水中,今王公之家以为妇人首饰,其羽值千金”。在古代,“翡翠火齐”、“翡翠明珠”与“翡翠美玉”作为珍贵的装饰、首饰,在其制作过程中都有着点翠工艺。可见早期翠鸟羽毛就已经用作装饰材料了。
在唐代时点翠首饰就已经十分风行了,翠羽自古就作为龙袍与凤冠上的重要装饰物,其绚丽的色彩十分受皇室喜爱。点翠工艺在明清时期最为盛行,在清代乾隆时期更是达到了顶峰。
1.2点翠的材质特点
在点翠工艺中大致可以将用材分为三个部分:底托金属材质、装饰用翠羽材质和宝石装饰物。
点翠工艺,主要材质是以金属和羽毛为主要材料,以金属打制首饰部件的形态底托。传统的底托大多分为金属底托和纸质底托两种,大多数时候都是使用金银制成的贵金属底托,不仅仅是因为金属自身的价值,主要是因为金银材质本身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可以通过铸造、煅烧、敲打等方法来塑造多种的造型要求。而纸质的底托是在清朝末期出现的,因为和金属材质的底托相比,它的重量比较轻,加工时更容易成型,对当时首饰尺寸要求越来越大时,纸质底托的优势也显现了出来。
点翠工艺的核心材料是翠羽。翠羽是翠鸟的羽毛,是我国独有的一种鸟类。翠鸟有11种,比较常见的是斑头翠鸟、蓝耳翠鸟和普通翠鸟三种,主要生活在福建南部和广东一带,身上的羽毛以蓝紫色和翠绿色为主,双翼以及背尾部分的羽毛都为亮蓝色且带有荧光色。首饰的底托上面将翠鸟色彩斑斓的羽毛做为装饰,色彩鲜艳明丽,呈现出十分绝美的光泽和色彩效果。
虽然翠鸟身上的羽毛大多为蓝色,但真正能被用作首饰上的并不多,翠鸟身上的羽毛分为软翠和硬翠,硬翠的硬度偏高,加工比较简单,而软翠的颜色更加鲜艳,加工时工艺要求比较高,操作比较复杂,但手感非常柔软,多用于价值较高的上等首饰中。而一只翠鸟的身上只有28根羽毛可取,并且要在翠鸟活着的状态下拔毛否则翠羽的颜色很容易变得黯淡无光,这样的过程是十分残忍的,所以现在的点翠工艺大多以其他的羽毛或者丝带等材质来代替。
点翠工艺的首饰中常常会镶嵌珠宝玉石来做点缀,如翡翠、珍珠、珊瑚等都是常用的宝石材质。
2点翠工艺在首饰设计中的创新方式
2.1与传统文化元素结合创新
点翠工艺首饰想要将传统的技艺精髓传承并发展下去,必须要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要求,特别是从款式上改变与创新。所以選择合适的文化元素作为主体灵感来源也十分的重要。
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千里江山图》,运用青绿色彩表现形式表现出当时的社会理想,通过对大好河山的描绘体现出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画作中色彩运用青绿色调为主色调,色彩颜料是天然的矿石研磨而成,一层层色彩的叠加,营造出“通篇青绿,富丽堂皇”的视觉效果,同时很好的诠释了当时北宋末期,国家新政改革的实施带来的繁荣、生机勃勃的气象。
《千里江山图》的所呈现出来的线条的流畅感,色调的色相与饱和度和点翠工艺首饰的色彩十分的相像,可以以《千里江山图》这样的有共性的文化元素为创作灵感来源,与点翠工艺相结合进行首饰的创新设计。
2.2点翠首饰结构创新
想要对点翠首饰进行创新设计,首先要对市场时尚流行趋势做调研分析与研究,了解用户的喜好与使用方式和环境,才能更好的进行设计。影响首饰的流行趋势的常有首饰款式形态、材质、佩戴方式效果等因素,随着时尚流行趋势的变化,首饰的设计也在随之变化着,与服装服饰的搭配也是首饰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2.2.1首饰款式设计创新
首饰的款式设计是设计创新的核心部分,如何在设计主题下,对设计元素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融合创意,是首饰款式设计创新的重点所在。传统的点翠首饰大多以头饰、耳饰以为主及指甲套为主,另外还有簪子、步摇、钗等饰品。图案多以有美好寓意的动植物以及人物图案为主。到了现代,人们在购买和佩戴首饰的时候还是希望首饰拥有美好的寓意。
如果将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创意主题来进行设计的话,可以将文化元素做抽象话的处理,提取比较重点且具有代表性的形态元素来进行设计运用。例如:以《千里江山图》为主题灵感元素来进行创意设计,可以将画中连绵起伏的山峦的线条韵律和层析感进行形态的设计,将线条简化,和首饰款式佩戴功能相结合,设计出颈饰、胸针、耳环等首饰款式。
设计款式的时候,风格定位和款式结构形态还要根据市场流行趋势进行参考,首饰的形态和佩戴效果,要考虑到佩戴场合的服装搭配的效果。
2.2.2 点翠首饰材质创新
传统的点翠首饰是以金属为底托,以翠鸟的羽毛为装饰而成的,翠鸟为珍稀动物而且传统的工艺中取毛的过程十分残忍,所以想讲点翠工艺传承并广泛的应用下去,必须将翠鸟羽毛的材质进行环保材质的替换。
材质的选择根据首饰的设计定位需求进行选择,金属的底托以金属材质为佳。价值定位较高的可以用金材质,价值始终的,可以选择银、铜或合金等材质进行金属底托的制作,然后镀金,同样可以达到较好的光泽与抗氧化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羽毛的材质部分,也就是点翠的这个部分,替代翠鸟羽毛的材质既要符合点翠首饰色彩鲜艳的需要,又要兼顾自然色彩渐变效果和材质的光泽和细腻感,才能达到人们对首饰的精致度的要求。我们在用点翠工艺制作现代的首饰的时候,可以选用鸡、鸭或者其他鸟类的比较精致细腻的部分的羽毛来替代翠鸟的羽毛。色彩方面,可以通过专业的染料来进行染色,晾干赋予亮油增加光泽后使用。除了动物羽毛之外,还可以选用工业制造的材料来替代,比如丝带抽丝整理后,也是极佳的材质,而且人工染色,色彩选择性很多。
2.2.3点翠首饰工艺操作特点
A.掐丝工艺
以银质底托为例,首先将0.3mm或更细的银丝进行扭丝,将两股银丝扭成素丝的形态,越密越好,越紧凑做出的胎底效果越好。再将扭好的素丝进行掐丝,可以用火烧一下银丝,会使银丝变软,方便掐丝的过程,也比较好定型。银丝线掐好后,用白芨胶将掐好的线临时固定到银片上,接着进行焊接。将焊接好的黑胎底放入碗中进行清洗,然后放入磁力抛光机进行抛光,最后将处理好的银胎底送去镀金。
B.点翠工艺
以丝带为点翠替代材质为例,先将丝带进行抽丝处理,上方预留2cm左右保
持原样。将抽好的丝带进行上浆处理,将淀粉加水进行熬制。将熬制好的淀粉涂抹在生宣纸上,把丝带放在上方,再进行涂抹,把丝带梳理整齐,不留缝隙,放置至完全干燥后可以取下备用。将镀金后的胎底进行拓印,将丝带排列好后进行剪切,注意排列方向,将剪好的丝带用骨胶粘在胎底上,整理完毕便完成了制作。工艺的操作在学习练习之后也是可以很好的掌握运用的。
在现代首饰设计中,有许多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作品,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技艺的同时也通過创新来增加其商业价值,点翠首饰加工工艺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项珍贵的首饰加工工艺,将其传承并应用在现代首饰设计中,扩宽应用范围,提高首饰的市场适应流行性,将点翠工艺用更好的形式传承应用下去。
在将传统文化和技艺进行创新的同时,将中国传统的文化与技艺扩展到跟多的应用范围及领域,使传统文化可以更好的与市场相结合,传承的更远是更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葛雪.清代点翠工艺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2]吕明星.点翠工艺在现代首饰中的继承和发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3]许晓东,童宇.中国古代点翠工艺[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8,No.195(01):64-71+159.
[4]原芳.点翠工艺的现代化结合发展展望[J].艺术品鉴,2017(11).
作者简介
赵珊(1983-),女,汉族,河南开封人,硕士,现为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美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品设计。
项目名称:河南省高等学校2021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千里江山图与点翠工艺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创新承现研究》
项目批准号:2020-ZDJH-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