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宁,天下平。作为世界上最复杂难治的河流之一,黄河的治理与保护必须有坚实的科技支撑。
1950年10月,人民治黄的专业科研机构——黄委泥沙研究所(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前身)成立。70多年来,黄科院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八五”攻关、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等重大科技项目近5000项,其中15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为黄河保护与治理提供了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决策价值的观点。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聚焦黄河“善淤、善决、善徙”的特性,黄科院在河床演变规律、游荡性河道整治理论与技术、洪水风险调控以及滩区综合治理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成果应用于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以及宁蒙河段、渭河、沁河等河道规划与治理实践。
黄河水沙调控理论、调控技术与应用以及洪水泥沙管理等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成果应用于黄河调水调沙、小浪底水库拦沙初期调度、利用桃汛洪水冲刷潼关高程等治河实践,减缓了“悬河”淤积抬升步伐,黄河下游河道最小过流能力由1800m3/s恢复至5000m3/s,为塑造和维持中水河槽提供了科学支撑。
“模型黄河”和“数字黄河”两种技术手段相互补充配合,为战胜“96•8”洪水、2003年秋汛、2012年流域性大洪水等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黄河流域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12个,在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布局中占据“两屏一带”,是生态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依托。
黄河泥沙之患,根在黄土高原。黄河科研工作者与兄弟单位协作完成黄河流域不同地区来水来沙对黄河冲淤影响的研究,确定了1.88万km2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在泥沙输移比、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回答了为什么进行小流域治理、治理哪些小流域、怎么治理小流域等关键问题。首创性地开展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率研究,为水土保持考核评估提供依据。开展砒砂岩治理系统研究,向水土流失治理最难啃的“硬骨头”砒砂岩发起科技攻关,促进区域实现从单一水土保持到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再到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生态衍生产品开发相结合的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水土流失高标准系统治理。黄河流域累计完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万km2,治理小流域2200多条,加固淤地坝1900多座。“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融相生,助力250多万人脱贫。
围绕水权配置、农业节水水权转让、跨流域调水水权转让等流域水资源管理研究,黄科院凝练出一套适用于黄河流域水权配置及水权转让机制的成果体系,在黄河水权转让和宁夏、内蒙古黄河水资源初始水权分配及水权交易中得到应用,有效提高了黄河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立足新时期河湖健康管理实际需求,在河湖水域及其岸线管控、河湖生态保护与健康修复等方面提出一批技术方案和管理对策。
20世纪50年代,开展泥沙颗粒分析试验
成立初期,开展风蚀产沙调查研究
自主研发的黄河“四预”防汛平台
室内河道模型试验
黄河源区科学考察
70多年来,黄科院坚持科研成果服务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黄河科研人忙碌的身影遍布大河上下,造福沿黄两岸百姓生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在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中,完成宁夏、新疆700余贫困户的靶向核查和日常技术检查,开展技术帮扶培训,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关键问题,让农民喝上放心水。在堤防闸坝,安全鉴定技术为水利工程“体检”;防腐抗磨技术解决水机磨蚀难题;环保式管道清淤技术为水库清淤提供便捷服务,吸出的泥沙成为可供利用的资源;绿色护坡技术,让工程绿起来、美起来。在黄土高原,水保专家不仅致力于恢复绿水青山的美好生态,也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提供水保方案,砒砂岩上长出苹果、甘草等经济作物,农户年增收10余万元。在河湖沿岸,黄科院为水资源超载提供治理方案,支撑地方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河湖健康医生”为水域提供评价-治理-检测-维持的全链条保障,为流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在城市中心,黄科院专家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出谋划策;信息化技术建起的“四预”防汛平台让水旱灾害防御更加智慧。在田间地头,开展节水灌溉、面源污染防治、农饮水除氟消毒等技术攻关,为保障国家水安全、粮食安全提供成套方案。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黄河科研工作者以实际行动响应“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牢记“智汇黄河、科技报国”使命,用高水平的水利科技支撑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学科全链条的黄河智库,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