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立
先秦时期,民间就流传着关于十二生肖動物的寓言故事、歌谣及趣味诗,因此形成了生肖文化。最早提到生肖的诗句出现在诗集《诗经·小雅·吉日》里,其中有句“吉日庚午,既差我马”,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庚午吉祥日子好,打猎马匹选齐了”,选择午日为“既差我马”的吉日,是因为在十二生肖中午“属马”的缘故。
南北朝文士沈炯创作了我国第一首十二生肖诗:
十二属诗
[南北朝]沈炯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杯。
狗其怀物外,猪蠡窗悠哉。
这首诗别开生面,每句开头的第一个字都是一种生肖,每一句都精准地概括了不同生肖的特点,体现了古时候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动物的亲密。
胆小的“它”
柳宗元在《永某氏之鼠》中记载了一个好玩儿的故事:唐朝民间有一个姓永的人,他称自己为“恐日”,因为他属鼠,且老鼠总是在夜间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他不养猫和狗,原因竟是怕与自己的属相相冲。他还将老鼠奉为神明,经常为其投食,认为只要老鼠吃饱了,自己就会平安无事。
既然鼠位居十二生肖之首,那么我先来为它写一首童诗吧!
谢谢你,小耗子,你一直陪着人类/也陪着童话/十二生肖是以你的聪慧开头的/大家多尊重你,称你为老鼠/就像老师、老虎一样/大家喊你老鼠,那尊重/并不是你悄悄晃动的胡须/也不是你那庞大的家族/小耗子,在古代/你跳上灯台,就像梁山的/好汉时迁一样/那样轻盈/你逗小妮,故意下不来灯台/小妮急了/于是喊了一声猫来了/你就叽里咕噜滚了下来/变成了童谣/传唱一代一代
勤恳的“它”
牛是农民的朋友,替他们辛勤劳作,不问收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牛的形象是任劳任怨的,也是高尚的象征,一直勤勤恳恳、埋头苦干。郭沫若说:“花有国花,人有国手,你是中国国兽,兽中泰斗。”李可染在画牛的作品中写道:“给予人者多,取于人者寡,其为牛乎!”我也钦佩牛的精神,为此写了首童诗《孺子牛》:
牛和童年最友好/一根青草/童年就可以把牛领向春天
牛的背像一张床/让童年躺在上面/骑在上面/把书包挂在牛角上/那书包里/有瓦蓝的天和白云
牛在地上悠闲地吃草/白云从书包跑掉/有时忽然发现牛也跑到天上/那些白云领着一群群的牛/还有羊/在天上跑/童年就吹一下口哨儿/那牛就下来了/乖乖地/跟在童年的背后露出那张/憨厚的脸/哞地叫了一下/像是表达歉意
这首童诗,写的是牧童和牛相伴的场景。牧童把牛背当作床,躺在上面,把书包挂在牛角上。牛在地上吃草,牧童抬头望着天,天上的白云有时是牛的模样,有时是羊的模样。牧童心想,是牛跑到了天上吗?牧童急了,害怕自己的牛丢了,拿起口哨儿一吹,那牛就从天上乖乖地下来了。这首诗,不仅把画家作品中的情景还原成诗,还加入了奇特的想象。
忠诚的“它”
狗是人类的好伙伴,特别是在城市。而我写的是乡村的狗,因为童年的我生活在乡村。儿时,我养了一只白色的狗,每当我放学时,它就会到学校门口等我,再陪我回家。现在的我还会怀念童年的它:
我喜欢/狗的可爱,那眼睛里/有无限的渴望/还有那湿湿的鼻子/好像喷了水
我喜欢/狗的热情/它会干起猫的活儿/见了老鼠就扑上去/我喜欢的狗,在夜里不睡觉/它警惕着,看是否/有谁家的院门被风推开/狗会踩着星光巡视村子/也巡视庄稼/有时看到露水里的月光/也会停下/我喜欢的小狗/会用嘴拱出早晨的太阳/太阳被埋在了土里/被它发现拱出
可爱的“它”
猪,是十二生肖之一,也是动漫里常常出现的角色。《彭彭丁满历险记》这部动画片的主角彭彭就是一头疣猪,他头脑简单、思维迟钝,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是一个值得结交的朋友。无论“小猪佩奇”“猪猪侠”“麦兜”还是“小猪班纳”,都是孩子们喜爱的动漫角色。猪在大家心目中,不像狗那么有灵性,能讨好主人、忠于主人、跟随主人,它吃了就睡,睡了就吃,显得很懒惰。其实猪在古代是“有福有财”的象征,如果家里没有养猪,就不称为“家”。从猪的丰满造型可以看出它代表着富足,还象征温和,因为它有圆滚滚的外表,有宽广的胸怀。
我写的生肖童诗《会飞的猪》就是用诙谐幽默的手法写成的:
只要风够大/猪也会飞/飞过屋顶/飞过树梢/飞过天上的石拱桥/它跌跌撞撞/从山脚飞到山腰/它飞到天空/好像在云朵以上奔跑/但它有点儿眼花缭乱/当风小了/它感觉自己直往下掉/幸好下面有个棉花包/否则/会飞的猪/当风停了/掉下来的猪,头上一定有大包
奔放的“它”
马,是我们喜爱的动物,也是六畜之首。它是拉车的畜力、代步的坐骑,也是文化载体。杜甫在《房兵曹胡马》中这样赞美它:“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天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为我们描绘了一匹彪悍的“胡马”。马是大宛马,身形健硕、状如锋棱,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四蹄腾空、凌厉奔驰。诗中“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批”写双耳直竖,“入”写风入四蹄,表明这是一匹可托付生死的马,看似写马也是写人。最后一句“万里可横行”,写出了杜甫的胸襟和抱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出类拔萃的马被称为“千里马”。《战国策·燕策》中写,曾有郭隗拿千里马打比方向昭王论说人才问题,讲述了千金求骏马、五百金买马骨的故事——马骨且卖五百金,况生马乎?故事说的是买马,实则讲的是求贤。
在小说《西游记》里,唐僧的坐骑白龙马原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在跟随唐僧西天取经后修成正果,当上了南无八部天龙广力菩萨。观音菩萨说:“那东土来的凡马,怎历得这万水干山?怎到得那灵山佛地?须是得这个龙马,方才去得。”
最后,我们以生肖诗《龙》收尾,祝福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
龙来自哪儿?是大海/还是天庭?/它神秘也神圣/它的脚爪/它的胡须/它的眼睛/它的鳞片/它的犄角/这些神秘的组合/不同于任何一种生物/它是一种精神/一种威风/它来无踪/去无影/在夜晚,在黎明/在电闪雷鸣的时分/龙可以布雨/龙可以行风/它是一个民族的图腾
我曾幻想着,如果我能/爬上云端/看是否能找到龙的踪影/但有人告诉我/龙就是你的骨骼/你生下来/就与它相依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