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主题素材解读之“科技C位出道”

2021-08-03 04:42张倩倩谢涛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1年5期
关键词:春运航天科技

张倩倩 谢涛

素材一

坚持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最新发布的一份全球报告显示,过去5年,在16个可统计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领域中,中国在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等5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科研产出居世界第一,有15个领域的相关科研论文数量位居全球前十。这份名为《以科研的力量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的报告表明,中国科技界正将目光聚焦发展,积极用科学研究助力破解发展难题,满足发展需求。

目前,科技创新的角色越来越关键,担当的分量越来越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護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在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跑道上,我国近年来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为服务民生、造福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从部分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依赖进口,到油气勘探开发、新能源技术发展不足,再到人民对健康生活的要求不断提升、生物医药和医疗设备等领域科技发展滞后问题日益凸显……这些体现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的实际问题,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1年要重点抓好“八大任务”,其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被放在八大重点任务之首。立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点、站在“十三五”与“十四五”交界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列为头号任务,既显振聋发聩,又是顺势而为。

【多维解读】

角度一:科学研究是基础研究,也是核心竞争力的强有力支撑。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科技界正努力借助科学研究夯实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我国面临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本原因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研究亟待加强。只有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才能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角度二: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原动力,是国际竞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让科技创新居于“C位”,将科技自立自强的先发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定海神针”,这是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任务。

角度三: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是科技解决方案更精准的前提。科学家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选择研究方向,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入手,会更利于寻找到科研选题和突破口。

【适用话题】创新  发展  基础  积累   需求导

向  问题导向  强国战略  核心竞争力

素材二

2021年中国航天有看头

2020年12月22日,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八号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与现役运载火箭相比,新一代运载火箭实现了巨大的技术跨越——无毒、无污染推进剂的采用,成倍增长运载能力——令中国进入空间能力大幅提高。

回望刚刚结束的2020,这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航天领域一次次传来捷报,令无数中国人为之骄傲。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1731克样品,如期完成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开启行星探测新征程,正在逐渐抵近火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开通,为世界各个角落提供高质量导航定位服务;长征五号B火箭首飞成功,吹响中国空间站建设号角……

新年伊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表示,2021年将安排超过40次宇航发射任务。今年,中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将进入关键实施阶段;“天问一号”将抵达火星进行探测,并在5月15日携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着陆火星。至此,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载人月球探测、北斗导航应用、重型运载火箭研发将有更多新进展……

当世人屡屡追问“中国航天为什么能”,答案不仅体现在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航天工作者的团结拼搏、执着创新中,也体现在那无数双向往星辰大海的专注眼神中。今天,中国人愈发理解航天对国家发展的巨大价值和梦想对一个民族的长远意义。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十分珍惜这种来自全社会的厚爱,并为此全力前行。如同一位火箭总设计师所言,“中国航天有个传统,每一次成功的喜悦也就持续一顿饭的时间。对于研制团队来说,成功不是光环,更不是休止符,而是下一次任务的起点”。迈向航天强国、建设科技强国,既需要创新的智慧、探索的勇气,也始终离不开良好氛围的营造,离不开全社会的大力支持。

【多维解读】

角度一:勇攀高峰需要直面困难的勇气。从1970年到2020年,五十年的太空探索历程,中国航天人面临着无数的挑战、巨大的困难,每一步都是中国航天人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的生动演绎。

角度二:硕果累累的背后是自信自强的坚定决心。有着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定决心,无论探索太空还是推动各领域科技创新,中国都将不惧任何困难和挑战。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发射任务的“双线作战”,到顶住几次航天发射失利的压力再创辉煌,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用自信心对待征途,交出的答卷让人敬佩。

角度三:团队合作、集智攻关、协同创新是航天人的优良传统。航天是大融合大联动的创新。有效汇聚社会优质资源,有效发挥各类创新资源优势,完善航天创新体系,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好事,不仅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更是我国航天事业屡创新高的优良传统。

【适用话题】成功 专注 自立自强 团队合作  航天精神 压力与挑战  困难与梦想

素材三

扫码进站 智能乘车 解析科技服务民生的“春运方程式”

2021年铁路春运于1月28日开始,3月8日结束,共40天。

一年一度的春运已经拉开帷幕,时光的列车载着13亿中国人,又到了“回家时间”。网络购票、扫码进站、智能乘车、静音车厢……这些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新潮流”,似乎在不经意间,让铁路春运越来越有品质。

近年来,铁路部门集中力量办大事,持续推动铁路建设,不断增加运力,织出一张让群众从容出行的铁路网。在百姓对于生活质量提升和分享改革红利的渴望中,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在群众的眼前、身边次第展开;一个个热切的民生期盼,在百姓的心里、口中娓娓道来:“刷脸”进站、自主选座、接续换乘、购票电子支付、扫码订餐、扫码乘车、候补购票、电子客票、复兴号动车组的投入……这些过去难以想象的服务举措,如今在中国遍地开花,为春运从“能走就行”升级到“走得称心”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铁路网的跨越式发展,铁路春运已从“不得不完成的运输任务”变成“充满温情的服务平台”。特别是今年春运,铁路部门从群众最关注的购票、乘车、环境以及疫情防控等问题入手,调整车票预售期,出台24小时全天免费退票服务,实施票价优惠打折,线上售票提前1小时,继续增加运力供给,试行“静音车厢”和推出计次票和定期票产品以及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子客票全覆盖、互联网订餐等“无接触式”服务的优势,从售票源头抓起,严格控制列车超员率,列车上预留发热旅客隔离席位,等等,如此一项项惠民政策、一件件民生工程,解析着“民生方程式”,传递着深厚的民生情怀,折射出铁路部门的惠民之心。

【多维解读】

角度一:科技必须服务民生。铁路部门坚持打“民生牌”,既符合铁路发展的要求,也符合百姓的愿景。这些更快捷、更便民、更人性的举措,既尊重旅客体验的服务意识,也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幸福感和安全感,从而让春运回家路更加温暖,让旅客归乡的脚步更加从容不迫。

角度二:科技突破发展困境。数亿人钟摆式的大迁徙,部分人口流入地与流出地的相对集中,以及铁路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均因为改革发展豁然开朗,铁路春运也渐渐变得贴心暖心。春运之变证明,我们不仅有能力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而且能在解决问题中实现更好的发展,也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

角度三:需要促进科技发展。春运运输的规模之大,密度之高,以及疫情防控的特殊需求,科技服务于春运,让人们的生活更便利,反过来看,又何尝不是需求促进了科技和春运的“结缘”。

【适用话题】民生  温度  惠民  科技发展  社会进步  以人为本

素材四

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2020年12月12日,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装置正式退役。这项让中国站在中微子研究世界前列的实验,是中美两国在基础研究方面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俄罗斯、捷克,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也对实验建设和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大亚湾国际合作组由7个国家和地区、41个科研机构的2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取得了“发现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精确测量反应堆中微子能谱”等数项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

科学研究要自立自强,但不能闭关锁国。今天,中国科研机构和中国科学家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国际创新网络。以中国科学院为例,近年,中国科学院陆续与俄罗斯科学院、法国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签署了相关的科技合作协议;启动实施了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和“一带一路”科技合作行动计划;加快推动科研平台海外布局,在海外建了10个科教合作中心。而一批科学家在国际科学组织当中担任了重要的领导职务,例如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担任了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主席。在开放的中国科技界,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科学家到中国工作。

【多维解读】

角度一:科研不是闭门造车,而应合作交流。大亚湾国际合作组是在7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合作交流基础之上实现的共赢,共同取得了数项领先世界的科研成果。

角度二: 好的平台能使事情事半功倍。大亚湾国际合作组是最大的中美国际合作项目之一,这一平台的搭建有利于调动各方优势资源,组成更专业的团队,以优势互补实现效益增值。

角度三:实力决定平台。中国科技发展正在从跟跑进入“并跑和领跑并存”的时代,实力的提升改变了我国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和态度,以更加积极和开放的胸襟来迎接挑战和合作。

【适用话题】独创  平台  开放  交流  效益  科学研究  合作共赢

素材五

评价体系“破四唯”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深刻指出,要加快推进科研院所改革,赋予高校、科研机构更大自主权,给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要求“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我国持续深化评价体系改革,破除“四唯”,有关部门先后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以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

2020年,“破四唯”的力度逐漸加大。科技部印发了《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直指“唯论文”的不良导向。

近年来,我国科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等问题还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亟待从制度层面进行补强、从治理层面加以规范。评价体系“破四唯”,深化改革,才能使科技工作者不受论文、奖项的牵绊,心无旁骛、轻装上阵,才能更加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让科技创新真正服务于国家需要。这些“破四唯”的举措,有利于建立潜心研究和创新创造的评价制度,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在全社会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让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多维解读】

角度一:制度是最有力的保障,评价是最有效的引导。完善评价体系是推动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然之举,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科研导向和学术成果。

角度二: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对科技工作者从思想政治、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专业发展等进行全方位评价更有利于弘扬坚守初心、淡泊名利、潜心钻研、铸造精品的科学家精神。

角度三: 正确认识成就与短板。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当下,在科技硕果丰收的今天,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同样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正视问题,重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适用话题】诚信 创新 自主权 评价体系 制度保证  科研成果 科学家精神  学术造假

(责编 / 胡璐)

猜你喜欢
春运航天科技
逐梦航天日
科技助我来看云
2018将迎来怎样的春运
科技在线
“我与航天有个约定”征文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疯狂编辑部之春运风波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