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代华
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王林体验了一天做外卖小哥的感觉,12小时送单只赚了41块,他累瘫在马路牙子上:“太委屈了,这个钱太不好挣了。”
这一新闻让人耳目一新。如今这样的“干部体验”实在是太少了。记得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干部体验”成为一种常态,“官员体验”百姓的艰辛时有耳闻,诸如,市長体验当一日乘客,体验乘车难;干部当一日环卫工,体验环卫工的劳累艰苦;局长、科长们当“一日农民工”体验他们的生活是何等艰苦等等。
这些“干部体验”的角色互换,通过亲身体验经历,彼此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思考问题,让干部们亲身经历基层劳动者的辛苦,干部们还可以从体验中发现问题,对于听取群众的意见呼声,及时掌握“第一信号”,对于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作风等都是大有裨益的。尤其是“干部体验”过程中,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感情。
“干部体验”不是说每个干部都要去当“外卖小哥”或者是环卫工,而是提倡干部经常深入基层,通过“职场变形”这种形式,当当烈日炎炎下那些在街头站岗执勤的民警、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农民工、在马路上马不停蹄穿梭的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等,体验一下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换位思考,为他们着想,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为鱼而水,为鸟而林,雨中送伞,雪中送炭,这些美好情感,诠释着对“百姓利益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的牵挂。老子说:“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关心民意,关注民生,就是要从这些小事做起。“一枝一叶总关情”。干部与群众是一体的,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领导干部经常体验百姓疾苦,就是以“公仆”之责,为“主人”服务。“人能克己身无恙,事不欺心睡自安”。《淮南子繆称》曾以“积羽成舟,群轻折轴”告诫人们,应从细小的事情上严格要求自己,多为民着想,“干部体验”是一种广博的胸怀,是群众观念的更新,更是常怀敬畏之心,对群众有感情的体现。
“干部体验”的角色互换,有利于促进干群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体谅。干部与群众的角色互换,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为那些特殊群体着想,从而达到管理和谐、关系融洽。如果生活中多一些“干部体验”这样的换位思考,多些互相理解和包容,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份理解,就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社会就会多一份和谐与温馨。干部与群众之间彼此就能架起一座相互理解的桥梁,才能与群众如影随形,似葵向日。就一定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使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