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文静
张腾蛟,男,汉族,1977年7月出生,200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年8月参加工作,现为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装车间焊工,高级技师。先后获得“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辽宁工匠”“沈阳市优秀共产党员”“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沈阳五一劳动奖章”“沈阳市技术能手”“沈阳市青年岗位能手”“沈阳市电焊技术大王”等荣誉。
哪有什么“神技”?只不过是长期苦干、实干加巧干所累积的经验和技能罢了。只有付出辛勤的勞动,才能创造价值。
——张腾蛟
一张憨厚的笑脸,一身穿旧了的米色工装,一副普普通通的身板,记者眼前的张腾蛟是那样平凡,很难将他和焊接圈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国工匠联系起来。
张腾蛟用23年的时间潜心钻研焊接技术,不断创新,从一名普通的焊接工人成长为行业内有名的大国工匠,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锲而不舍、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他说:“成功源自于对工作的那份热爱。”
刻苦钻研
做最好的技术工人
1996年,张腾蛟高中毕业后进入原沈阳鼓风机厂技工学校学习,从此与焊接工作结缘。刚入厂时,张腾蛟被分配到容器车间,他深知要学到高超的技艺,必须拿出“铁杵磨成针”的劲头。他早来晚走,精心收集各种材料的边角料,反复练习焊接技术,有时一练就是四五个小时。每次焊好后,他都要仔细琢磨焊条走向、焊缝大小等问题,从中总结经验。即使在酷热难耐的夏季,灼人的焊弧将他的手臂烤脱了皮、呛人的烟气将他的脸熏得黝黑、厚实的工作服被汗水浸透,他手中仍紧握着闪烁着焊花的焊枪。天长日久,张腾蛟胳膊上、腿上留下了许多烫伤疤痕,如同一枚枚勋章,无声地诉说着一名劳动者的荣光。
张腾蛟深知所在车间的每位“电焊大师”都有一套独门绝活。为了学众家之长,他一有空就溜到师傅们那儿“偷艺”,不管是氩弧焊、气体保护焊还是手工电弧焊,什么焊接技术他都想学到手。趁着师傅休息时,他给师傅递杯水、按按肩、捶捶背,把不懂的地方从头到尾问一遍。每次师傅焊接重要产品时,他都在旁边打下手、递焊条,为的就是能更清楚地看到师傅焊接时如何处理关键细节。张腾蛟好学,师傅们爱教,久而久之,师傅们的“绝活”他都一一掌握了。
为了掌握精湛的焊接手法,张腾蛟利用业余时间去书店查阅资料,回家后自己总结,体会技术要领。不管白天干活儿多累,到了晚上他都埋头学习理论知识,光笔记就记了好几本。不仅如此,越是工作中不常用到的焊接理论类书籍,张腾蛟就越爱看,为的是一旦遇到陌生的技术难题能够从容攻克。
2007年夏天,沈阳市举行“百千万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和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在炎热的天气里参加比赛,考验的不仅是技术,还有体力与耐力。当时工厂正处于从老厂区向新厂区搬迁时期,厂里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张腾蛟只能在晚上8点半下班后开始练习比赛内容。面对无设备、无焊条、无试件的难题,他每天晚上求人拿来工具放入推车,推到别的车间反复练习比赛项目。天气热,出汗多,起了一身的痱子,又痒又痛,但他依旧咬牙坚持到后半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蝉联了2007年、2008年两届沈阳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冠军。
谈到家人,张腾蛟心里充满了愧疚。早出晚归的工作,欠家人太多太多了。2008年,岳父生了病,妻子在医院照看,自己的父母又不在身边,照顾两岁孩子的任务自然而然就落到了他的肩上。他是每天早上第一个送孩子去幼儿园的家长,也是最后一个来接孩子的。孩子看见他的第一句话总是:“爸爸,你怎么才来接我?别的小朋友早就回家了。”说到这里,张腾蛟的眼里闪着泪花。“怜子如何不丈夫”,但为了挚爱的工作,他只能将这份歉疚深藏心底。
开动脑筋
创焊接的多项奇迹
“不要把安排给你的任务当成‘绊脚石,而应当让它成为你前进路上攻克技术难关的‘垫脚石。”张腾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10年4月,江苏某压缩机组安装现场告急,张腾蛟凭着共产党人的信念与执着,迅速赶到现场,接受了主机工程管路的焊接任务。经过了解,由于前期工作的延误,原计划75天完成的焊接工作被迫压缩到15天。时间紧、任务重,张腾蛟一刻都不敢耽误。趁工友休息时,他在灯下琢磨图纸、查找资料、开动脑筋。现场吊运工件的天车运送不及时,他就带领工友们用肩扛、用手搬,硬是把2吨多重的油管路组立焊接完成了。他每天工作都在14小时以上,常常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就这样,在他和工友们的共同努力下,原计划75天完成的焊接工作,他们只用14天半就完成了。
凭借技能优势,张腾蛟在完成三台百万吨乙烯装置的大型压缩机组工程管路焊接任务时,攻克一道又一道难关,解决了几十项焊接机壳修复、管路改造等技术难题,多次堵塞了生产漏洞。
对工作中的小问题,张腾蛟从不放过,积极动脑解决。压缩机底座的支撑垫板50mm厚,在上面钻20mm通孔后套扣,丝锥时常会折断在垫板里无法取出,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用电火花将丝锥击碎后取出。这种方法既费料又费时,一般需要2-3天的时间,严重影响下一道工序的进行,他采用手工电弧焊切割的方法,用时不到3分钟,简单实用,既保证了质量又保证了工期。
近几年来,张腾蛟在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出了“熔池下沉法”和平衡气管路“反变形组立法”等操作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预防了管路在组立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张腾蛟先后参与了西气东输压缩机组、十万空分压缩机组等多项荣获市、省、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他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创造了焊接管路X射线探伤一次合格无返修的纪录,提出并完成了213项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仅开展回油管路改造工程一项,每年就为企业节省至少300万元资金。
从一名普通焊接工人成长为行业标兵,张腾蛟创造了焊接的多项奇迹,工友们亲切地叫他“大王”。
尽管如此,张腾蛟还在琢磨怎样才能做得更好、能不能在焊接技术上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他还有一个梦想,就是“让更多的人超越自己,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焊工”。
作为张腾蛟国家级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当家人”,他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无私地开展技艺传承,每年签订一次名师带徒合同,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和理论知识培训与经验交流。多年来,张腾蛟带出徒弟8人,他们分别获得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职称和沈阳市劳动模范、沈阳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张腾蛟虽已荣誉等身,但他从未沉湎于闪光灯所带来的荣耀。他说:“成功有时候只是短暂的喜悦,唯有拼搏,成长的过程才能让人甘之若饴。”接下来,他要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