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玉
(山东省汶上县中医院影像科 山东 汶上 272500)
在患者进CT扫描时要对其所受的X-ray剂量进行严格控制[1],防止由于过量的射线照射而对身体造成损伤。我们可以对螺旋CT扫描时运用在线剂量调节技术帮助优化患者在不同扫描条件下的受检测剂量值[2],为其提供更优化的实验依据。本次研究中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就诊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就诊的患者120例,其中男82例,女38例,年龄30~85岁,平均(64.21±5.24)岁,体重45~95 kg,体重指数BMI为16.25~33.14 kg/m2。对患者进行扫描前进行体重记录,并按照体重进行等级划分为高、中、低三级[3],其中65 kg以下为低,65~75 kg为中,75 kg以上为高,并且将每个等级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使用固定扫描参数,研究组则为在线剂量调节技术[4],对患者每次扫描完之后记录分析其辐射剂量的显示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2 方法
对全部患者使用64排螺旋CT进行肺部扫描。其中对照组:为固定参数扫描,管电压120 kV,重建层厚5 mm,层间距5 mm,螺距1.2,其中管电流根据体重的低中高剂量调节为:100 mAs、140 mAs以及180 mAs;研究组:为在线调节技术,管电压120 kV。重建层厚5 ram,层间距5 mm,螺距1.2,管电流低为25~200 mAs、中为35~295 mAs、高为40~277 mAs[5]。记录全部受检者的剂量参数,即CT容积剂量指数,其指数主要是由设备根据相关的扫描技术(管电流mA、管电压kV以及螺距等)进行记录并计算,同时对手工的每一次详细记录毫安数值的范围。全部的图像由医生进行读片确定图像质量之后,将图像的质量满意度进行确定。
1.3 统计学方法
2.1 对比分析研究组与参照组各个不同重量等级之间的CT扫描参数与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①<65kg等级:研究组在年龄、体重以及体重指数方面与参照组年龄、体重以及体重指数方面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的辐射剂量(5.32±1.12)mGy显著高于参照组(6.68±0)mGy,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65~75 kg等级:研究组在年龄、体重以及体重指数方面与参照组年龄、体重以及体重指数方面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的辐射剂量(6.32±1.32)mGy显著高于参照组(9.31±0)mGy,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③>65kg等级:研究组在年龄、体重以及体重指数方面与参照组年龄、体重以及体重指数方面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的辐射剂量(7.40±1.33)mGy显著高于参照组(12.03±0)mGy,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参照组各个不同重量等级之间的CT扫描参数与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
表1 研究组与参照组各个不同重量等级之间的CT扫描参数与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
辐射剂量/mGy<65kg研究组 53.20±12.31 56.58±5.83 22.20±3.05 5.32±1.12参照组 53.78±16.42 59.08±5.37 21.75±2.68 6.68±0 t 2.48 2.10 1.89 7.54 P>0.05 >0.05 >0.05 <0.05 65kg~75kg研究组 70.75±11.82 68.18±1.68 23.75±1.78 6.32±1.32参照组 71.51±10.36 67.20±1.76 25.24±1.69 9.31±0 t 2.14 2.56 2.03 10.24 P>0.05 >0.05 >0.05 <0.05>75kg研究组 63.45±15.25 80.54±6.52 28.17±3.20 7.40±1.33参照组 66.51±15.05 84.23±7.41 28.18±2.10 12.03±0 t 2.46 2.47 2.10 9.75 P>0.05 >0.05 >0.05 <0.05年龄/岁体重/kg体重指数/(kg·m-2)
对患者的CT扫描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依据临床上的效果来看,扫描的参数设定的数据要依照图像的诊断需要来决定,不能随意变更。我们将曝光的参数进行设定来帮助进行实际的观察。其中患者进行扫描时,如果可以利用毫安自动调制技术[6],在适宜的地方进行毫安数的增加,当对患者扫描进行到胸部的中部时,此处的肺组织变多,而且胸壁也比较薄,此时要适当于患者的胸部减少毫安量,当对患者的扫描到达肺底部时,肺组织的密度很高,所以此时可以将毫安数增高[7],保证肺部能够从尖部到底部都会有足够的放射线进行照射[8]。而从人体的横断面进行来看,胸部、腹部以及骨盆部位都类似于椭圆形以及近似圆形[9],其左右部位的直径比较大,前后的直径比较小,并且左右部分的组织密度大于前后部分的直径,此时采用自动毫安调节技术,将扫描到厚的部分的剂量自动增加[10],而较薄的部位的毫安数自动降低,这样既能保障图像具有高的质量,而且不会对人体造成更多的放射线,而且这个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肺部,在腹腔以及盆腔等部分都会有着很好的前景应用[11]。
本次研究中,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就诊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结果为:①<65 kg等级:研究组在年龄、体重以及体重指数方面与参照组年龄、体重以及体重指数方面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的辐射剂量(5.32±1.12)mGy显著高于参照组(6.68±0)mGy,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65~75 kg等级:研究组在年龄、体重以及体重指数方面与参照组年龄、体重以及体重指数方面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的辐射剂量(6.32±1.32)mGy显著高于参照组(9.31±0)mGy,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③>65 kg等级:研究组在年龄、体重以及体重指数方面与参照组年龄、体重以及体重指数方面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的辐射剂量(7.40±1.33)mGy显著高于参照组(12.03±0)mGy,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在线剂量调节技术在胸部CT扫描,对比固定扫描受到的辐射剂量显著降低,效果显著,建议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