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霖,王 红,梁 勇,王清镇,付银霞,谭 恒
(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贵州 兴义 5624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临床最常见卒中类型,约占我国脑卒中患者的69.6%~70.8%;急性期的划分时间目前尚未统一,一般为发病后2周内,轻型患者1周内,重型患者1个月内,据相关研究统计我国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3个月内病死率达9%~9.6%,致残率高达34.5%~37.1%,致残、致死风险率极高,因此临床强调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及早期康复对于提高预后质量的重要性[1-2]。因此选用可准确诊断患者及治疗效果的优质影像学技术是有必要的。基于此,本研究将对640层低剂量能谱CT灌注成像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及疗效评估价值进行分析,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9月—2020年12月到本院神经内、外科就诊的40例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者具体资料如下:均为单侧患病,男24例,女16例,年龄18~87岁,平均(60.17±4.32)岁;发病时间1 d~2周,平均(1.24±0.15)周。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3]诊断标准:患者表现出面部、肢体无力、麻木、语言障碍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发病时间≤2周;(3)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者出现脑出血症状或非血管性病因引起症状;(2)对诊断技术存在禁忌证者;(3)患者依从性差。
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低剂量能谱CT灌注成像初步诊断,并实施标准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方案,并再次进行能谱CT灌注成像诊断评估疗效。选择仪器:640层CT机(东芝Aquilion ONE),低剂量灌注模式操作如下,调整扫描参数:管电压80 kV、电流112 mA/225 mA,FOV 25 cm×25 cm,矩阵512×512,重建层厚0.5 mm,仰卧位,扫描范围颅底至颅顶。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比剂用量总量为50 mL,流率5 mL/s,注射对比剂7 s后进行第1次曝光,动脉期曝光间隔2 s,静脉期曝光间隔时间为2~5 s,总扫描时间为60 s,共进行19次曝光,获得19个容积数据共6 080幅图像。应用德国MED TRON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350 mgI/mL碘佛醇非离子型对比剂,混合30 mL生理盐水,注射速度保持在5 mL/s,入药的同时开启高压注射器及CT机扫描开机按钮,以基底节区作为中心层面,进行自动连续动态灌注扫描;应用AIDR 3D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分析。标准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方案:包括一般处理及特异性处理,一般处理有吸氧、监测心脏、体温、血糖、血压等,保持稳定状态;特异性处理有改善脑血循环、神经保护等;给予静脉rt-PA溶栓治疗,将0.9 mg/kg的rt-PA与等量生理盐水进行稀释,配置为0.5 mg/mL溶液,初始1 h内静脉滴注60 mg,2、3 h分别静脉滴注20 mg。
(1)对比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侧及患侧各灌注参数:应用,使用Body Registration软件进行自动对位,并对所得数据应用Body perfusion灌注软件进行分析,将矢状窦峰值顶点作为输出静脉,依照对比剂通过脑组织(感兴趣区)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判断相关灌注参数,获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灌注(CBV)、平均通过时间(MTT)以及表面通透性(PS)。(2)对比不同预后质量患者各灌注参数:根据出血性转化(HT)发生情况评估预后质量,出现HT为预后不佳,未发生HT为预后理想。各灌注参数包括CBF、CBV、MTT、PS。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灌注参数)比较行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侧各灌注参数(CBF、CBV、MTT)显著低于健侧,而PS显著高于健侧,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侧及患侧各灌注参数对比()
表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侧及患侧各灌注参数对比()
类别 例数CBF/mL·min-1·100g-1 CBV/mL·100g-1 MTT/s PS/mL·min-1·100g-1患侧 40 12.73±2.15 11.49±1.62 16.23±2.15 1.22±0.35健侧 40 29.68±2.81 19.25±2.17 21.97±2.63 0.40±0.13 χ2 30.299 18.124 10.687 13.890 P 0.001 0.001 0.001 0.001
预后不佳患者组各灌注参数(CBF、CBV、MTT)显著低于预后理想组,而PS显著高于预后理想组,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不同预后质量患者各灌注参数对比()
表2 不同预后质量患者各灌注参数对比()
PS/mL·min-1·100g-1预后不佳 17 8.31±1.94 6.85±1.03 15.32±2.47 1.47±0.25预后理想 23 14.25±2.38 14.79±2.4417.34±2.69 0.83±0.19 t 12.235 18.961 3.498 12.891 P 0.001 0.001 0.001 0.001类别 例数CBF/mL·min-1·100g-1 CBV/mL·100g-1 MTT/s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通过多环节、多部门的配合与协调,方可实现对患者的有效救治。由于急性脑卒中治疗急迫,及时评估病情及快速诊断至关重要。影像科需要为脑卒中患者提供精确、及时、可靠的诊断数据,为脑卒中治疗建立绿色通道,有效提高救治效率及成功率[4];同时在脑卒中分级救治过程中,需要配合治疗进程,进行疗效评估,为脑卒中患者治疗方案提供合理参考意见及有力支持。随着CT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其诊断效能及安全性也在不断提高[5]。本研究显示,640层低剂量能谱CT灌注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好的诊治及疗效评估价值。
CT灌注成像是通过静脉快速推注对比剂,对感兴趣病灶组织层面进行连续CT扫描,获得该区域时间-密度曲线,并获取及计算出各灌注参数值,定量、准确地反映局部脑组织血流灌注量改变情况,可以有效区别缺血性改变的可逆性与不可逆性,且识别缺血半暗带精确度较高,因此在诊断急性脑梗死及溶栓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6-7]。640层低剂量能谱CT灌注成像是采用低辐射剂量及低对比剂用量的双低剂量灌注成像,双低剂量扫描可以在保证诊断质量达到最低合理水平的前提下,降低辐射风险,提高脑卒中患者安全性[8]。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侧各灌注参数(CBF、CBV、MTT)显著低于健侧,而PS显著高于健侧,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预后不佳患者组各灌注参数(CBF、CBV、MTT)显著低于预后理想组,而PS显著高于预后理想组,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640层低剂量能谱CT灌注成可以通过精确评价脑部血流灌注情况,监测患者治疗过程中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准确反映患者早期病变及治疗预后情况。
综上所述,640层低剂量能谱CT灌注成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好的诊治价值,可以有效评估治疗及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