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数据,判断信息

2021-08-02 02:47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答题粮食科技

閱读指要

考生要做到全面、到位地解答问题,就必须实现信息处理能力的“三级跳”。

第一级:筛选信息能力。

考生需要循着答题的指向去扫描文本,将有效信息筛选出来,而筛选出来的有效信息中有些属于明示信息,可以用来直接作答。

第二级:提取信息能力。

有些答题信息隐含在筛选出来的有效信息之中,需要考生首先结合答题指向对有效信息进行梳理,然后进行由事物到事理、由做法到经验、由行为到理念等维度的提取。其答题的基本模式是“筛选→梳理→提取”。

如2020年高考全国卷Ⅲ第6题的三个答题要点,均隐含在《收获》杂志副主编、《钟南山:苍生在上》责编钟红明的对谈内容之中。考生可以结合“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答题指向,对钟红明的四次对谈进行梳理;然后在梳理的基础上,对钟红明所谈的内容进行由做法到经验的提取。

第三级:比照信息能力。

按照答题指向的要求,对两个乃至多个事物的相关信息分别进行筛选,并将筛选出的信息加以比照,以探求其相同、相通或相异之处,为进一步推广辐射提供参照。其答题的基本模式是“筛选→比照→探求”。

如解答2020年高考全国卷Ⅱ第6题,首先可以按照“精准扶贫工作内容”的答题指向要求,将贵州省江口县与云南省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信息进行筛选。通过比照,可以探求两地在精准扶贫工作内容上的相通之处:①战略思想:绿色扶贫。其要旨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具体内涵指“兼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材料三”中还有“寻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提示。②实际路径:产业扶贫。其要旨是“因地制宜,做大做强”,产业发展的推进链为“利用当地资源→打造区域品牌→推动重点产业”。

【姜有荣/供稿】

考场文本

材料一: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历史性的“十六连丰”。我国粮食产量从1982年的3.55亿吨增加到2019年的6.61亿吨,增长87%。今年以来,尽管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粮食及“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工作仍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今年夏粮再获丰收,夏粮产量达到2856亿斤,增产24.2亿斤,同比增长0.9%,创历史新高;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在田作物长势良好,秋粮丰收可期。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发挥好“三农”的压舱石作用,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就能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保持经济持续复苏、社会大局稳定奠定基础。

(摘编自《抓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人民日报》2020年7月26日)

材料二:

程国强指出,我们需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不断增强统筹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的配置能力。按照“立足国内,适度进口”的粮食安全战略,探索实践“国内供给+进口补充”资源配置模式。在立足国内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农业国际合作与经贸投资,“走出去”“引进来”。

(摘编自《专家谈中国粮食安全:“走出去”和“引进来”》,2020年10月19日)

材料三:

虽然今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但我国夏粮实现了增产,秋粮丰收可期,这对于我们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争取全年经济发展好成绩,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粮食生产资源环境要素已绷得很紧,粮金安全的外部环境正发生变化。面对风险挑战,持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解决好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就越来越需要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

实施品种创新工程,培育适应能力更强的农作物新品种。实施科技丰产战略,持续提高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加强科技成果应用,保护和提高现有耕地粮食生产潜能。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加大对土壤改良技术、培肥地力技术的研发投入,综合采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推广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合理耕作综合配套技术等多种手段,促进土壤结构改良和营养成分增加,不断提升耕地质量。将粮食生产潜力保存在土地中。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向“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转变。强化政策资金支持,构建科技支撑粮食安全长效机制。

(摘编自《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河南日报》2020年10月16日)

材料四: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中国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中国将继续推进粮食领域“南南合作”。探索国际粮食合作新模式,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粮食经贸合作关系,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作出贡献。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代理代表欧敏行表示:今年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中国以具体行动诠释团结合作的意义;面对疫情,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稳生产、保供应的政策;中国电商企业采取创新举措,为小农户开发了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在短时间内遏制了疫情蔓延,同时保障了粮食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摘编自《中国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人民日报》2020年10月19日)

圈点评注

四则材料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材料出处暗示了材料的主要内容。材料一讲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我国要依靠自身力量,端牢饭碗。材料二,专家认为要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农业国际合作与经贸投资,保护我国粮食安全。材料三,认为要发展农业科技,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材料四论述中国的粮食安全对于世界发展的重要意义。解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目,考生要重点分析文中数据的盘点,据此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整合。答题时,首先要通读文本,把握文本大意;然后认真阅读题干,明确要求,寻找作答区域;最后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并整合概括,形成答案。

阅读速解

1.下列对粮食安全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保障粮食安全是适应经济下行,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的需要,也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保障,为社会大局稳定奠定基础。

B.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拓展农业国际合作与经贸投资,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

C.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意味着要利用好科技,运用科技来解决农作物品种适应能力不够强、产量不够高、土壤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

D.中国积极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将继续推进粮食领域“南南合作”,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粮食经贸合作关系,为世界粮食安全作贡献。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抓粮食生产,全力推进粮食及“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工作,既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也能让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B.抓住“三农”这块压舱石,凭借科技及政策支持,我国可以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粮食增产,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向“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转变。

C.在我国粮食生产受资源环境要素制约、粮食安全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以持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

D.在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代理代表欧敏行看来,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稳生产、保供应的政策,目的是保障粮食价格平稳,确保粮食安全。

3.后疫情时代,如何才能真正确保粮食安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阮阅/供稿】

猜你喜欢
答题粮食科技
珍惜粮食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邀你来答题
我的粮食梦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