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赪雯
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0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便利抽样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眼压和视力。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低于对照组的24%,治疗后研究组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有更加显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性
青光眼是眼科多发病,有闭角型和开角型。闭角型发生原因为前房角关闭,使眼内房水无法及时排出,进而导致眼压升高,后方房水长时间堆积,对周边虹膜造成推挤、使其迁移,严重情况下可失明[1]。本研究旨在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便利抽样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4~70岁,平均(52.91±14.12)岁;病程11个月~5年,平均(2.98±0.89)年。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5~69岁,平均(52.79±14.57)岁;病程10个月~5年,平均(2.92±0.94)年。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使用甘露醇控制眼压,于角球角膜右侧取2.5 mm长切口,注入粘弹剂,以增加眼球前房和角膜深度。对于瞳孔较小患者,可围绕中心基础点(瞳孔)向外牵拉虹膜,快速分离黏连组织,以便后续更轻松地进行环形撕囊。做环形撕囊时,控制直径不超过5 mm,且撕囊时应保持眼球水分充足,以便晶状体可以随着眼球运动而转动。在完成撕囊操作后,设置超声乳化仪参数(负压吸力150~180 mm Hg,输出功率30%~50%),为晶状体进行超声乳化治疗。期间,吸出乳化液,确定其被全部吸出后,注入粘弹剂,植入人工晶状体,以卡巴胆碱缩瞳。若发现眼球内存在黏连,则要给予分离,以便房角开放;若眼球内无黏连,则完全吸出粘弹剂,对切口进行缝合。
对照组给予小梁切除术,使用甘露醇控制眼压,将粘弹剂注入角膜、前房间,以起到支撑作用,于角膜边缘取巩膜瓣,直接切除小梁,同时将虹膜完全切除。术后,为保护眼球前房,应为患者使用平衡盐试剂,并以尼龙线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患者眼压和视力。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视力和眼压比较
治疗前两组眼压和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可致盲的眼科疾病,临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小梁切除术是既往临床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最常用的方法,虽然疗效显著,但患者容易在术后引起角膜内皮损伤、白内障或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发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则可以弥补小梁切除术的缺陷,既可以解决晶状体膨胀导致的瞳孔阻滞问题,也可以在术中分离眼内黏连,通过高压灌注来控制眼压强度。此外,还可以控制术后虹膜和人工晶状体之间接触,有效降低瞳孔阻滞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闭角型青光眼的显著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苏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6):52-54.